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立太子:一心只为李唐江山社稷(1 / 1)

李昂胆小,这是肉眼可见的事实。不可否认,李昂又是个有理想,而且终生勤政爱民的皇帝。当年,哥哥李湛醉心于玩乐,最终被宦官杀害,李昂可谓耿耿于怀。他一向以太宗皇帝的后代自居,骨子里满是李唐的江山社稷。

关于这一点,从李昂立太子的决定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昂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永,次子李宗检。宝历二年(826),李昂登基称帝,按照正常规律,李昂肯定把太子的宝座留给自己的儿子,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目光转向皇室其他成员,打算挑一位有担当、有前途的太子。

据史料记载,太子人选是晋王李普,唐敬宗李湛的儿子。当时,李昂看重李普的人品,将他养在宫中悉心培养。不幸的是,两年之后,李普因病去世。接下来的几年,李昂一直没立太子,他始终觉得,李永不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他膝下只有两个儿子,不立李永,他还能把家业留给谁呢?

太和六年(832)十月,李昂下诏,册封李永为皇太子。

很遗憾,李永的表现确实不堪。比如,他继承了大伯李湛的娱乐基因,还把李湛遗留下来的娱乐项目发扬光大。身边的近臣屡次劝谏,希望李永可以收心,没事经常去父皇面前晃悠,做个忠臣孝子,可李永就是不干。

李昂是皇帝,也是一位父亲。按照民间的说法,父亲知道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而李永就是李昂的寄托。然而,李永就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李昂能怎么办?

李昂咆哮道:“王德妃,都是你无能,所以才教出这样的儿子!”

王德妃是李永的母亲,也是儿子不成器的背锅侠。

李昂的动摇让杨贤妃看到了希望,她日夜在李昂跟前诽谤王德妃,以至于王德妃被杀。弄死了李永母亲,杨贤妃又开始诬陷太子李永。

有趣的是,杨贤妃并没有皇子,她参加宫斗,就因为安王李溶(唐穆宗李恒的第八子)给她说了好话,想夺太子之位。

开成三年(838)九月初七,李昂召集中书、门下、尚书、御史台的重臣开会,宣布李永游乐无度,荒废学业,亲小人远贤臣的“罪名”,正式提出废黜李永。

群臣蒙了,李永是现阶段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就因为贪玩而被废,是不是太草率?李昂废了他,打算把帝位传给谁?给事中韦温甚至公开责备:“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平时不教诲,才导致这样的局面,这不是李永一个人的错。”

开成三年(838)九月初八,十六名神策军将领,六名翰林学士联名上奏,希望李昂放弃废太子的疯狂想法。君臣两轮较量,以唐文宗的妥协而结束。

大家都认为,这件事已经平息了。可开成三年(838)十月,皇太子李永在少阳院(位于大明宫旁,太子称为少阳,居住地被称为少阳院)突然暴毙。

那么问题来了,李永暴毙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是个历史之谜,黑暗的宫廷斗争中,总有人是牺牲者,他们存在的价值,只是接下来故事的前奏旋律,仅此而已。李永暴毙一案,李昂没有过问,也没人调查。朝臣们似乎嗅到了危险,于是劝李昂尽快确立新任太子,早定国本。

李昂的二皇子叫李宗俭,生卒年不详,有可能在李永暴毙前就已经去世。事实证明,李昂很大公无私:太子不一定是自己的儿子啊。

活跃的杨贤妃提出了一个人选:唐穆宗李恒的第八子,安王李溶。原因很简单,李溶的母亲杨氏和杨贤妃是同一宗族。然而,李昂不置可否。

每逢夜深人静,李昂总会反思,他觉得李永暴毙一事很蹊跷,可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思来想去,李昂决定找宰相李珏商议一下。

李珏表示,李溶是个人选,可血缘关系毕竟太远,按照规矩,应该立前朝皇帝的儿子,也就是李昂的侄子为太子。比如李湛的六皇子李成美。

开成四年(839)十月十九日,李昂在会宁殿观赏杂技表演,有个小孩子表演爬杆,李昂看得兴致盎然,却瞥见长杆旁的一名中年男子转来转去,显得心神不宁。

李昂:“此人是谁?”

宦官:“陛下,此人是小孩子的父亲,可能是担心他的安全吧。”

宦官的一席话,让李昂突然想起了暴毙的李永,李昂仰天长叹道:“朕贵为天子,却不能保全自己的一个儿子。”随后,李昂命人拘捕了张十十、刘楚材等十多名宦官,秘密将他们处死。原因很简单,李昂后悔了,心中有气,想找几个替死鬼,而他们就是附和杨贤妃,说太子李永不贤不孝的人。

李昂的一生是悲剧的,宦官欺君、朋党恶斗、藩镇割据,几乎让李昂喘不过气来,如今又沉沦在痛失爱子的伤痛中,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开成五年(840)正月初二,李昂知道大限将至,紧急传召宰相杨嗣复、李珏,准备命他们辅佐太子李成美,同时让李成美监国。李成美是法定的太子,只要走正规流程就可以登基称帝,君临天下。然而,总有闹事者半路杀出来!

闹事的是仇士良、鱼弘志。

原因很简单,废立太子的风波中,他们没有任何贡献,如果李成美做皇帝,杨嗣复、李珏是最大的功臣,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在他们眼里,不管谁做皇帝,都应该感念他们的恩德,否则利剑出鞘,血溅五步!

就在李昂召见杨嗣复和李珏的时候,两位权宦赶到李昂的榻前,声泪俱下,忧国忧民地说道:“李成美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而且年纪还小,恐怕难以扛起重任,请陛下废除他,再重新选立一位太子。”

群臣彻底惊呆了,公然否决皇帝,这也太嚣张了吧?大家看着李昂,希望他能散王霸,振虎躯。然而,李昂选择了沉默不语。

宰相李珏问道:“皇太子的地位已定,怎么能轻易改变?”

仇士良和鱼弘志装作没听见,悄无声息离开大殿,前往了禁卫军营。他们表示,兵权在手,完全可以无视朝臣的意见。就在当天,两位权宦率兵前往十六宅宫,将唐穆宗李恒的第五子,颖王李瀍(chán)迎到大明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开成五年(840)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宫太和殿驾崩,享年32岁。

李瀍上位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岁的成年王爷,根据史书记载,李瀍性情刚毅,办事雷厉风行,喜怒不形于色。也就是说,李瀍是个狠角色。

那么问题来了,仇士良为何要找个难以控制的皇帝呢?

野史讲过一个故事:当时,宦官集团不想拥立李成美,在李唐皇室,和李昂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安王李溶、颖王李瀍。太和殿内,仇士良和宰相谈不拢,于是急匆匆地派禁卫军前往十六王宅,打算迎接一位王爷入宫为帝。然而,禁卫军离开之后,仇士良才想起来,他并没有说迎接哪一位王爷。

就这样,仇士良又派了一位小弟前去传话,谁料想,这位老兄到达十六王宅后,发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他似乎忘记了仇士良的交代。当时,禁卫军将十六王宅围得水泄不通,各王爷府都在看热闹,打探消息,可就因为宦官的指令不清楚,大家只能干耗着。关键时刻,宦官想起了一个字:大。

宦官嚷嚷道:“找大的,找大的。”

关键时刻,李瀍的小妾王氏机智地喊道:“你们要找的就是颖王,当今天子都称呼他大王,颖王又和仇中尉关系很好,你们可别找错人,回去挨板子。”

王氏是不是满嘴跑火车,我们无法查证。可以肯定,禁卫军很着急,仇士良更着急,如果耽误了仇士良的事,这名宦官的下场会很悲惨。

就这样,颖王李瀍被带到了大明宫。

选择李瀍,仇士良可能有他的无可奈何,可也说明了一点:仇士良没有想控制朝政的意图,也没有那个智慧,否则他不会选择深不可测、难以钳制的李瀍做皇帝。仇士良只想为宦官集团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仅此而已。

李瀍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以后的路怎么走,李瀍没法预测,眼下只能静静地看宦官表演,再找机会咸鱼翻身。

开成五年(840)正月初六,仇士良强迫李瀍下令,将杨贤妃、安王李溶、陈王李成美全部赐死。随后,仇士良又清理了一批宦官、宫女。在仇士良的眼里,这帮人和自己一样,心理阴暗,手段变态,必须防备有人趁机捅刀子。

毕竟,降低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端掉风险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