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李靖:真正的智者,懂得急流勇退(1 / 1)

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隋末唐初众多将领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军功的人。唐高祖李渊对他的评价极高,说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他叫李靖。

李渊说这话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记得当初李靖“出卖”他的事。

01

李渊和李靖当年都为隋朝工作,李渊是太原留守,身为马邑郡丞的李靖是李渊的手下。

时值岁末,天下大乱,各地爆发反隋运动。眼看隋朝就要完蛋,太原留守李渊也心痒了,咱也赶快行动吧,迟了别说吃大餐,连洗碗水也喝不上了!不过他并未着急行动,而是暗中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李渊的举动很快为李靖所察觉,他不明白,身为朝廷命官的李渊为什么也起了贼心。拿了朝廷俸禄,却做对不起朝廷的事,太不厚道了!

李靖化装成囚徒,偷偷前往江都,打算向隋炀帝告密,不料刚到长安就走不动了,因为此时的关中也乱成了一锅粥,连道路都阻塞了,李靖被迫滞留在长安,然后,他就被起兵后迅速攻占长安的李渊逮了个正着。

哎哟!这不是那谁吗?你在这里是想搞哪出?没想到这么快咱们又见面了,兄弟别来无恙啊?

那时的李靖估计媳妇儿都还没讨,就这样被杀,实在不划算。临刑之时他急中生智,对李渊说:你兴义兵的目的是为了除暴安良,是为了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可是你为什么不去实现你的宏伟目标,却因私人恩怨跟我这个壮士过不去呢?

李渊围着他转了一圈:你也算壮士?

被五花大绑的李靖身子一挺,脖子一硬:我这样的不算壮士,什么样的才算?

李渊哈哈大笑,没杀他,反而决定用他。

没多久,李靖被李世民招入麾下,在禁卫军中任职。

02

李靖属于官N代,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亲李诠也当过隋朝的官员,官至赵郡太守;舅舅更是个牛人,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在这样的家庭,想不培养出文才武略都难。关键是他不但出身好、天资好、长相好,还很有进取之心,小小年纪就胸有大志,还在吃奶的年龄就对他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就应该去建功立业。舅舅韩擒虎虽然是名将,精通军事,但和李靖谈论军事的时候也总是说不过他,他的观点和见解每每令这个名将舅舅拍手称绝。

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除了家里人的称赞,李靖还得到过隋朝吏部尚书牛弘的赞扬。

毫不夸张地说,你是王佐之才,总有一天会坐到这个位置!牛弘拍着他的坐床如是说。牛弘说这话时,李靖的官职还卑微得不值一提。

隋朝时,李靖一直是个小官,为唐朝所用后,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那时的李渊已建唐称帝,李世民也当了秦王,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除了王世充这个顽固分子,占据了江南的萧铣政权也是必须消灭的对象。这个萧铣竟然趁李世民进攻王世充无暇他顾之机,派兵溯江而上,企图浑水摸鱼,拿下唐朝的峡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虽然他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但这股割据势力不摆平,唐王朝就永无宁日,于是李渊调李靖赴夔州(今重庆奉节)前去安抚。

奉命赴任的李靖出发时仅带了几个随从,昼夜兼程赶去上任,却在途经金州(今陕西安康)时停了下来。原来蛮人邓世洛率数万人闹事,庐江王李瑗带兵讨伐,却连吃败仗。

李靖一来,李瑗如遇救星:赶紧给我出个主意,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李靖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如此这般地给庐江王出了个主意,庐江王一下就把那些蛮兵打得落花流水。

来到峡州,李靖一行再次受阻,是萧铣控制了由此地南下的必经之路。

李靖接连受阻,把李渊惹毛了:敢情你小子是在游山玩水,故意贻误军机啊!许绍,你给我把他宰了,让他到阴曹地府去看风景!

许绍喜欢李靖的才华,赶紧劝:皇上,不是您想的那样,李大人耽误了时间,真的是有原因的。一番解释,这才保住李靖的命。

不料,金州刚搞定,开州(今重庆开州区)的蛮人也反了,大举进犯夔州。这一次平叛任务落到了赵郡王李孝恭肩上,可这个郡王很丢脸,居然不是那些乌合之众的对手!

最后还是李靖出马才搞定。他仅动用了八百人,先是“打破蛮兵”,然后又巧妙设伏,一战定乾坤。蛮人首领被杀,五千多人被俘。

捷报传到京师,李渊把公卿大臣们召集起来,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宽容大度,知人善任。他说:李靖立此大功,充分说明一个真理,那就是俗话说的,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他还亲自给李靖写信,对之前的误会和偏见深表歉意。

03

高兴归高兴,可千万别忘了,江南还有个萧铣。

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李渊当然没忘。西梁不灭,何谈一统江山?

李靖是个聪明人,在李渊下命令之前,他就“先发制人”,在充分了解敌我双方情势的基础上,上陈“攻萧十策”。李渊同志听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行军长史。

虽然李孝恭是“老大”,李靖是“老二”,但因为李孝恭不太懂军事,实际上李渊是“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才是事实上的三军总司令。

李靖当仁不让地以老二的身份担起了老大的职责,走马上任后,立即开始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大造舟舰,让将士们练习水战。准备妥当之后,武德四年(621年),一场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开始了,史称“唐平萧铣之战”。

这注定是一场苦战,因为萧铣割据的江陵一带面积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唐军的进攻时间也选得不对,时值秋天雨季,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江水暴涨,波涛翻滚,奔涌而下,水声震天,让人不寒而栗。

参与战事的将领们都怕了:要不咱们还是敬畏一下大自然,待雨停了,洪水也退了再进攻吧?如果现在进攻,恐怕部队还没到达战场,就都翻到江里喂鱼了。

唯有李靖力排众议: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我们的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肯定还不知道,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在毫无防备的敌人面前,肯定会大获全胜!所以我们应该趁江水猛涨之机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江陵城下,不给萧铣任何反应的时间,这样定能一举成功!

李孝恭虽然打仗的本事不大,但还听得进正确意见,同意了李靖之议。

不出李靖所料,萧铣果真以为唐军不敢此时进兵。在他看来,恶劣天气加上三峡天险,唐军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能不顾及船毁人亡的可能,所以他竟然不加防备,让自己的士兵安心休整。

自以为是的萧铣没想到,唐军不仅吃了豹子胆,大概还一气儿吃了凤胆龙胆。当他沉浸在自己的“神机妙算”中时,唐军两千多艘战舰已经冲破惊涛骇浪,直冲他的地盘而来,连破毫无防备的荆门、宜都二镇,于当年十月抵达夷陵城(今宜昌)下。

驻守在宜昌附近的,是萧铣手下的骁将文士弘和数万精兵。

名义上的老大李孝恭果然不懂军事,大军一到就想立即进攻,李靖连忙劝阻。他认为此时敌军士气正盛,又是精兵,文士弘也不是吃素的,贸然进攻很难取胜,可以稍待,等过几天他们士气衰落时再进攻。可是此时李孝恭已经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耐烦地对李靖说,你既然害怕就留守吧,本王亲自去。

不出李靖所料,战斗刚开始,李孝恭就被打得屁滚尿流,而且损失巨大。他狼狈逃回南岸,肠子都悔青了。好在很快,李靖就率领唐军反败为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原来,获胜以后,文士弘就有点得意忘形,纵兵到处抢掠,部队都散了,这里一股那里一股,和打家劫舍的土匪没有区别。李靖立即指挥唐军出击,难以收拢的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杀死溺死者达一万多人,四百多艘战舰成了唐军的战利品。

几天后,乘胜扩大战果的唐军缴获的楼船数量猛增至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全部投降。

到了这时,除了投降,萧铣已别无选择。

公元621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多年的萧铣被斩于市。

04

消灭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李靖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战功卓著,班师回朝后免不了又是升官又是发财。唐高祖李渊下诏封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并赏赐了很多财物。

扫平萧铣一役充分显示了李靖杰出的军事才干,那以后,备受唐高祖倚重的李靖就在胜利的道路上再也停不下来了。

武德四年,李靖率军越过南岭,到达广西境内的桂州,“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岭南悉平”。

武德六年七月,唐高祖再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兵镇压辅公祏叛乱。与之前一样,李孝恭虽然是老大,但军事上真正的老大是李靖。李靖又是力排众议,提出了和众将不一样的作战方案,很快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获唐高祖高度称赞:李靖乃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

武德八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十多万军队越过石岭,大举侵犯太原。唐高祖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统兵一万驻守太谷(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此次奉命迎击敌人的,还有并州总管任瑰等统领的其他部队。这些部队都在来势凶猛的突厥军队面前败下阵来,任瑰一支更是全军覆没,只有李靖的部队得以保全。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消灭东突厥,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靖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第二年正月,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李靖仅率三千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向恶阳岭挺进,得知消息的颉利可汗“一日数惊”,以为李靖后面必有大部队,否则他不敢孤军深入。此战李靖所杀敌人达一万多人,俘虏十多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颉利可汗率领剩下的数万人企图越过大漠北逃,被大将李在碛口拦住,颉利可汗的大酋长们统统投了降。之后不久,颉利可汗本人也成了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的俘虏,东突厥灭亡。

李靖等人灭掉东突厥,为唐高祖和唐太宗洗刷了向突厥屈尊的耻辱,李世民对李靖的信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一趟出征也惹怒了一些人,因为他杀了嫁到突厥的隋朝宗亲义成公主,同为前隋宗亲出身的萧瑀劾奏李靖治军无方,滥杀无辜,还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纵容士兵们抢了珍宝和文物。

李世民先是假意斥责了李靖,过后却对他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打败达头可汗的将领们没得到奖赏,我可没那么傻。你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那点小过错算啥?我会把你干掉突厥的功劳记在账上,至于治军无方之罪,小意思,不值一提。

生性沉稳的李靖依然不置可否,就像有人诽谤他时,他也不为自己说句话一样。仿佛为了故意气气那些红眼病,李世民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加封地。当然了,李靖立了那么大的功,本身也该奖。

后来,李世民仿佛觉得奖励太少,又加赐李靖绢两千匹,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06

李靖的可贵之处,是懂得急流勇退。

如果说,青少年时期的胸怀大志是锐意进取的体现,那么一旦富贵在身就知足而退,就是一种智慧了。在这一点上,他比历史上那些功高盖主又贪恋权力,最终身败名裂的“牛人”们强多了。

李靖最初萌发功成身退的念头是在贞观八年十月,那时他担任宰相刚满四年。他自称患了足疾,坚决请辞。这可不是故作姿态装装样子,他言辞非常诚恳,是真辞,不是假辞。

李靖的这一举动,让唐太宗既欣赏又感动,又是赐马又是赐寿木拐杖,还把他与那些身处富贵而不知足,哪怕身体有病已无法胜任工作,也要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古人拿来比较了一番,赞扬他能识大体:您的美德,真不愧为一代楷模!

然而,李靖辞职两个月后,大西北的吐谷浑就搞起了事,兴兵进犯凉州。朝廷决定镇压,可派谁统兵呢?最佳人选当然是李靖,但他老人家有足疾,又刚刚辞了职。

没想到年逾花甲的李靖得知消息,顿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腿也不瘸了,走路也不拐了,精神抖擞地主动求见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出征。

这说明他的足疾并无大碍,也许根本就没事,当初不过是为辞职找个借口。

老将军主动请缨,当然令唐太宗喜不自胜。他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对吐谷浑展开了大规模反击。

时值腊月,天寒地冻,昼夜温差巨大。天气还不是唯一的问题,路上野草被吐谷浑人一把火烧光,战马无食可吃无水可饮,有时补给不足,士兵们也只能喝马血解渴,但这些都没能阻止李靖大军的脚步。

五路人马一路进发,取得一系列胜利: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神速,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今属青海)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诸王中名位尊贵者),缴获大批牛羊,北路的主力军分别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率领的南路军深入荒漠二千多里,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伏允可汗并将其大败,俘其名王;薛万均于赤海击败了吐谷浑天柱王军;李大亮部于蜀浑山收获也不小,俘虏名王二十人,其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

随后,乘胜追击的唐军一直追到今新疆且末,山穷水尽的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率众投降,吐谷浑灭亡。

从大军出发到大功告成,仅用时两个月。

李靖仿佛是为打仗而生的,一有仗打就精神百倍,哪怕在晚年,年过七十的他已患病在身,听说唐太宗要打高丽,依然“闹”着要去,还说什么只要皇上不嫌他老,他的病马上就能好,可是李世民念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终不忍心让他再赴疆场。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是为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李靖位于第八名。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的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岁。据说他死后成了神,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困,百姓为其建庙,把他当神一样供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