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委市政府和嵩山管理委员会把全市退休的老干部老职工组织起来,在旅游区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既让这些老人发挥了余热,又展示出了登封人民的美好形象,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首创。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身为宣传队员的老人们不但在口头上积极宣传申遗这项重要工作,而且在实际行动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当申遗工作进行到环境整治阶段时,他们带头拆迁自家的房子,真正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舍小我顾大我。
65岁的观星台中队宣传队员刘满仓是1966年入党的老党员,退休前是一家矿务局的机电队长。身为宣传队员,整天讲解观星台宣传观星台,他深深懂得观星台在申遗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座创建于元代初期的天文台是我们国家现存年代最古老的天象建筑物,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此观星测影,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报项目里,观星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观星台周围环境整治能否达标,直接关系到此次申遗工作的成败。
刘满仓的家就在观星台的正前方,那是一个舒适的独家小院,差不多有三分地的面积。刘满仓是个很会理家的人,他用积蓄的钱新盖了厨房和两间偏房,还新打了一眼深井。临街的那一面,新修了门院,汽车从街上就可以直接开进自家的院子里。
新盖的房子很敞亮,刘满仓和老伴儿喜欢在里边转来转去,看一看洁净的白墙,嗅一嗅新漆和新家具的味道。
新打的深井是刘满仓最得意的成绩,有事没事,刘满仓都要到井边探探脑袋,那情形就像漂亮姑娘老爱照镜子。当初打井的时候,打一次不见水,再打一次还不见水。邻居们都说这个鬼地方怕是见不到水了,刘满仓不信邪,他坚持要打。这井一直打到16米深,清亮亮的水终于汩汩地冒了出来。
新修的门院很气派,刘满仓常常搬个凳子坐在那儿,看街上车来车去,和过往的熟人们搭搭话儿,唠唠嗑儿。
……
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阴历四月刚刚把自家的独院整好,7月就说要搬迁,老伴儿一听就蒙了。
告成镇政府召开群众大会,举行观星台申遗环境整治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常继红在会上亲自做动员。听着听着,好多人都走了。刘满仓没有走,一直坚持到大会结束。
他是宣传队员哩,整天宣传申遗,自己宣传到就要做得到。
镇政府的动员大会开完不久,刘满仓所在的第八生产队也开会,动员大家都不搬!串联不要搬迁的人前脚接后脚地到刘满仓家里来,拉他入伙。刘满仓没接这些人的腔。生产队的那个会,刘满仓也没去参加。
在那些人心躁动不安的日子里,刘满仓总是关起大门儿,在自家屋里对着老伴儿做宣讲:申遗是“国字号”的项目,不是郑州市的,不是登封市的,是国家的呀!申遗成功了,对国家人民有利,对郑州市人民有利,对登封市人民有利,说到底对咱的小家也有利!……
刘满仓反复念叨着这些词儿,他在说服老伴儿,其实也是在说服他自己。他很快就在搬迁协议书上签了字。
搬迁那天,一大早他就爬了起来。他在新盖的偏房里转了转,他在新打的深井边上转了转,他在新修的门院跟前转了转,然后他使劲儿一跺脚,挥挥手喊了声:“搬!——”
他是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第一个拆迁自家房子的人。
做先进分子也需要勇气,需要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观星台前面的大街上竖起了一个宣传栏,栏上贴出了刘满仓和老伴儿的照片,表扬他们一家舍小我为大我的牺牲精神。刘满仓再出门的时候,发现有些人会斜着眼儿看他,会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他。
儿媳妇特意捎话说,爹,好多人在骂你哩。
刘满仓仍旧昂着头走路。他知道自己行得正,坐得端,问心无愧。
虽然经过了许多艰难许多曲折,人们还是先先后后的,像刘满仓一样搬走了。观星台的环境整治工作终告完成。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河南省副省长孔玉芳来登封视察申遗工作时,特意到刘满仓搬迁后的新家看望了他。刘满仓住的是政府为搬迁户提供的一套面积为125平方米的公寓房,房子的格局为三室两厅两卫,楼下还有一间21平方米的储藏室。孔部长详细询问了刘满仓搬迁前后的生活情况,赞扬他为申遗勇做尖兵,在配合政府进行环境整治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观星台中队,同样是宣传队员,同样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搬迁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的还有69岁的李文超老人。
李文超退休前是登封市农业局的干部,他家里两处宅院的位置都在观星台的前面,属于这次搬迁的范围之内。其中一处宅院是3年多以前盖成的,而另一处宅院仅仅建成一年多。在镇政府召开的老干部座谈会上,李文超又一次宣传了申遗的重要性和好处,并且当场表态,自己要“舍小家,顾大家”。事后,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2008年9月13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终于进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考察评估阶段,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派出的专家茱丽叶.拉姆齐女士抵达登封。
在对古建筑群现场考察的过程中,拉姆齐女士惊奇地发现,在风格古朴的中岳庙里,在奇奥深沉的汉三阙前,在沧桑历尽的观星台上,在林壑幽寂的嵩岳寺塔下……到处都能看到那些身着红色唐装,为游客讲疑解惑的老者。
“请问,他们是什么人?”拉姆齐女士禁不住发问。
“他们是登封市老干部志愿者嵩山文化宣传队的义务导游,义务宣讲员。”
“请问,什么是‘老干部’?”
拉姆齐女士身边的陪同人员们笑了,大家七嘴八舌地作着解释。翻译费了一番工夫,才让拉姆齐女士明白:干部,就是公务员。
“哦,公务员,退休了,尽义务,为社会。无报酬,为申遗——”拉姆齐女士顿时肃然起敬。她转过头,向那些银发老人频频地招手致意。
2008年9月15日下午,登封市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考察评估座谈会。老干部志愿者嵩山文化宣传队的3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且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向考察专家汇报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
拉姆齐女士听完之后,即席发表感言。她对登封这支宣传嵩山文化、保护文物古迹的老人志愿者的队伍表示由衷的敬佩,并且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随后,她又关切地询问:“老人们的年纪会越来越大,这支队伍还会存在吗?”
代表们回答:“当然会存在下去。这一批人下去了,新的一批退休干部又将接续上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老人们的这项公益活动永远不会中断。”
拉姆齐女士又一次感动了。她特意与宣传队的3位代表合影留念,然后她扬扬手说:“创举,中国,登封。老公务员,申遗,义务——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