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新朋话上海(1 / 1)

鲁迅画传 李文儒著 1059 字 1个月前

鲁迅、许广平到上海后,暂住共和旅馆。当天下午,未及检点行李,即一起往北新书局访问李小峰,随后又邀在商务印书馆做编辑的三弟周建人同至陶乐春吃晚饭。当晚,林语堂、孙伏园、孙福熙闻讯来旅馆看望,互道厦门、广州别后的情形,一直谈到很晚很晚。第二天,林语堂、孙伏园等特意请鲁迅、许广平一起合影留念。第三天又见到了郁达夫、王映霞、潘梓年、许钦文等。

初到上海,鲁迅并没有下定长住久安的决心,打算两三日后到杭州西湖一游,再定何往。因游杭州的计划未能实现,便听从亲朋好友的意见,先在上海住下来再说。于是与三弟商量,在三弟住处景云里租房一处,10月8日与许广平一起迁入。10月10日,在三弟陪同下,访问了住在旁边的茅盾。茅盾是于大革命失败后的8月中旬潜回上海的,为躲避南京政府的通缉,在寓所蛰居写作。茅盾回忆道:“10月8日,鲁迅搬到景云里来了,住在23号,他家前门正对着我家后门。过了两天,周建人陪鲁迅来看我。这是我第二次见到鲁迅,第一次见面是一年前他去厦门大学路过上海的时候,郑振铎在‘消闲别墅’请鲁迅吃饭,我是陪客之一,当时只寒暄了几句。这一次见面,我们谈得就多些。我向他表示歉意,因为通缉令在身,虽知他已来上海,而且同居住在景云里,却未能去拜会。鲁迅笑道,所以我和三弟到府上来,免得走漏风声。我谈到我在武汉的经历以及大革命的失败,鲁迅则谈了半年来在广州的见闻,大家感慨颇多。他说革命看来是处于低潮了,并且对于当时流行的革命仍在不断高涨的论调表示不理解。他说他要在上海定居下来,不打算再教书了。他已看到了登在《小说月报》上的《幻灭》,就问我今后作何打算。我说正考虑写第二篇小说,是正面反映大革命的。至于今后怎么办,也许要长期蛰居地下,靠卖文维持生活了。”

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前排左起:周建人、许广平、鲁迅;后排左起:孙福熙、林语堂、孙伏园。15cm×20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以后的几天里,鲁迅陆续会见了叶圣陶、易培基、陈望道、胡愈之、潘汉年、夏丏尊、赵景深、章锡琛、章衣萍、许寿裳、黎锦明、江绍原、蒋光慈、段可情、许杰、黄源、陶元庆、丰子恺等。这些文化界的新老朋友中,有昔日的同事、学生,有大学的校长、主任,有书局的老板、报刊的编辑,有作家、艺术家,有文学研究会的,也有创造社的,还有秘密从事共产党的宣传工作的。连续的会晤,访谈,吃饭喝酒,看电影,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接连到七八所大学的讲演,虽然使鲁迅应接不暇,但在同各方面的接触中,在同朋友们的交往中,鲁迅很快了解了上海的形势,特别是了解了上海文化界的状况。他真切地感受到上海不愧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上海在文化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在广州期间时时困扰着他的文化孤独感、文化寂寞感为之一扫。周围又有这么多旧友新朋,有这么多书局报刊,这对于下决心以译著为生的他来说,上海是最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了。鲁迅觉得真可以大干一番了。

当然,鲁迅也看到了上海的另一面。作为经济中心,这里有太重的商人气,洋场气,绅士气,庸俗气,唯利是图,势利,算计,斤斤计较,太多的交际、应酬、周旋,太多的猜忌、虚饰、肤浅……他在给广州的学生的信中谈到对上海的观感:“这里的情形,我觉得比广州有趣一点,因为各式的人物较多,刊物也有各种,不像广州那么单调。我初到时,报上便造谣言,说我要开书店了,因为上海人惯于用商人眼光看人。”

初到上海的鲁迅,也深为多方面接连不断的来访问,各学校接连不断的来邀请讲演、邀请讲课,书局出版社邀请做事所苦:“本很想静下来,专做译著的事,但很不容易。闹惯了,周围不许你静下。所以极容易卷入旋涡中。”“本想从事译书,今竟不知可能如愿。”在写给北京未名社李霁野的信中说:“本来我也可以在此编辑,因为我原想躲起来用用功。但看近来情形,各处来访问,邀演讲,邀做教员的很多,一点也静不下,时常使我想躲到乡下去。”鲁迅急切地盼望周围能很快清静下来,他好安安静静地读书,译书,作文章。

鲁迅也注意到商业社会对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并深为这种状况担忧。他说“到上海后,看看各出版店,大抵是营利第一”。这时现代评论派也到上海安营扎寨了。鲁迅说《语丝》在北京被禁,北新被封门的时候,“‘正人君子’们在此却很得意,他们除开了新月书店外,还开了一个衣服店,叫‘云裳’,‘云想衣裳花想容’,自然是专供给小姐太太们的。张竞生则开了一所‘美的书店’,有两个‘美的’女店员站在里面,其门如市也”。对张竞生用如此手段宣扬色情文化,招徕顾客,鲁迅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对兼开衣服店的新月书店,鲁迅的看法是:“新月书店我怕不大开得好,内容太薄弱了。虽然作者多是教授,但他们发表的论文,我看不过日本的中学生程度。”在商品社会、商人气息的重重包围中,知识分子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保持严肃文化的独立品格和高雅品位,是到上海之后的鲁迅必将承担起的重大责任。

鲁迅在光华大学演讲。鲁迅到上海后的一个月里,陆续接到了七八所学校的演讲邀请,这是在光华大学演讲后的留影。1927年11月16日摄于光华大学

鲁迅在光华大学演讲时留影。1927年11月16日摄于光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