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国军士兵的呼嚎声里,城墙上被军官们踢打喝骂着赶上城墙的辰韩士兵面如土色,他们根本想不到汉军会在黎明前发动攻城战,而且是一次性地投入了全部兵力。
当城墙上的辰韩士兵形成有效的队形时,发动进攻的帝国军士兵已经将攻城梯架上了城头,那些带着强弩的帝国军士兵则开始了掩护射击,跟随许褚和典韦的两千名士兵中,只有三百名士兵携带了单人使用的强弩,至于其他人则全部为他们携带弩箭。
“把箭全都射光,一支都不剩。”帝国军的军官们呼喊着,而持弩的士兵则分做三队,不断地上弦,射击,利用手中的强弩那恐怖的杀伤力压得城墙上在射程内的辰韩士兵抬不起头来,掩护着登城的帝国军袍泽。
穿着重甲的典韦和许褚亲自带队攀梯攻城,对自知没有什么将才而言的两人来说,他们能在战场上建立的功勋便是靠着这最直接的厮杀挣取。
身躯庞大的典韦一边攀着攻城梯,一边不时抽出背上所负的纯钢手戟,靠着强悍的腕力,不断地收割着城墙上冒头的辰韩士兵的性命。
只是片刻间,典韦在己方弩阵的掩护下,第一个登上了城墙,紧随他的是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许褚还有两人的亲兵部队,虽然只是区区的三十多人,可是这些更是典韦和许褚的亲兵都是他们从雒阳带来的老部下,每一个人都是身雄力壮,能使陌刀的彪形大汉。
一登上城墙,典韦便抽出了自己的两把重戟,如风车般杀入了辰韩人的队伍中,而许褚亦是带人从另一边如凶神恶煞般杀了起来,守住了他们登上城墙的攻城梯。
城墙下,无数的帝国军士兵涌向了典韦和许褚他们的攻城梯,手脚并用地飞快地爬了上去,加入到了城墙上的战场中。
抵抗的辰韩人几乎都快绝望了,面对身着加重铠甲的典韦和许褚这两个魔神般的汉将,他们的兵器毫无作用,即使是近距离射出的箭矢,也难以穿透那重甲,反倒是让这两个魔神般的汉将更加凶悍。
杀红了眼的典韦嚎叫着,厚重的铠甲上插满的箭矢让他看上去就像不死的怪物一样,而他脚下则躺满了被他的双手重戟分尸的血肉之躯。
被典韦赤红的眸子扫到,即使是辰韩士兵身后有军官提刀督战,心中也生不出半点与之对战的勇气。典韦可不管那么多,只是往人多的地方杀去,最后竟是凭着一人之力横扫了大半城墙上的辰韩人。
当前面面对典韦的溃兵到卷而回打乱队形以后,更可怕的便是那越传越夸张的传言,到了最后几乎是典韦一出现在那些辰韩人的视线里,那溅满血肉,插满箭矢的黑色铠甲和巨大身形就足以让这些辰韩士兵再无斗志,只需要典韦一个冲杀,他们就像崩坏的堤坝一样一溃千里。
和典韦一样,许褚也是差不多,只是挥舞加重陌刀的他没有典韦那般可怕的面容,对辰韩人的心理难以形成典韦那种宛如魔物般的威慑,可是饶是如此,面对他横扫千军般的加重陌刀,与他为敌的辰韩人也是大股大股地败退。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城墙上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仓猝应战的辰韩人几乎是在典韦和许褚登上城墙上后便开始了溃败,在这个冷兵器主宰战场的时代,两个万人敌的猛将其威力不下于一支精兵,更何况跟随这两名猛将的士兵更是一等一的悍卒,而他们的敌人也只不过是比乌合之众稍好一些罢了。
从部下手里接过帝国军旗,典韦亲自把它竖在了城墙上,此时东升的太阳已自驱散了最后的黎明,将阳光洒在了大地上,充满残肢断体的城墙上,鲜艳如血的帝国军旗在晨曦中迎风弩绽,典韦完成了他在进攻前的豪言,日出之前他要亲手在这里插上帝国的军旗。
北城门被攻破的消息随着溃逃的士兵很快在城内传开了,本就人心不稳的城市变得更加混乱,帝国军还未从北门开始发动进攻,城里面的秩序已经随着那些逃回的溃兵失控了。
赵云也没有想到典韦和许褚的进攻竟是如此的犀利,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已经攻破了北门,而他才刚准备进攻而已。面对如此顺利的情势,赵云放弃了原本的进攻打算,而是抽调了一千骑兵直接去北门和典韦还有许褚汇合,直接进攻城内的王宫。
随着帝国军从北门发动的进攻,整座城市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从北门逃回的溃兵根本没有再战的勇气,而其他三处城门的守军将领虽然得到了王宫的调令,可是此时已经心思各异的守军将领,又有几个肯去城内抵挡汉军,此时那些溃兵带回来的传言已经被夸大了无数倍,攻进城的汉军个个都是杀人如杀猪屠狗的魔鬼,刀砍不入,箭射无伤,全是杀不死的怪物。到了最后,三处城门的守军只派出了不到千人的部队去王宫救驾。
入城的帝国军保持着自建宁元年以后靠着严格训练和优厚军饷养成的军纪,快速向王宫方向推进,一路上没有一个士兵离开队伍去抢掠。反倒是从北门逃回的溃兵一路席卷而过,到处**烧杀,打算在逃走前多抢夺一些财物。
这些逃走的溃兵不敢从北门逃走,也不敢走有汉军盯着的男门,最后倒是把西门给冲了,而西门的守军将领很显然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人,当北门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就派人接了家眷到军营,等那些从北门逃来的溃兵要开城门逃走时,他直接带着自己的亲信和家人一起逃跑了。
西门守将这一跑,很快就牵动了东门和南门的守军,兵无斗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两处守城的士兵,两支守军上下几乎没有多少人想着该怎么抵抗汉军,反倒是盘算着怎么逃跑。
就在西门守将逃跑的时候,典韦和许褚已经和赵云派出的一千骑兵杀到了城里的王都,比起外面的城墙,这王都倒是修建得更加牢固,不过在典韦和许褚那种凶悍的进攻下,人心浮动的王宫军也挺不了多久。
面对王宫来人的催促,被赵云死死盯住的南门守将直接斩杀了使者,他觉得自己逃也没用,不如索性降了汉军,说不定不但能保命,还能得到荣华富贵,这可比给辰韩王卖命值得多了。
于是在城外帝国军士兵错愕的眼神中,辰韩人自己打开了城门,然后派出人来投降了,投降得是如此彻底,全军上下居然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然后他们就这样顺利地进了城。在刘宏身边待久了的赵云虽然保持着武人本色,可是有一点却是受到了影响,那就是他并不鄙视那些会在战场上主动向帝国投降的敌人,相反赵云在见到那位会说一口流利雒阳官话的城门守将时,反倒是好言抚慰,让这位弃暗投明的守将恨不得立刻亲自带兵打进王宫,向赵云证明他对帝国的赤胆忠心。
就这样,一支手臂上绑着白布的越两千人义军作为帝国军的先锋,杀向了王宫的方向,然后这支义军按照赵云的吩咐,做出了回援的样子,骗开了王宫的大门,接着毫不留情地砍杀起那些放他们进去的王宫守军。
战斗就这样变得毫无悬念,赵云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带着骑兵,**,一路坦途地杀进了王宫,而在另一面进攻的典韦和许褚也很快杀进了王宫,那些原本还在抵抗的王宫守军在突然间自行崩溃了。
仅仅一天时间,赵云就控制住了整座城市,出卖了自己国王的南城守军则成了城市里仅次于帝国军的存在,赵云放纵了他们野兽般的行径,城市里无数原本的贵族和富户被抄家灭门,他们的财富被集中到了南城守军手里。
尽管赵云本身并不喜欢这个决定,可是他的参谋长,一个近乎冷血的帝国军参谋说得对,帝国需要在辰韩扶持一个傀儡,而这个傀儡必须有着种种恶行,在三韩不得人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傀儡紧紧地依附帝国,而且帝国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好处。
在国家利益面前,赵云个人所坚持的原则便显得不再重要,城市里的抢掠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天之后,赵云下达了恢复秩序的命令,通过吸收败军溃兵已经膨胀到五千人的原南城守军中一些已经被欲望淹没了理智的人不肯收手,直到帝国军上街,一路斩杀了数百人以后,这支已经沦为野兽一样的军队才安分了下来。
原本三韩最富饶的城市就此变得满目疮痍,不过对于帝国军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可惜的,与帝国为敌的必将毁灭,这是这些每天接受随军参谋熏陶的帝国军士兵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为了帝国军爪牙的辰韩人‘义军’,最后在城里抢掠的财物里有四成上缴,而城里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子也被抓了起来,送到了帝国军的军营,而这些女人全都没有被人碰过,至少那位原南城守将在这一点上倒是很清醒,他不认为那些强悍的汉军会对被碰过的女人有什么兴趣,于是他很好地约束住了自己的部下。
连同王宫里的近千宫女,帝国军的军营里一下子多出了四千名年轻貌美的女人,不过让这些惶惑不安的女人唯一安心的是,她们虽然被关了起来,可是那些凶悍的汉军似乎没有动她们的意思。
在建宁以后,帝国军的军纪中,最重要的三条就是不得**,不得滥杀,不得私掠,触犯这三条军纪者,除了死罪,绝不会有任何的宽宥。所以尽管赵云的部下里不少都是未成家的士兵,但是他们依然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长期以来的艰苦训练的军纪的灌输,都让他们有了近乎钢铁般的意志,当然也有少数几个自制力不足的人,不过最后都被处决掉了,当然为了顾及他们的名誉,他们全都被算上了阵亡名单。
当赵云在城中停留了五天以后,押送各种军械物资的大部队才开到,当然一路上先前赵云来不及处理的抵抗力量也全被扫干净了,三韩中的辰韩基本上失去了任何意义上的抵抗力量,各个小邦国都向帝国军投诚,痛斥已经死去的辰韩王。
帝国军的军事行动很快便传到了与三韩毗邻的高句丽,高句丽虽然早就猜到了帝国迟早会对辰韩动手,毕竟辰韩根本就没有把帝国的要求放在眼里,三韩的沿海地区,帝国要求修建港口的地方,那些三韩人居然连一处都没建起来,如果帝国不对此做出反应,倒是怪事了。只不过高句丽怎么也没想到,在三韩中属于最强的辰韩居然就这样一个月不到就给打垮了,帝国军的进攻实在是过于可怕。
高句丽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其实在他们原本的计划里,是打算帝国军在辰韩进攻时,出兵附翼,这样也好名正言顺地捞些好处,只是没有想到帝国军居然这么快就把辰韩打下来了,于是只能以劳军的名义派遣军队,运送一批物资前往辰韩,盘算着怎么也要搞些好处。
三韩大大小小的近百个邦国部落,对帝国来说管理上也是个麻烦,所以对于高句丽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麻烦解决者,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负责处理朝鲜半岛事务的耿临在接到高句丽人前往辰韩的消息以后,也动身前往辰韩了,朝鲜半岛上最主要的势力就是高句丽和三韩,让二者彼此仇视乃至互相残杀,而帝国居中平衡则是最好的手段。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耿临觉得让高句丽先从三韩身上占点便宜更好,虽然高句丽比三韩强大,可那是因为三韩只是名义上的统一而已,论人口土地,三韩要比高句丽多得多,他倒是不介意高句丽替帝国当一回奴隶贩子,顺便为帝国日后殖民三韩,扫除些多余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