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文学馆的动机,没你想得那么复杂(1 / 1)

现代的企业股东,能够拥有51%的企业股权,就算是绝对控股了。看看李渊吧,霸占关中、河东、西北、蜀中,灭掉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又得到河北、河南、山东的绝大部分地方,江淮的杜伏威又是李渊的铁杆粉丝,说李唐占据半壁江山一点儿也不为过。局面发展到这儿,已经是妥妥的了。

于是乎,问题就出现了:能有如今的局面,都是谁的功劳?

自然是秦王李世民。

那该如何封赏李世民呢?李渊表示,自己非常头疼。

李世民如今的头衔是这样的:秦王、太尉、尚书令。

秦王,超然的存在,用任何级别来形容都是多余的。

太尉,三公之首,全国级别最高的司令员,主管全国的军务工作。按照古代的官职制度,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最尊贵的职位,正一品的存在,专门加封给德高望重,可以镇住场子的元老重臣。李渊立国之后,三师一直空缺,让李世民担任太尉,一方面是让他主管军政,另一方面,恐怕是帮李世民在朝野树立威信吧。

尚书令,主管全国的行政工作。

一句话总结,翻遍历朝历代的官职,再也没有合适李世民的官帽了!

有一天,李渊闲来无事翻阅史书,突然看到了殷商丞相傅说的故事,于是灵光一现,想了个“天策上将”的名字。所谓的天策,指的是天策星,又名傅说星。傅说是中国殷商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辅佐武丁中兴殷商,厥功甚伟,据说后来得道成神,去世之后飞升上天,变成一颗星星,后称傅说星。

关于傅说星,有说法称星星如果越来越亮,就会诞生无数的能臣干将,辅佐帝王建立不世功勋。李渊一手创立大唐帝国,自然希望家族越来越强大,因此将天策上将的封号赏给李世民,是对李氏家族寄予了最美好的希望。

按照政治地位,天策上将位于三师之后,亲王和三公之上,地位崇高无比。同时,天策上将是唐朝所有武官之首,地位远远高于朝廷卫府大将军,李渊还承诺,天策上将可以开府建牙,设置自己的官僚。

根据《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天策府的编制有三十五个人,除了天策上将之外,还有三十四个办事的官员,分别是:

天策府长史一人(唐俭),从三品,府中的大管家,总参谋长。

天策府司马一人(宇文士及),从三品,地位比长史稍微低一点儿。

天策府从事中郎二人(于志宁、杜如晦),从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的事务。

天策府军咨祭酒二人(苏世长、窦师纶),正五品下,天策府的高级顾问和军事参谋,同时还负责接待任务。

天策府主簿二人(李玄道、虞世南),从五品下,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文书,虽然级别不高,却是老板的贴身幕僚,可以知道许多机密。

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二人(薛收、薛元敬),从五品下,负责传递公文,发布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和天策府主簿的分工一样。

诸曹参军事十二人,每曹二人,共六曹,正六品下。

功曹参军事:掌管府中官员的请假、出差、工资等事务。

仓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仓库、食堂、厨房等事务。

兵曹参军事:掌管府中士兵的名册、考勤等事务。

骑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畜生、畜牧等事务。

铠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武器装备。

士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工程,以及处罚府中士兵的职责。

天策府参军事六人,正七品下,主要掌管出差事务。

天策府典签四人,正八品上,协助军咨祭酒和记室参军事开展工作。

天策府录事二人,正九品上,协助记室参军事开展工作。

关于天策府官员的任命,李世民全权选拔,李渊只不过象征性地审批一下。客观地说,天策府是李渊为了奖赏李世民而设立的怪物机构,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便下令撤销天策府,自此,大唐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策府这样的机构。

在李渊的操作下,最后李世民拥有这样一堆恐怖的头衔:

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秦王、十二卫大将军,开天策府,置官属,增邑三万户。爵位、勋职、行政职务、军中职务,实权,要什么有什么,而且都是各自领域最高级别的头衔!

自古以来的帝王,出手有李渊这样豪气的,还真没有出现过。

天策上将的诞生,绝对算是长安城的头条新闻,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世民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开设文学馆!不得不说,这个机构的名字很普通,甚至是俗不可耐,然而却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历史爱好者对文学馆的看法历来分为两大阵营:

阵营甲:李世民开设文学馆就是为了给自己招贤纳士,准备谋夺太子之位,而后面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正好可以印证这个说法。

阵营乙:李世民并没有夺取太子之位的想法,设立文学馆不过是因为爱好文学,想找当时最负盛名的青年才俊一起切磋,至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确实有主观的考虑,但是被逼无奈的因素更多。

咱先别站队,也别在设立文学馆和玄武门之变两件事情中寻找关系,过程说清楚了,结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既然是文学馆,肯定得找几个像模像样的文学之士给他撑撑场面吧,据史料记载,第一批获得文学馆入场券的有这几个人: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史称“文学馆十八学士”。

老规矩,先给十八位大学士做个背景调查吧。

1.杜如晦(585—630)

首都长安户口,爷爷叫杜果,隋朝的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叫杜咤,隋朝的昌州长史,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实在是上辈子烧了高香。这也就罢了,杜如晦原本可以混日子等死,可他偏偏勤奋读书,努力上进,历史、军事、文学、古册典籍,只要家里有的书,杜如晦从不拒绝,有祖辈们优良的聪明基因,外加勤奋刻苦,杜如晦少年成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比你出身好,还比你更勤奋,你还奋斗个啥!

像杜如晦这种人,家世背景完全限制了他的发展道路,从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走上了仕途,而且不需要参加高考,可以直接保送。

当时,隋朝的礼部侍郎高孝基就说了:杜如晦,你是国家的栋梁!叔叔呢,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滏阳县尉吧,虽然工资很少,但是很锻炼人。杜如晦干了几天,觉得没啥挑战,于是愤然辞职,回家里继续闭门苦修。

李渊平定长安之后,杜如晦前来投奔,李世民将他网罗到麾下,任命为曹参军,后来升任陕州总管府长史,做了李世民的高级参谋。当时,秦王府的招聘速度太快,最终引起了太子府的注意,李建成给老爹上了一道奏折,声称秦王府的人才很多,应该将他们派遣到地方做官,为大唐帝国的建设做炮灰,杜如晦名声在外,自然被列入重点打压名单。

事实上,秦王府的首席参谋是房玄龄,至于杜如晦,虽然挂了高级参谋的头衔,可并没有引起李世民的强烈关注。一直到杜如晦要离开的时候,房玄龄才找到李世民,声称秦王府的其他人离开没问题,可杜如晦才为世出,如果以后要经营四方,此人可堪大用,李世民这才找老爸刷脸,留下了杜如晦。

2.房玄龄(579—648)

山东人,祖上都是朝廷的官员,尤其是老爸房彦谦,是山东有名的才子。房玄龄从小便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善诗能文,又学得一手好书法。18岁的那年,房玄龄中了举人,后来担任隰城县尉,成为隋朝的公务员。和杜如晦一样,房玄龄觉得这份工作没啥乐趣,因此给领导递交了辞呈,在李世民南下长安的时候毅然投奔,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担任首席高参。

房玄龄在秦王府掌管重要文书的起草工作,对核心机密了如指掌,他的特点非常鲜明,只爱人才不爱钱财,每逢打了胜仗,别人都争先恐后地抢夺钱财,房玄龄却像极了人才市场的中介贩子,四处为李世民网罗人才。张亮、薛收、李大亮、杜如晦等人,都是房玄龄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

3.虞世南(558—638)

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人,老爹虞荔是南陈的太子中庶子(太子爷的文人侍从),叔父虞寄是南陈的中书侍郎,因为虞寄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被过继到叔父的门下,虞世南还有个哥哥叫虞世基,后来官居隋朝的内史侍郎。

虞世南生性寡淡、沉默少言,却是个令人崇拜的学霸级人物。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虞世南的年少青春,只能说四处拜师,埋头苦学。年少的时候,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一起拜到文学宗师顾野王的门下,学习文章、书法和丹青。好吧,大家可能不知道顾野王,那应该知道清朝有个文学宗师顾炎武,不错,顾炎武正是顾野王的后代。

在顾野王这里,虞世南学习了十余年的时间,书法和文章齐头并进,人生境界疯狂升华,后来又拜到著名文学家徐陵的门下,兼收并蓄,茁壮成长。出门游学的时候,虞世南有幸结识到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二人臭味相投,智永大师将祖传的草书技法传授给虞世南,这才让他在书法领域傲视群雄。

陈朝灭亡后,虞世南与虞世基一起到首都长安混日子,由于名声在外,虞氏兄弟被赞誉为西晋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当时,晋王杨广和秦王杨俊都给虞氏兄弟发了聘书,虞世南却以母亲年老病重为由,拒不出仕。

有理由相信,虞世南并不是对做官不感兴趣,而是看不上两位王爷给的工作机会,他想要拿的职位,应该是太子府的高级参谋!遗憾的是,杨勇对拉拢人才不感兴趣,虞世南并没有等到这个机会。一直到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想起了虞世南,这才将他提拔为秘书郎(主管图书收藏和抄写誊录)、起居舍人(记录皇帝的日常行动和国家大事)。

隋炀帝被杀之后,虞世南被宇文化及收编,后来投降了窦建德,担任黄门侍郎,虎牢关之战后,虞世南终于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机遇:进入秦王府,担任秦王府记室参军!

4.褚亮(555—647)

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上三代都是南朝的官员,家世显赫。

褚亮也是学霸级的人物,据说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而且性格外向,喜欢和人交流。年轻的时候,褚亮曾经被陈后主传召,御前赋诗,技惊四座,南陈灭亡后,成为隋朝的官员,先后担任东宫学士、太常博士。

有一年,隋炀帝想要改制宗庙,褚亮引经据典,极力反对,事情一度被搁浅,隋炀帝盛怒之下,将他贬为西海郡(今青海省境内)司户。隋大业十三年(617),薛举造反,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西秦灭亡之后,李世民将褚亮征召入府,任命为铠曹参军,后来一直跟随在军中。

5.姚思廉(557—637)

首都长安户口,祖父姚僧垣是个正儿八经的文艺青年,可出生在医学世家,做官无门,无奈之下,只好将医学钻研到了极致。后来,南梁的皇室得了怪病,征召姚僧垣进宫看病,因此一战成名,还得了无数的钱财。

姚思廉的老爹姚察,拿着爷爷的钱财四处游学,求购图书,疯狂钻研,这才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后来做到了南陈的吏部尚书。据说,姚家收集的图书多达几万册,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

陈朝灭亡之后,姚思廉做了隋朝的公务员,后来被隋炀帝任命为代王杨侑的贴身侍读。李渊攻入长安后,代王府幕僚集体溃逃,唯独姚思廉伴随在侧,并喝退了想要欺负杨侑的唐军将士。没想到,姚思廉的一声怒吼引起了李渊父子的强烈兴趣,在后来的人才评选活动中,姚思廉荣获“忠烈之士”的头衔。李渊称帝后,便将姚思廉任命为秦王府的文学之士,让他辅佐李世民。

6.李玄道(577—645)

出身陇西李氏家族,据说七世祖是凉武昭王李暠,和李渊的家族同出一脉。隋朝时期,李玄道担任齐王杨暕的幕僚,后来投奔李密做了记室,李密被杀后,被王世充任命为著作佐郎,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担任秦王府主簿。

从李玄道的简历来看,他并没有涉及李密和王世充的政治机密,从事的工作无非是读书、创作,和政治毫无关系。

7.蔡允恭

荆州江陵人(今湖北省荆州市),出生在官宦世家,据说长得一表人才,才高八斗,可混得却不咋地。后来,蔡允恭在长安城结识了虞世南,因为隋炀帝对虞世南颇为欣赏,在虞世南的举荐下,任命蔡允恭为起居舍人。

有一次,隋炀帝派蔡允恭去教宫人学习礼仪知识,他深以为耻,屡次拒绝,隋炀帝这才开始疏远他。隋朝灭亡之后,蔡允恭相继跟随过宇文化及和窦建德,虎牢关之战后,虞世南极力推荐,蔡允恭终于进入秦王府担任参军之职。

8.薛元敬

蒲州汾阴人,和叔叔薛收、薛收的族兄薛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从简历来看,薛元敬除了文学,别无所长。李渊登基之后,任命他为秘书郎,后来李世民将他召进天策府,担任天策府参军,兼任记室。

9.颜相时

唐朝儒学大师颜师古的弟弟,除了文学,别无他长。

10.苏勖

首都长安户口,爷爷是隋朝宰相苏威,父亲叫苏夔,是一个学富五车,口才出众的文化人。爷爷和老爸都混得不错,可苏勖的人生经历却很惨淡,只知道他因为家世不错,娶了李渊的第十女南昌公主,后来跟随皇子李泰编写了《括地志》,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

11.于志宁(588—665)

首都长安户口,北周太师于谨的曾孙。老祖宗混得不错,可到了小字辈儿的于志宁,只不过混了个县令。李渊南下之后,于志宁毅然投奔,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殷开山等人一同辅佐李世民。李世民开设文学馆之后,任命他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文学馆学士。

12.苏世长

首都长安户口,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隋朝时期,苏世长担任长安县令,后来不知怎么混的,竟然到了王世充的门下,王世充败亡后,转投到了李唐政权。苏世长口才非凡,幽默风趣,颇得李渊的喜爱。

有一次,他陪李渊在新落成的披香殿用膳,便说宫殿豪华奢侈,其中的雕饰很像是隋炀帝的风格,于是问李渊,宫殿是不是隋炀帝当年建的。

李渊差点被气乐了,埋怨道:你这小子,明知道披香殿是朕修建的,非得以这种方式来进言。说你是个直言劝谏的人,其实肚子里花花肠子很多!

仅此一事,就可以看得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后来,李渊将苏世长赐给了李世民,被任命为天策府军咨祭酒,文学馆学士。

13.薛收(591—624)

蒲州汾阴人,老爹是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薛道衡因为得罪隋炀帝而死,薛收便发誓终生不仕隋朝,后来被房玄龄发现,推荐到秦王府做了主簿。李世民围攻洛阳的时候,正是薛收提出分兵防御王世充,主战窦建德的策略。

14.李守素

河北赵县人,祖上是山东名门望族。李守素最精通的是族谱学,凡是各地有名望的家族,他都可以把人家的祖上渊源说得一清二楚。这样超凡脱俗的技能,也不知李世民找他是为了政变还是为了其他?

15.陆德明

苏州吴县人,南陈统治时期,陆德明就出版了《经典释文》,陈后主做太子的时候,招募天下名士入宫讲学,陆德明以弱冠之年,与时任国子祭酒绿孝克辩论,技惊四座,名扬天下,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以比较通俗的话去理解深奥的古文书籍)。隋朝统治时期,陆德明担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王世充曾经给他发了聘书,却惨遭拒绝,后来投奔到李世民的麾下。

16.孔颖达

河北衡水人,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孙,天才少年,从小便熟读各种书籍,是颇有独立见解的高级文人,可以说打遍河北、山东等地无敌手。

孔颖达是为数不多,以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中举之后,隋炀帝任命他为河内郡博士、太学助教。有一次,隋炀帝征召天下的儒学之士,在洛阳城搞了个公开的辩论会,参会的人要么是名动天下的大师,要么是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竞争非常激烈,遗憾的是,他们却纷纷拜倒在孔颖达的口才之下。

据说,这帮儒学大家被小字辈儿打败,感觉面子掉了一地,为了挽回尊严,居然屡次派遣杀手,打算将这位天才少年扼杀,幸得浪**公子杨玄感的保护,孔颖达才苟活于世。王世充被杀之后,孔颖达入仕李唐,被封为国子监祭酒,后来进入秦王府。被李世民招揽之后,孔颖达一生成就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编撰了一部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五经正义》。

17.盖文达

河北冀县人,自幼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河北有名的大儒。

18.许敬宗

杭州户口,老爹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据说许家的藏书多达几万册,父子二人从小就饱读诗书,无所不通。江都兵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去朝拜宇文化及,唯独许善心不愿前往,宇文化及劝说无果,最终下令诛杀了他。

老爹被杀,许敬宗逃奔到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和魏征一起掌管文书工作,李密兵败后,许敬宗投奔李唐,担任涟州别驾,李世民听说他很有才华,给了一次面试的机会,最终将他召入秦王府,担任学士。

秦王府文学馆的成立,堪称长安城的一大盛事。问题是,在皇帝老儿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招揽人才,是不是应该低调些呢?不管怎么说,都有拉拢士人,威胁大哥地位的嫌疑啊!

事实上,李世民不仅不低调,还特地搞了个“新闻发布会”,公开授予这十八个人“大学士”荣誉称号,并且请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阎立本,分别为十八位学士画了写真图,由褚亮亲自题赞。

当时,李世民的势力和威望如日中天,能够在秦王府打工就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认同,自然是人人称羡的恩宠!进去的人嘛,回家烧高香,拜祖宗,不亦乐乎。进不去的人呢,只好临渊羡鱼。

好事之徒者,居然想了个“登瀛洲”的名字,暗指进入李世民的文学馆,就好比来到了神仙居住的瀛洲,可以享受神仙般的待遇。于是,“十八学士登瀛洲”便成了唐初文学界的一大盛事。

好了,还是说回来吧,李世民搞文学馆,真打算争夺太子之位?

还是先看看十八位学士的情况吧。

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李玄道、蔡允恭、于志宁、薛收、陆德明、李守素这十人,是李世民东征西讨的时候收编到麾下的。

许敬宗、孔颖达、苏世长、姚思廉、薛元敬这五人,是李渊亲自任命的国家官员。苏世长,和李渊私交甚好,姚思廉,李渊特意让他到秦王府辅佐。

颜相时、苏勖、盖文达这三人,资料不详,无法判断。可以肯定,文学馆之事,李世民没有欺瞒之意,李渊呢,乐见其成。

从学术上来说,他们都是博览古今、学富五车、极善文辞的博学之士。

从能力上来说,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的政治智慧最高超,其余众人都是精通书法、儒学、经学、历史、地理,甚至是族谱学的文人。之所以在后世留下名气,全因他们在某一领域有特殊的才华和贡献(比如姚思廉写下了《梁书》和《陈书》,除此之外,别无建树)。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也是在李世民做皇帝后才混出了明堂。因为要夺太子之位,所以招募他们,逻辑上似乎说不通。

有人说,李世民只要有空,就会找他们“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于是乎,一个猜测横空出世:李世民在打大哥李建成的主意。

问题是,李世民是李唐的第三号人物,军事界最高统帅,政府界宰相之首,每天要处理的政务不计其数,找高参们咨询国事,谈论历朝历代的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呢?连他的老爹都没意见,我们又何须多说?

以李世民的城府,如果要夺太子之位,绝不会大张旗鼓地扶持这些人上位。说白了,李世民的本质是一位武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这帮无敌的杀才才是他最仰仗的人。

贞观十七年(643)的时候,李世民正值45岁,他回忆起当年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回想起那些陪他一起打天下,建立贞观盛世的贤臣良将,心中感慨良多,因此钦点了二十四位超级功臣,让国手阎立本为他们创作写真图,挂在凌烟阁中以供瞻仰。

在李世民的眼中,二十四功臣才是他内心认可的嫡系。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学士和二十四功臣中,唯有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三人都在大名单中!至于另外十五个学士,对不起,只能靠边站。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贴身高参,秦王府的顶级幕僚。

房玄龄是战略家,对于大局大势看得很清楚。杜如晦是实干家,处理事情非常决断,无人不服。他们的政治智慧,人品才德,世所罕见。正是这个原因,才有“房谋杜断”的美誉,才有凌烟阁的写真机会。

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儒学和文学修为震烁古今,堪称宗师级的人物,为人谦卑,与人和善,深得李世民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凌烟阁的入场券。有理由相信,李世民招募十八学士,并非为了造反。

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如此高调地搞文学馆,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立国初期,皇帝都会偏爱和重用武将,可天下群雄即将被消灭,天下由乱入治的时候,文人就必须登上政治舞台了,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力保江山万年永固啊!文人不仅是读书人,他们的背后站着门阀贵族,要想拉拢地主阶层,巩固帝国的统治,就必须给读书人应有的政治地位。

刘邦、刘秀、曹操、杨坚、赵匡胤、朱元璋、皇太极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雄才大略的李渊和李世民难道不知道?

李世民的文学馆,一切都是公开透明,李渊对此心知肚明。说得直白点,李渊内心是支持李建成的,他绝不会允许李世民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进而引起兄弟父子之间的喋血内斗。

李世民能把文学馆搞得红红火火,原因不过有以下几个:

第一,文学馆得到了李渊的首肯,是李渊自己想干的事儿。

第二,李世民是为了李氏家族的统治考虑。想想看,李建成是储君,才能和品德都为世人称道,地位仅次于李渊,如果将这帮能臣猛将都划拨到太子府,李渊晚上还睡得着觉吗?因此,由李世民出面干这个事儿,李渊心里才踏实。

第三,父子三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李世民就算有别的想法,还是逃不出李渊的五指山。事实上,玄武门政变发生之前,李渊仅用了一道诏书,就将秦王府的幕僚团发配到外地,李世民能奈他何?儿子干不过老子啊!

因此,李世民搞文学馆这个事情,并没有太多的阴谋论,完全是立国初期,通过收买文人士子,影响地方的豪门望族,为李唐统治服务而已。

玄武门之变,另有它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