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市驿与川剧结缘(1 / 1)

故城时光 罗小卫 主编 772 字 1个月前

白市驿以前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场镇,十分热闹,光是戏台就有好几座,只要有演出,就算摸黑,人们都会打着火把、提着灯笼从十里八乡围拢来看戏。即便没有演出,茶馆里“唱玩友”的座唱也吸引着老老少少。

20世纪60年代,白市驿除了本地爱好者演出或打玩友,时常有巴县、重庆市乃至成都方向的大剧团来演出,《抓壮丁》《乔老爷上轿》《芦**火种》等剧目时常在当时的区公所(现镇政府)大礼堂演出,经常是连续演出一周,天天满座,没买上票的只好在场外听戏过瘾。

在“打倒一切”的十年劫难期间,戏曲被说成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封建糟粕,备受摧残,川剧活动一度中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来,老“玩友”黄中兴等6人开展川剧座唱,不久又和镇上的李华云等人一起,变座唱为舞台表演,并吸收农村爱好者参加。1979年下半年,这个组织开始招学徒,1979年起,先后聘请鼓师江善培、老艺人王自勤(艺名华莲)、冯光琳等9位老师充实了专业力量。在各方支持下,1981年成立“白市驿青年农民川剧团”,不久改名为“巴白青年川剧团”。除了到当时的巴县各乡镇院坝、敬老院演出外,还先后到江津、永川、贵州习水等地演出。十年多来共演出4000多场,收入20多万元。先后排练演出《碧波红莲》《白蛇传》《红灯记》等50台大戏,30余出折子戏,改编《状元与乞丐》等其他剧种的剧目,还自编、自导、自演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人情与国法》《铁嘴书记》等10多个现代川剧。重庆电视台1986年、1996年先后拍摄和播放该团的部分优秀节目。

不仅如此,当时白市驿区的6乡l镇,都成立了川剧分会,会员达211人。剧团和川协还在8所小学40个班开设川剧普及教育课,并在白市驿第二小学组建“娃娃川剧队”,不仅能表演清唱,还可以表演《拷红》等折子戏。牟毅小朋友在“巴渝杯”川剧座唱比赛中荣获新苗奖,不久又在重庆市中小学川剧调演中,主演了现代川剧《小萝卜头》,得表演二等奖。罗蛟小朋友赴杭州参加全国少儿小梅花戏曲比赛,荣获梅花金奖。川协和剧团从成立至1992年期间,获得的重要奖项有:国家级奖1个,省级奖13个,市级奖12个,区县级奖20多个。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白市驿镇动员社会力量集资、捐资修建了一个可开展川剧小型演唱、录像放映等综合服务的“百卉园”,面积1000多平方米,总算是解决了阵地问题。每逢大小节日、赶场天都开展座唱或彩妆演出。荷兰民间艺术考察团到重庆考察期间,在白市驿松岭乡五里村吴家院子观看了川剧演出。1989年巴白青年川剧团解散,留下部分人员转入第三产业维持火种,川协担负起川剧演出活动,在场镇、农村仍有不少爱好者,他们经常开展座唱或演出。 1991年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文艺理论家陈荒煤同志在市委有关领导陪同下考察白市驿川剧活动,并在“百卉园”题词:“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白市驿川剧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2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到白市驿街头观看川剧座唱表演。不久,白市驿镇获得“川剧之乡”称号。

后来,白市驿镇划归九龙坡区管辖,白市驿的川剧之火,又重新燃起来,就连渝中区、沙坪坝区甚至贵州遵义的戏迷也纷纷前来参加川剧爱好者活动。重庆市文化局经过对白市驿地区川剧活动的多方考察,于2006年2月28日再次授予白市驿镇“川剧之乡”称号,不久重新成立了“白市驿镇川剧爱好者协会”,近百人参加。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重阳节都有川剧演出,并形成惯例。有时还在街头广场、大礼堂进行川剧打擂比赛,川剧已经融入父老乡亲的生活中。

2011年4月,白市驿川剧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授予白市驿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