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工业)的前身是晚清重臣张之洞于1889年创建的汉阳兵工厂(以下简称工厂),迄今已逾127年。其间,工厂历尽风雨,几经变迁。往事如烟,难以湮没“汉阳造”的赫赫威名,难以湮没抗日烽火中那些坚苦卓绝、铭心刻骨的珍藏记忆。
烽火连天中的变迁
1938年5月,日机不断空袭,九江失守,日军迫近鄂境,武汉告急,国民政府兵工署令汉阳兵工厂全部拆迁,限8月底前撤离武汉,内迁湖南辰溪县。6月,汉阳兵工厂职工和眷属20000多人浩浩****全部投入拆迁工作,将所有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一切用具以及厂房的钢屋架、钢窗、铁皮瓦、铁地板等拆卸装船。职工和眷属除少数自行疏散外,绝大部分随同载运机器设备的船只撤离武汉。搬迁途中,从汉阳到辰溪,水运船载,往返奔波,既遭日机空袭,还被土匪打劫,不仅工厂遭受了巨大损失,职工和眷属也忍饥挨饿受尽磨难。
1938年11月,为适应抗战形势、生产管理所需,兵工署将搬迁后的工厂改称为第一工厂。1939年5月,几经周折,工厂人员、设备迁移完毕,于7月全部复工生产。1939年底,日机又不断袭击辰溪,工厂常遭破坏,于是,工厂又奉命迁往重庆。
在辰溪坚持生产的同时,工厂又在地处重庆郊区九龙坡谢家湾鹅公岩勘定厂址,沿江开凿岩洞,建筑厂房,厂区占地25万平方米。不久,大部分设备由辰溪启运,陆路交通不便,只好用船只由沅江经洞庭湖,转长江直上重庆。
1940年10月,工厂奉令进行调整,接收了第十一厂的步枪厂、炮弹厂、制炮厂、动力厂。1941年4月,第一工厂对外使用代号“汉兴公司”。1942年2月迁建工作基本完成。
1946年3月,第一工厂奉命撤销,其制造步枪的机器设备继续留在鹅公岩原地生产,拨归第二十一厂。至此,第二十一厂的其组成有从辰溪迁来的枪弹厂、机关枪厂、火工厂、机器厂,还有第十一工厂的步枪厂等。
几经调整,1943年6月以后,工厂生产制造单位共有9个所,人员合计4481人。
洞内洞外两重天
工厂迁到重庆谢家湾鹅公岩后,一面开凿岩洞,一面修建临时工房,同时陆续投入生产。1943年,岩洞工程竣工,从傅家沟到龙凤溪沿长江北岸一带,共计凿了107个,面积为20124平方米,有的岩洞还有支洞相通。为防止日机轰炸,工厂将一些重要设备都搬进洞里,第一所(步枪所)的步枪全部在洞内生产。这里常常是日机在洞外狂轰滥炸,工人在洞内热火朝天、加班加点生产,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送到了抗战前线。
抗战时期,工厂的产品有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各式炮弹、手榴弹。后停止生产手榴弹,改为生产28式枪榴弹、60毫米迫击炮弹、105榴弹炮引信、35式60迫击炮弹引信等。每月的产量为步枪3000至4000支、山野炮弹300发、150毫米炮弹200发。
为便于外界识别工厂生产的产品,制定了国际通用标记,即厂徽符号,在枪支、弹药或装箱上标出。工厂曾相继以“卍”字、“汉式”和“☆”为厂徽。
抗战时期工厂共生产步枪28万支,捷克式轻机枪9833挺,82迫击炮7611门。
因为种种局限,上述产量显然难以与承继“汉阳造”的建设工业现今条件下的产量同日而语,但就是这些数量有限的武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打出了“汉阳造”赫赫威名,在坚苦卓绝的历史画卷中泼下了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