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桥,再也不见(1 / 1)

故城时光 罗小卫 主编 981 字 1个月前

重庆城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小崽儿,你不要嚼,你妈妈住在化龙桥……

2005年化龙桥的命运像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旧城改造。 2006年化龙桥整体拆迁,一座旧城就这样被连根拔起,片甲不留。数万人不得不从熟悉的家园迁移到陌生的地方延续柴米油盐的生活。

那年我21岁,带着复杂的情感跟化龙桥说了再见。就像一位挚友,因一次变故说走就走了,从此音信杳无,各自天涯。 算来,今年刚好有十个年头了。 那年离开后,我再也没有回来过,偶尔坐车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追忆便又离开了。如今高楼林立,一派繁华,除了地名没变,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恍如隔世。 两天前,我从上海赶回重庆迫不及待地与发小邹远见面喝酒,举杯相见欢。 两天后他的婚礼在重庆天地琳琅餐厅浪漫举行,那天稍晚一些的时候,我独自走进漫咖啡重庆天地店,点了杯Latte,点燃一支黄鹤楼,开始回忆起了曾经。

多年前的仲夏清晨,一轮红日被包裹在云雾里,像颗橘色的糖嵌在空中若隐若现。 在**饥肠辘辘的我,突然好想吃牛肉面。父母还在隔壁房间熟睡,我偷偷拿了钱,回到卧室模仿着电影《人猿泰山》里男主的吼声“哦哩哦哩……”朝着窗外一阵怪叫,像一块巨石落入宁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和邻居家旺财的狗吠声。这是我与发小邹远多年来配合默契的接头暗号,如果得到相同的回应,说明对方知道了行动的指令。 果然,我下楼就看见邹远一脸惺忪地站在门口,揉着还未苏醒的双眼:“这么早,干啥子?”“请你去吃金洪家的牛肉面。”我笑着把十元大钞拿在他面前摇晃。 听我说完,他立马进屋换了一身行头,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我面前。

一束晨曦的光破云而出,不偏不倚投向他的侧脸,我清晰地看到挂在他唇边的唾液在阳光里异常晶莹。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橡胶味道。街道上,勤劳的卖菜大叔当街吆喝着,坑坑洼洼的地上,瓜皮果壳和脏水形成地雷阵,我和邹远踮着新买的白网鞋,在中间蹦蹦跳跳,好不容易才突围。 不久,一股牛肉面的香气从前方飘来,味蕾在舌尖上悄然绽放。

踩着夏日的阳光,我们欢快地冲进店内。“老板,牛肉面,提黄、多青、多放点海椒。”我们迫不及待地喊道。里面食客两三个,摇着蒲扇吃着面,吃得酣畅淋漓,全然不顾满布在额头上的汗珠。 老板在灶前忙活,一边手法娴熟地煮面,一边全神贯注地打着佐料,他面前的面碗一层又一层地叠在桌上,像一堵固若金汤的城墙。

化龙桥进城(特指去解放碑)有两班公交车可供选择,一班是白底红绿相间,中间有个和平鸽图案,始发站从红岩村到小什字的104路,另一班则是从双碑始发的绿色车身的215路公交车。如今,104路被其他线路取而代之。我印象最深的是拥挤的104路, 车还没进站,有些胆大且身强力壮的男人很远就吊在车门上。等到车进站后,他们拼体力的时候就到了,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往往会回过头,用凛冽的颜色鄙夷众生。司机则满脸忿忿,遇到个别脾气火爆的会狠狠地骂一句:“争撒子嘛争,八百年没坐过车吗?” 就这样挤在“一脚半宽”的车厢里进了城。下了车深感进一次城不容易,作为一个吃货来说,唯胃不可辜负。就硬拉着妈妈的手,走进人道美买二两一包的可可香干,吃一串好吃街上正宗的新疆羊肉串,喝一杯较场口老黄葛树下两角一杯的老鹰茶,最后坐在人民公园绿荫下的石凳上歇歇脚,你才能体会到岁月的静好。

那个时候,最难受的还是夏天,特别是在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下,感觉整个人像腻在猪油里,闷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夜的黑遮蔽了世上所有的丑与恶。但夜并不寂寞,街头王姐麻将馆里的和牌声依旧清脆悦耳。杨三娃烧腊摊的食客络绎不绝。孃孃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李五的副食店门前的黄葛树下,一边嗑瓜子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一如往昔。 这些都不算什么,化龙桥的人气聚集地始终还是桥头三拖一的街边火锅店,每晚高朋满座,人声鼎沸,里里外外座无虚席。一锅红汤,一群朋友,一起欢声笑语,一起泪流满面,一起醉生梦死,一起把下半夜的喧嚣与热浪推向**。 记得有回吃完火锅,几个打滚青年在路边蹲着,他们穿着吊裆军裤,手里的标配是钢尺、牛角刀等凶器。其中有个留着叛逆的板寸,目光凶恶,眉毛似砍刀,犹如一头饥饿的猛兽紧盯着猎物。“小崽儿,过来包包翻给老子看一哈儿。” 我们站在原地谁也没动,我朝着他们说了一句:“小崽儿,你不要嚼,你妈妈住在化龙桥,好多号,18号,打得你娃呱呱叫。” 然后,我们一路狂奔,奔向各自憧憬的未来。

如今“你妈妈住在化龙桥”再也不是一句调侃,或许已成了某种身份的象征。 十年之前,我离开你。十年之后,我们再也不见。也许在重庆人的眼中只有长江大桥、嘉陵江大桥或者朝天门大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被称之为桥,但在我心里的那座桥,虽然它已不在,但永远都活在了心里。她的名字叫作化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