§权力运行的轨迹:17—18世纪中国的官僚政治(1 / 1)

(刘凤云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30.7万字)

△就清代前期权力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在封建社会,权力运行本身是一个政治过程,是统治者推行其政治纲领与目标的过程,其背后体现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而权力与利益的统一往往决定着权力运行的轨迹。全书以清代前期对官员的选拔和监管,统治者对“汉军”这个兼具满汉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的使用,封建官僚在解决国计民生等社会问题时的作为,以及封建官场中的党争、钱粮亏空等弊端为研究对象,围绕着清代权力运行的过程与官僚政治中的合理因素以及制度缺陷进行了讨论。

〇清朝的统治者鉴于吏部选官的局限性,所谓“吏部之难,难于量材授任”,“吏部虽贤,能尽天下人而周知乎”?所以,将地方官缺按照繁简等治理的难易程度,划分出等级,然后将州县一级的繁缺、要缺交予熟悉所属官员的督抚选用。清代放权于督抚并不止于铨选,监督之权也一并归于督抚,而监察权力同样掌握着下属官员的升迁调补。

〇清代官员的总数,“京省大小之职,不啻二万有奇”,而督抚所辖的地方官约占60%,其中州县一级的官员约有9000余人。

〇《清史稿》曰“总督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乾隆帝曾言:“疆臣者,郡邑吏之纲也。整其纲,则条目成理,此治天下之要道也。”

〇捐马、捐船、捐米、捐钱。对捐纳之弊,无论是官僚大臣还是康熙帝本人,都知之甚悉,每声言“捐纳非善事”,但终因“无旁策以补库绌,仍将依仗捐纳”,并将捐纳进行到底,并随了有清一代。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饮鸩止渴”吧!

〇开捐对正常的铨选制度之不良影响:[1]“名器不尊,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殽杂矣”;[2]“名器既滥,吏道实伤”。

〇知县为临民之官,“从来亲民之官,莫切于县令”,“天下治权,督抚而下莫重于牧令(知县)”。

〇“用皇上的钱买皇上的官。”

〇捐纳出身的官员要比科举出身的官员整体素质差许多,特别是操守清廉者往往百不得一。

〇汉军旗人的“大明骨与大清肉”。

〇“能臣”并不保证操守清廉;汉军“能臣”在操守上不能为人称道,而恪守清正者也难能始终一节;“能臣”中也不乏贪劣之人。

〇相对于“政务官僚”,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无疑是“技术官僚”的最大特点。“技术官僚”所掌握的有关国政民生的粮、盐、河、漕等“专业技术”,正是根植于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的经世致用的大学问。

〇君主反对官僚结为朋党的主要目的即是为防止官僚以集团的形式联合对抗皇权。

〇清代的钱粮亏空并非仅仅是官僚政治的腐败,它涉及地方财政体系、仓贮制度、奏销制度、监察机制等一系列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问题。

(2018年5月1日晚9:00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