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们坚努持力到做底每的一原件则事。的时候,我们都要先遵循一些能够促使我
做木工的第一原则是量两次,切一次。
在航海中,要学会判断风向。
在女性的时尚搭配中,要先买一件百搭小黑裙。
想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也有一条原则。遵循这条原则,会减少你每天的压力、矛盾、不愉快的争吵和浪费的时间。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这样问自己,是要选择“投入”还是“放手”。我现在是否愿意做出必要的投入,使这方面出现积极的改变?
我向来看重两种思想,一种是佛教中所说的觉悟,一种是彼得·德鲁克所说的常识,我将这两者融合起来设计了这个问题。每天,这个问题都会频频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会三思而后行。这条原则不需要我做任何事,只要避免做蠢事就行。
空船寓言
一则空船的寓言包含了佛教的智慧:
一个年轻的农民奋力划船逆流而上,累得汗流浃背。他要把自己的收获送到上游的村子里去。这天很热,他想尽早送过去,赶在天黑之前回家。他抬头一看,突然看到前方一条小船顺流疾下,直冲自己的船而来。他拼命划桨,试图避免冲撞,但是似乎为时已晚。
他大叫:“拐弯!你要撞到我了!”但这只是徒劳,那条小船“砰”的一声撞了上来。他骂道:“笨蛋!你怎么能在这么宽的河中撞到我呢?”他愤怒地向那条船里扫视,寻找这场事故的责任人,但发现那条船里空无一人。他刚才是在冲一条空船喊叫,它是摆脱缆绳顺着急流漂下来的。
当我们相信船里有一个掌舵人,我们会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那个人的愚蠢和马虎。这样指责他人令我们大动肝火、行为出格、推卸责任,甚至是扮演受害者。
如果我们知道那只是一条空船,我们就会更加冷静。没有替罪羊,我们就没法发火,我们就会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不幸,接受它是命运或者坏运气的结果。我们甚至会因为这件事笑起来,在这么广阔的水域里,一条没有人控制随波逐流的小船竟然会被我们撞上。
这则寓言的寓意就是:别的船上没有人,我们却总是在冲一条空船大喊大叫。空船并不是针对我们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故意给我们制造麻烦。
那名总是在开会时打断你的同事,他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不只是对你这样。
今天上班时,有名冲动的司机紧跟你的车开了好几英里,他每天在所有路上都是这样。这是他的开车习惯。
那名银行职员因为一个打印错误,驳回了你的小额商业贷款申请。他挑剔的是格式,不是你。
超市收银员忘把你买的凤尾鱼罐头打包了,你今天的晚宴还要用它,所以不得不开车回到超市来拿本来买好的东西。她一整天都在扫描条码、打包商品,很容易漏掉一听85克的小罐头。她不是有意针对你这样做的。
在领导力讲堂上,我常常用一个简单的小练习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会随机请一名听众想一个令自己感觉不好、愤怒或者疯狂的人。然后问他:“你能想象出这个人的样子来吗?”
他会带着厌恶的表情,点点头说:“能。”
我又问:“因为你的难受,这个人今晚会损失多少睡眠?”
“一点都不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受到了惩罚,谁执行的惩罚?”我继续问道。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两个都是我自己。”
在练习结束时,我给出了一句简单提醒,因为别人的性格而生他的气,和因为一把椅子是椅子而生椅子的气差不多。这把椅子改变不了自己是椅子的现实,我们遇到的大部分人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性格。如果有人使你狂躁,你虽然不必强迫自己喜欢、认同或者尊重他,但是要接受他就是那样的人。
电影《教父》中的教父唐·柯里昂在说“不要把私人感情带到商界,这不利于发展”时,一定是像一位高僧一样。他知道,那些为了自己的最佳利益,做出令我们失望的行动的人,其本意并不是想要让我们痛苦。其实,所有惹恼或激怒我们的人都是如此。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无关。
彼得·德鲁克曾说:“我们生活的使命应该是做出积极的改变,而不是证明我们是多么聪明或者多么正确。”这条建议看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们会选择做出“积极的改变”吗?
德鲁克同时强调了两个我们经常忘记的概念。每当有机会展示脑力时,我们都很少考虑房间里的其他人,为他们创造积极的结果。我喜欢把这种做法称为“假积极”: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喜欢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它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卖弄学问。一名下属在发言时出现了一个口误,比如把“谁”念成了“水”,然后你纠正了他。从发音一丝不苟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显得你很聪明,但是这样做既不能改善会场气氛,也不会让那名下属感觉良好。
我告诉过你……你告诉妻子,你们两个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才能赶上百老汇5点钟的演出。但是她拖拖拉拉,你们迟到了,错过了歌剧的第一幕。你勃然大怒,数落她毁了你一晚上的美好时光,责备她说你早就提醒了要提前一个小时。你说的当然没错,只不过继续这样下去,你连她这一晚上的美好时光也毁了。
道德优越感。当你告诉朋友或者爱人不要抽烟、不该喝酒,或者你们应该抄近路回家时,你难免会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在做出这些号称帮助他人的行为之后,你有多少次得到了对方发自内心的感谢呢?
抱怨。你会抱怨你的经理、你的同事、你的对手、你的客户。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周有15个小时在抱怨,抱怨成为工作场所中最流行的活动之一。你在抱怨的时候,就是在反对其他一些人的决定、计划或者做法。显然,你这样的人不好相处,而且你的潜台词是,你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样做很少能起到积极效果,如果你不是当面发牢骚而是背后抱怨的话,就更是如此。
这些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当众纠正别人的一个小错误,不算是教导;用“我告诉过你要怎样”的说法,无法愈合沉痛的伤口;建议别人要像你自己一样,不会治好他们的坏习惯;向其他人抱怨,也不会提升我们的优越感。
以上只是随便举了四个例子,我们整天都在做类似这样的事。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每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面临帮助他人、伤害他人或者保持中立的选择。我们如果不注意,就会经常选择伤害他人,以此来证明我们比“那个家伙”更聪明、更优秀、更正确。
我把那则“空船”的寓言和彼得·德鲁克的建议看作两个互补的观点。佛教的寓言是面向内心的,它教我们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头脑清醒;德鲁克的建议是面向外界的,它教我们如何控制假积极。
在我们讽刺或贬低他人的时候,比如指责他没有对情况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在起消极作用。我们也并不想让人痛苦,不是为了引发“讨厌的后果”而说出我们的想法。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说这种话的后果,我们只是一门心思想抬高自己。其实,我们是在朝着一条空船拼命证明自己有多聪明!
三思而后行
在诱因和行为的短暂间隔中,在诱因引发的冲动和可能令我们悔恨的行为之间,我们应该选择三思而后行。在我们对诱发环境产生高傲的、嘲讽的、评判的、好辩的、自私的反应之前,三思而后行可以创造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一种更加积极的反应。以下几句话值得认真思考:
我是否愿意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是让惯性控制自己。扪心自问:“我真的想要这样做吗?”
提醒我们自己处于当下。不同的境遇,需要不同的反应。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在投入之前,提醒自己,对他人做出反应是一种工作,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机会。而且,和其他任何投入一样,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问自己:“这样利用我的时间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进行积极的改变时,要强调我们天性中善良、仁慈的一面。提醒自己,我们的行为要有助于把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把世界变得更好。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我们为什么还要投入其中呢?
我们要聚焦在手头的事情上。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在无法改进的事情上浪费的时间越多,可用于我们能够改进的事情上的时间就越少。
不是只有那些我们必须选择表现得友好或不友好的时刻,才要三思而后行。在那些看似细微的时刻,是否三思而后行也会影响我们的声誉,巩固或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1.当我们困惑是否要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时
我们都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时候,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不妨搁置自己的观点,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如果母亲问我们她的新发型如何,我们不论怎么想,都要说看起来棒极了。毕竟,谁愿意摧毁老妈对自己新发型的感觉呢?我们整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所爱的人,不让他们陷于不必要的麻烦痛苦之中。
但是当我们需要维护和保护自己时,这种保护他人的宝贵本能就会变弱。我们把真诚当作伤害他人的武器,而不是能积极改善情况的工具。医生会面临这种两难境地,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是告诉癌症患者残酷的真相,避免患者产生错误的幻想;还是掩盖坏消息,使他振作起来,激发他的乐观精神?但是至少他们还会讨论向患者披露多少信息。
如果你曾错误地与恋人分手,并且悔恨当初笨拙、伤人的分手理由,你就能理解真诚与不假思索的区别。真诚是说足够多的真话,满足其他人了解情况的需求。不假思索地说出太多信息,会产生消极作用,往往会令他人感到痛苦或羞愧。
在工作场合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要辞退一个人,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中性的语言,比如“我很遗憾,没能留下你”。我们也可能不假思索地说“你一无是处”。这就相当于足球赛中遇到了非常弱的对手,是选择多传球给对方保留颜面,还是努力多进球刷成绩。在比赛中,我们常常会陷入狂热的竞争中,我们需要胜利,需要宣扬自己的优越感,却忘记了对方的感受。
真诚还是不假思索,这并不是多么深奥的难题,就像参加一场意外的生日晚会。如果一个你所爱的人为你准备了一个惊喜,但是一个朋友不小心提前告诉了你,走进房间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是真诚地说你已经知道了,还是揭发并责备那个朋友破坏了惊喜,抑或是假装惊喜。如果你在假装惊喜之前还需要时间来琢磨一下前两种选择,你在这方面就该多加把劲了。
2.当我们有先入为主的观点时
美国著名记者A.J.雷伯林曾于1960年说:“只有掌握出版权,才掌握话语权。”他没有预见到我们现在的社交媒体时代,如今任何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能像专栏作家一样,随时随地“出版”自己对随便哪个主题的观点。这是21世纪生活中亦福亦祸的事情之一。它拓宽了参加讨论的人群,缩小了强权者与弱势群体之间的鸿沟,但是,它也浪费了人们很多时间。
例如,我的朋友拉里在亚马逊发表了一篇书评,给一本书打了1颗星(即最低分),他感到很骄傲,坚持要我读一读。那篇书评对作者进行了睿智、犀利的抨击,说他那本书纯粹是浪费读者的钱。书评很长,一丝不苟地引用了很多原文。拉里一定花了几个小时来写这篇书评。书评下边,还有20多条评论回复,拉里每天都会查看好几次。总而言之,他把一整天时间花在一篇最多有二百人看的书评上。
“这何必呢?”我好奇地问道。
“因为作者是个骗子。”他说。
“所以你就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很聪明,能发现这一点?”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他说。
“还有什么原因呢?”我问道。
“我从良心上看不惯这本书。”他说。
“那你不能放开它,更高效地利用这几个小时时间吗?”
“我必须这样做,我也享受这种做法,”他说,“如果不这样做,我会感到更加愤怒。”
这才是我想听到的答案。拉里其实在心里做了个人“风险—回报”分析,最终认为写一篇书评对得起他的时间,因为这样可以提醒其他读者远离这本书,也算是有积极贡献的。他可不是没事找茬。在他的意识里,自己是在做好事,并从中感受到乐趣。
要是我们的头脑都这么清醒就好了,我们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主动写一篇书评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论是写给编辑,还是发表在个人博客、脸书或者推特上。我并非无视这些信息的价值,我是关心它所花费的时间是否值得。
只要不过分沉迷或者招人烦,在网上发表观点只不过是有点浪费时间,并不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会在网上忍不住和陌生人“争辩”,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而且永远也不会见到他们。这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好斗的语言带到了工作或社交场合中,面对活生生的熟人这样宣扬自己的观点,那就会产生大麻烦。
3.当我们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冲突时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指我们偏好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不论它是否真实。
它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总是选择性地搜集信息、偏心地理解信息、不可靠地回忆信息。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我们喜欢能够验证自己固有态度的信息,再比如我们会扭曲、模糊、复杂化事实,来支持自己看重的观点。我们都有这个毛病。父母看到孩子早早学会了上厕所,就把这当作天才的证据,这便是确认偏误的一个例子。一个领导在力排众议之后,却做出了有瑕疵的决策,也是因为如此。
我们无法消除他人或者我们自己的确认偏误,但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它的危害。在我们可能陷入的所有无意义的争辩中,将事实与观点混淆是最糟糕的。它永远都不会有好结果。不论争辩的话题是气候变化还是麒麟的寿命长短,当你引用明显的事实反对他人的观点时,总会发生一种所谓的“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你精心组织的语言不但没有说服对方,反而强化了他的观点。他会加倍坚定自己的观点,你们两个都会更加偏激。如果你曾经历或见识过极端自由主义者和顽固保守主义者之间的辩论,你就会知道让某一方最终改变观点或者告诉对手“你是对的,我错了”是多么罕见。
这样的争辩没有任何意义。最好的情况是,你不过是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没能改变别人的想法。最差的情况是,你会制造出一个敌人,破坏一份情谊,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相处的坏名声。
4.当最终决定和你的想法不一致时
彼得·德鲁克的另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把它讲给了我指导的每一个人,对有些人还会反复提到它:“世上所有决定都是由掌握决策权的人做出的。要习惯这一点。”
决策者做决定,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决定有时候是明智且符合逻辑的,有时候是不理性、小心眼、愚蠢的。但这不会改变这个事实:他们依然是决策者。很少有人能习惯这个事实。从抱怨老师评分的小学生,到愤懑父母没有背景的青少年,从悲叹被拒绝的求婚者,到忽视董事会指示的CEO,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抱怨应该怎么样,却不愿接受现实。在这种幻想的泡沫中,我们授予自己不应有的自治权和优越感。我们想象如果自己有权做决策,这世界该有多么美好。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力。
如果你就是这样,习惯性反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三思而后行可以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这个决定值不值得去为之战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把决定抛到脑后,在你能够做出积极改变的地方竖起你的大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我将奉献出一大块时间去帮助世界银行的金墉博士实现该组织消除极度贫困的目标。我并不幼稚,我知道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这项事业的成功,但是我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奋斗。冒着大风险去为信仰战斗,是一件无比满足甚至是快乐的事情。这是你的生活,你的呼声,没有人可以替你生活。三思而后行会让你做好准备,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
5.当我们后悔自己的决定时
有一次我从欧洲飞往美国,旁边坐着一名瑞士的私人投资家。在我们彼此寒暄双方职业时,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曾购买一家小公司,并让前雇主管理业务,结果总是亏钱。他后悔这笔交易,感觉自己是被坑了。
“你这样有多久了,”我问他,“这种愤恨和后悔的心情。”每当这种时候,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是在挑逗对方后悔,但是我不介意。
“两年了。”他说。
“你是因为什么而愤怒呢?”我继续问,“是因为对方把它卖给你,还是因为你自己买了它呢?”
他大笑道:“问得好!”这时已经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当我们后悔自己的决定,却不采取任何行动时,我们和不停地发牢骚抱怨上司的员工没什么两样。事实上,你们一样都是在冲着一条空船吼,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吼的目标就是自己。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包治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灵丹妙药。我在这里强调它,是因为它有特殊效果。它能提醒我们,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会**我们很多次,让我们卷入一些毫无意义的小争论。而我们对付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就好像关上办公室门,别人在敲门前会犹豫,问自己“我现在是否愿意进行必要的付出,在这方面做出积极改变?”可以给我们一个缓冲,有足够的时间来呼吸、反思,再行动。这样做,我们屏蔽了杂音和噪声,让我们自己去应对真正重要的变化。
[1] 我这两年指导非常成功的人时,不需要任何担保,直到完全取得成功才会收费,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孕育成功”。和成功人士合作,我成功的概率当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