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定力修炼永无止境(1 / 1)

领导的修炼 晓山 5166 字 1个月前

“定力”一词源于佛教,本意是指祛除烦恼、妄想,让心凝聚在一处而不散乱的禅定功力,现在多用来指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专心致志于某一件事的能力。其本质是人的意志控制力和行为坚持力,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体现出一种超凡的境界和睿智。一个人有定力,就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就能静亦定、动亦定,最终有所成就;一个政党、国家、民族有定力,才能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始终沿着自己的方向、道路向前走,傲视群雄、屹立全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变化还会越来越快速和广泛,越来越复杂和深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持久不断地修炼定力,如果总是以“猴子下山”的心境看待问题、对待工作,就会被干扰、受影响、遭裹挟、偏方向,那是什么也做不好,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

一、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大局大势

战略定力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具有的自信、意志和毅力,对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兴旺具有重要意义。保持战略定力是我们党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坚定信念、夺取胜利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国家在重大变局中保持清醒、抓住机遇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面对风险与挑战,能不能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是检验政治品格的试金石,也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压舱石,是领导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素质和能力要求。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决策上摇摆不定,就会错失发展机遇。

坚定战略自信,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的战略自信可以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定历史阶段的“元命题”,事关全局性谋划,决定着未来发展的脉络和走向。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面对艰难困苦而玉汝于成,之所以能不惧风险危机而转危为安,之所以能历经惊涛骇浪而屹立不倒,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面保持了强大战略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仅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就在许多方面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当今世界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保持战略清醒,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改革的敏感程度前所未有、复杂程度世所罕见。从国际来看,形势风云变幻、局势复杂多变,“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频发生,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一些国家对崛起的中国虎视眈眈,一些国外势力别有用心地“唱衰”中国,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准确地把握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从形势和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创造条件、驾驭全局,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定不移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宏伟目标不断前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特别是要清醒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把握战略主动,赢得发展先机。凡事掌握了主动权,才能让乾坤皆随我转,才能万事皆如我意,自然也就有了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时刻面临危机和挑战,处处充满曲折与坎坷。只有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才能从容不迫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要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发展中的内外矛盾特别是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转化矛盾,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抢占思想意识、规则制定、技术创新等事关全局的战略制高点,积极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形势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

锤炼战略耐力,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要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到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从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再到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处处闪耀着战略耐力的智慧光芒。具体到实际工作来说,就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善于从长远角度看待当前形势,从全局高度看待未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避免发展陷阱,克服路径依赖,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在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的稳定度、资源环境的可承受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要克服速度焦虑、数字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而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懈怠、不折腾,推动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二、增强政治定力,坚决认清大是大非

政治定力是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坚守政治追求和保持政治方向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素质,承载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责任担当等方面的内容,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定盘星”。政治定力不足或没有政治定力,政治风险就会随之而来。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保证、政治保证和特有优势,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地坚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领导干部保持政治定力的根本要求。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只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强大政治定力,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做到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对于当时的红军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南下还是北上是当时张国焘与党中央的严重分歧。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我们所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对在政治方向上有问题的人,必须严肃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要依照党规党纪进行处理。

政治鉴别力是关乎“总开关”的问题。政治鉴别力是从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政治风浪和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分得清真理和谬误、主流和支流,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增强政治鉴别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追求,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自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苦干实干,对那些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言论和行为,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始终做到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决不能羞羞答答、含含糊糊,决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盲从或跟随,做“开明绅士”甚至患上政治麻痹症。

政治免疫力什么时候也不能缺失。免疫力是人的肌体识别并消灭侵入体内病菌的能力。免疫力缺失,人的生命将难以持续。领导干部要维护好自己的政治生命,也需要不断提高政治免疫力。要自觉接受“政治体检”,积极参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找准“病灶”,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切割有害“毒瘤”,培养健康“细胞”,不断补钙壮骨、强身健体。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保持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掌握善于斗争的策略、方法,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要保持政治本色,确保自己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政治风险的能力。我国政治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我们在政治领域面临的重大风险越来越复杂,各种敌对势力企图在我国挑起“颜色革命”,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国内一些受西方支持的社会组织打着“民主”“人权”“宗教”“慈善”等旗号,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天下并不太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还击。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努力培养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准备。要不断提高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促进政治稳定的能力,强化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锻炼,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考虑政治因素、出台政策措施重视政治影响、部署推进工作把握政治要求、处置敏感问题防范政治风险。要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特别是要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

三、增强纪律定力,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纪律定力,就是强化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自觉遵守纪律、敬畏纪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触碰法纪红线,不逾越雷池半步,使明警线、守底线、划红线成为严格自律的必备素质和自觉要求。增强纪律定力是实现全党思想和意志的统一,保证全党步调一致、政令畅通,使党的战斗力得到最好发挥的基本政治要求。能否保持纪律定力,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用党规党纪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防患于未然,行稳而致远。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作为一个有460多万个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保证。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使所有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要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纪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硬约束和带电的高压线,凡是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必须依纪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决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把党纪党规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教材,不断提升对党规党纪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提高严防思想蜕变、辨别是非曲直、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做得好、立得住、过得硬。

党章是党员最大的纪律规矩。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长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忠诚党章、践行党章,推动了党的事业发展。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都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要自觉学习党章,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原原本本学,领会其精髓要义,真正将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真正懂规矩、守规矩的合格党员。要时刻遵守党章,坚持用党章来规范履职、用权、干事的各个环节,经常用党章对照、衡量自己的言行,坚决做到党章规定的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坚持党章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党章没有特权、执行党章没有例外,对不符合党章要求的,严肃查处惩治。

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决不允许在重大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要坚持“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

不能站在纪律的边缘。依法治国,公民不能踩到法律底线;依规治党,党员也决不能站在纪律的边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正风肃纪,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任性而无畏、放纵而无度的现象大为减少。但仅仅用不违规、不犯错来要求自己,那是远远不够的。“站在纪律的边缘”兜兜转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滑向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境地。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不能满足于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而是应不断竖起“高线”,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把纪律转化为自律。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炼,是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遵循法纪、自我约束,是纪律定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对领导干部来说,外在监督固然重要,但他律并不能代替自律,倘若不能自律,即便外部监督再严,也会想方设法钻监督的空子,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追逐欲望中迷失自我,陷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实际上,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才更乐意接受监督。唯有自律才会让人坚定信念,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屏蔽外界一切不良干扰。自律不只是在“大事”“大节”“大问题”上把持住自己,更要从“小事”“小节”“小问题”上做起,积累为官从政的高尚境界。要讲觉悟、有觉悟,从严要求自己,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面前心明眼亮,将自律化为行动,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形成习惯,养成自觉,真正悟以正心、行以修身。

四、增强道德定力,夯实为官从政之基

道德定力是坚守道德标准、履行道德义务、彰显道德品行、扫清思想障碍、抵御不正之风的能力和毅力,是领导干部重要的软实力。很难想象,一个道德品行低劣的领导干部,还能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先进和行动上自觉。党章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道德定力,才能表现出超脱于权力之外的影响力,不威而严、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宽宏大度、虚怀若谷的胸襟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才能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百行德为首,品洁人自高。道德不仅对个人成长十分重要,而且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道德品质从来都是对官吏的重要评价指标。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对整个社会起着表率和示范作用,如果没有政德,迟早会因违纪违法而身败名裂。领导干部讲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定信仰信念,加强党性锻炼,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面对风浪考验无所畏惧,面对各种**立场坚定;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论语》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干部只有先端正自己的德行,老百姓效仿才会有好的榜样,就会跟着洁身自好。“上行下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有一股道德风气贯穿始终的,而领导干部的德行作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德行作风。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有更高境界和更自觉的追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坚守正义良知上带好头、领好向,引领全社会培育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推动形成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氛围。如果只是把当官看作是一种职业、“混个饭碗”,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很低,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好人,那是不配当领导干部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作为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才配其位,更要德配其位,必须坚持不懈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才能用良好的道德品行去感召群众、凝聚人心。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要自觉锤炼高尚人品,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实践为课堂,以群众为老师,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自觉涵养崇高气节,坚守为人处世的原则,即使处于逆境之中、危难之际、生死攸关之时,也能不动摇、不退缩。要自觉固守道德底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对党忠诚、言行一致、品行端正、胸襟开阔,让一切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念头、行为远离自己,缺德无德损德的事坚决不干,符合道德要求的事积极主动干。

五、增强抵腐定力,带头弘扬清风正气

增强抵腐定力,就是要涵养面对**不为所动,始终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公道正派、无私无畏,旗帜鲜明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浩然正气。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外在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自身不过硬,经不起**,在“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遇“惑”便心猿意马,逢“猎”便丢盔弃甲,迟早都要出事的。主动抵制腐败,自觉形成不想腐、不愿腐的抵腐定力,是领导干部必须修炼的终生课题。只有始终廉洁自律,管住小节,抵住**,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廉洁之心,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消除腐败危险,清白做人,公正为官。

时常“修剪”欲望枝丫。清朝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有人投其所好送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志圻连看都没看就当即原封退还。他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会爱不释手,索性不打开,封其心眼,断其**,怎奈我何?欲念一旦产生,往往就会挥之不去、欲罢不能,直到将自己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许多腐败官员身陷囹圄后,回首自己的堕落之路,总是悔恨不已,当初一念之差,落得如此下场。拒绝**、抵住欲望,将欲念扼杀于萌芽,是领导干部时刻都不能放松的事情。事实上,领导干部最大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要管住自己、战胜自己,严防**之“微”、蜕变之“渐”,时刻警惕欲念的产生,发现欲望及时“修剪”,不让其坐大,在廉洁自律、淡泊名利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权力有大小,但都须依法而行。权力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抵腐定力是否强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民服务。事实上,只有敬畏权力才能用好权力。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自觉做到“公器”绝不“私用”,主动摒弃个人意志至上和人治思维,自觉恪守权力边界,坚决杜绝肆意妄为。要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谨记权本法授、权依法使,牢记宪法红线不可触、宪法底线不可越,不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也不要去干预依法自己不能干预的事情。要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纪政纪两条底线,凡事按制度办、按要求办、按原则办,加强请示汇报,绝不突破制度分毫,让手中的权力在制度约束下、在阳光下行使。

不能甘于“被围猎”,还要经得起“围猎”。贿随权集。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一些人甚至一些利益集团往往在各个角落窥视,看从哪儿下手好,从最初简单粗暴式的直接砸钱发展到现在的感情投资、亲属关怀、雅贿,等等,目的都是为其所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围猎”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新土壤和温床,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对“围猎”不防范、不警惕,甚至“甘于被围猎”,最后落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有些人“放长线钓大鱼”,是想在关键时刻有更大的利益回报,对这种温情面纱掩盖下的“围猎”要提高警惕,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清晰的慧眼,建起“防火墙”,穿上“防弹衣”,始终做到不跨线、不越界。要净化朋友圈,在择友上慎之又慎,在良师益友上做加法,在江湖朋友上做减法,形成“亲”“清”朋友圈,努力做到“门无杂宾”,提高自身“免疫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家风正,则作风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成为一些落马官员走向犯罪的催化剂,他们在“枕边风”“耳边风”面前丧失了定力,贪腐夫妻档、父子兵的现象层出不穷,再次敲响了领导干部必须正家风的警钟。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的好家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内容详尽的“十条家规”,刘少奇同志“约法三章”规范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行为。在群众眼中,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与干部个人是一个整体,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等,直接决定着这个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要管好自己,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作用,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管好亲属子女,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以公济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好子女亲属,让他们遵纪守法走正道,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

对领导干部来说,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凭空产生,更不会自然增强,必须终生努力,不断修炼。修炼定力要先定向,方向正确才不会南辕北辙,就是要拥有正确选择的能力,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遵从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在各种干扰和不确定中勇敢前行。修炼定力必须定心,就是要拥有聚精会神的能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持之以恒、矢志不渝。修炼定力还需定身,就是拥有抵制**的能力,守住纪律底线,坚持道德高线,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