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对人格的影响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你和他人未来的行为。当一个人对事件有所期望以及基于这些期望的后续行为使结果更有可能发生时,就会发生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正如你在图3-1中看到的,这个循环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对自己或他人)抱有期望

2.按照预期行事

3.期望即将成真

4.强化最初的期望

让我们用稍微夸张一点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某天早上,你看了自己的星座运势,它预测:“今天你将遇到梦中情人,你们将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假设你迷信星座,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开始计划当天出门寻找你的“梦中情人”,所以你开始梳妆打扮,让自己看起来靓丽动人。这一天你会仔细评估每一个和你相遇的人。一旦你遇见“理想候选人”时,你会表现出专注、迷人、机智和亲切。结果,这个人很可能对你印象深刻并被你吸引。你瞧,你们俩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此时你的结论是星座运势可真准呀!

仔细想想,星座运势有助于达到第一阶段的期望,但这不是成功的关键。虽然事情开始了,但你如果整天都待在家里,那么你仍然会单身。第二阶段,出门逛逛并且展现你的迷人魅力,这才是你吸引到“梦中情人”的关键,并且带来了积极的结果(第三阶段)。虽然很容易将结果归功于星座运势(第四阶段),但重要的是意识到,你对预言成真负有责任,因此才有了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

上述关于星座运势的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研究指出,自我实现预言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想知道答案,请继续往下阅读。

自我实现预言的类型

自我实现预言有两种类型。当你的自我期待影响自己的行为时,就是自我强加的预言(self-imposed prophecy)。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心情不好,对自己说:“这将是糟糕的一天。”一旦你做了这样的决定,你可能会采取让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行为,如回避他人、给出草率的回答。换种情况,如果你在同一天想着“今天会是个好日子”,那么你很可能会以能够带来好事的方式进行沟通。总而言之,你对人际冲突的期望会影响你的行为方式以及冲突的结果。

自我实现预言的第二种类型是他人强加的预言(prophecy imposed by others),是指一个人的期望支配另一个人的行为。最典型的例子是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勒诺·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在一本名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的书中描述的研究。这个实验是,研究者告诉某个小学的教师,班上有20%的学生在智力上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潜能。事实上,这20%的学生是通过随机数表抽取出来的。八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商测试结果明显高于其他没有获得教师关注的孩子。因为教师预期的改变,这些所谓的“特殊”孩子在智力上产生了实质改变。此外,教师给这些“聪明的”学生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反馈。换句话说,这些孩子表现得更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同学更聪明,而是因为那个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他人”角色的教师,传达了他们可以做到的期望。

请注意,仅仅凭借观察者的信念为预期目标群体创造出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不够的。观察者必须以口头或非口头的方式传达出这种信念,才能使预言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如果父母相信他们的孩子,但孩子没有觉察到这种信任,那这个孩子就不会受到父母期望的影响;如果老板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有顾虑,却把这些担心藏在自己心里,员工就不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自我实现预言既是一种传播学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学现象。

我不唱歌是因为我高兴,我高兴是因为我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