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洞穴探险的科学家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溶洞中的动物会本能地躲避光亮和人类,好像十分“害羞”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认为它们“害羞”,只不过是我们的想象,它们真正表现出来的其实是害怕和不适应。
首先是不适应灯光。我们知道未开发的溶洞里漆黑一片,而探险家在洞穴中前进的时候必然会使用照明设备,长期不见光的穴居动物对灯光有强烈的不适应感,会本能地躲避,而这躲避的动作则被探险家看成是“害羞”的表现。
其次是因为溶洞中动物种类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数溶洞中却没有像人类这样体形庞大的“怪物”,也是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使得动物选择逃离人类的活动范围。
长期黑暗的环境不仅造就了洞穴动物“害羞”的特点,还迫使它们把自身的触觉器官磨砺得越来越灵敏。洞穴鱼的眼睛大都已严重退化,但是它们的嗅觉特别敏锐,能够很容易就探知到水中细微的气味,并且它们的触觉也异常敏锐,能轻松地察觉天敌的接近,然后迅速逃离。洞穴蟋蟀算是洞穴中最常见的动物,它们靠不断**的触须来探知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