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2015年3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被认为是“互联网+”首次在中国官方文件隆重亮相,意味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
于是,“互联网+”火了,它走到了“风尖浪口”之上,甚至,华丽丽地转身变成了“国策”。
等等,你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这几个字眼不知何时起已经频频出现在你所触及的新闻、报表、商业计划上,乃至你不经意一抬头,马路边的巨幅楼盘广告牌上迎面向你赫然砸过来几个字——“互联网+”!但你摸了摸头,似懂非懂,感觉这个“+”有些高深莫测;又想,我上班用电脑、路上用手机,天天泡在网上不是看新闻,就是发微信、刷朋友圈,到淘宝上网购一些莫名其妙的鬼东西,可以说脑袋早都被互联网“夹”了。为什么还要“互联网+”?
有种说法是,不管你是谁,现在都应该知道“互联网+”是什么鬼东西。这个说法绝非言过其实。比如说,不管你是官员、民众、企业家、员工,不论你是搞电信、搞新闻、开矿办厂,你现在需要掌握开车的技能吧?需要会操作电脑吧?这些技能和你的身份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有人曾经拿人类发明了电力,来比喻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因为正如你知道的,你现在每天晚上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必须是,打开电灯开关,第二件事是,给你的智能手机赶紧插上电源,躺着刷微信、淘某宝。而没有电的生活是你无法想象的。假如在一百年前,电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你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是费劲巴拉地点亮你家昏黄的油灯,第二件事则是早点洗洗睡了,维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更不用说对于那些生产企业来讲,电就是生命、生产力。一些电力没普及的地区、大城市电力不稳定的地区,即使人力成本再低,制造行业的投资商都不敢去。
如果电的重要性对你来说已经如此的重要,那么在今天,互联网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而且,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你能想到的一切,早就被“一网打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从这个数据中大概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互联网化的程度。
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电力技术、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人们把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认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时代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再换句话说,又一个革命性的时代早已到来,可谓形势激**、风起云涌。对互联网的了解,以至于更深刻的理解,将成为你生活中的必要手段和基本生存技能。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更可能决定了你事业的未来。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一段时间出现了“互联网思维”的说法。但是,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互联网+”理念的初级阶段,是深刻认识互联网效能的一个热身和铺垫,很快就成了一个过时的提法。它号称新的思维,但人们很快发现仅仅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远远无法应付潜力无限的互联网时代。
无论情不情愿,我们早已不知不觉地活在了“互联网+”的时代里,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深深改变了。对一般人而言,这种改变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被动是因为互联网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越来越不可或缺,主动是因为互联网带来的生命方式的革命、前所未有的便利,让我们主动选择它。
但是,互联网毕竟只是工具,尤其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以及它可能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就能更从容、更主动地利用它,用智慧的火花,创造我们的未来。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互联网+”,我们才能进一步运用它来建设我们的社会。
“+互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不同
有人曾考证说,“互联网+”这个词是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发明出来的,造词的理念和编程有关,例如,C++。而在计算机编程领域,“某某+”意即为对“某某”的增强、升级、超越和集中。而西方人把“互联网+”称为“Internet Plus”。
好吧,我们姑且信之,也认为这个名字起得有水平,一方面很唬人,另一方面也确实很能说明问题。总之谁发明这个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词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这个高大上的词汇到底指什么?
最省事的解释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
对,就像上面这些例子。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互联网加医疗、加教育、加政务、加保险、加饮食服务业、加广告业……无限地加下去。
但是上面的例子还只能说是“互联网+”的初步形态,而且,“‘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个解释确实过于省事了,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比如,很多企业老板说,我们企业现在也上网了,也做APP了,也有门户网站了,也开始做官网了,也开始用互联网收集信息了,用互联网进行生产管理了,内部沟通往来不是电邮就是企信通、QQ等等,也用互联网招投标了,我们的楼盘也在网上营销推广了……总之,我们也“互联网+”了。
这叫“互联网+”吗?这顶多叫做“+互联网”。就比如,你不能因为家里买了一个移动电话,就说你是一个移动公司;或者路边卖烧饼的,买台电脑联上网开个烧饼网店,就叫做电商。这两个概念完全是不同的。
“+互联网”的模式,确实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拓展信息渠道、增加营销方式,等等。但这些也只能叫“+互联网”。究其根本,其立足点仍然是原来的生产、业务,只是增加了服务工具、增加性能、效率,你还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开展业务的补充角色,这还绝不是“互联网+”。
我们必须要明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它的立足点是互联网,而不是立足某一个传统行业。比如,不是立足于你的二亩三分地里出产什么就卖什么,而且还让互联网帮你卖,美其名曰电子商务,这是互联网思维,还属于“+互联网”。再比如说,传统出租车公司把自己的业务扩展到提供叫车电话,包括到现在做租车平台,也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你可以在上面订车,也可以叫车,但是,这不叫“互联网+”,这叫“+互联网”。而“互联网+”是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服务的网络,是多对一式的服务,整合了整个网络的资源,而不是一对一式的服务。只要你能用手机上网,你就处在这个服务网络里,离你最近的交通工具就会随时响应你,不管你在哪里。这就是立足于互联网。
“互联网+”将决定你的地里能产什么、需要产什么、怎么产、怎么卖、怎么被消费掉。乃至于,在“互联网+”时代中,我们大脑中所想的问题应该常常是,“我们还能利用互联网做些什么?”而彻底忘掉自己原本是一个农民,自家地里原来出产什么。也就好比,人们最初发明电、发明了电灯,随即用最快的速度扔掉了油灯,并常常在想,“我们还能用电做些什么?”
打个比方,“+互联网”是物理反应,是简单的相加。例如,金融互联网,就是金融加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就是把互联网当作基础,这个“+”是化学反应,是深度的融合。
还可以再进一步说,“互联网+”,是把互联网作为基础,而不是作为手段。
再举些例子来说吧。就好比电,它是基础。基于电力能源的应用,催生出了多少新的产业和革命性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多少生活形态?电灯、电报、电话、电视、电车,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生活方式、通信方式、生产方式。它不是意味着你出了门还是坐在马车上,但不再打灯笼照亮了,而拿着手电;而是,你坐在电车上、电气化铁路的列车在大陆上千里飞驰。它不是点缀你的生活,是颠覆你以往的生活。“互联网+”也是如此。
再例如“58同城”,它的出现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没有互联网,就没有“58同城”。以此类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淘宝、京东、阿里巴巴、当当,没有支付宝、微信、滴滴打车……他们不是传统行业的延伸,而是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形式。
所以,“互联网+”是什么?没错,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同时绝不是倒过来——传统行业+“互联网”。
为什么要加传统行业?那我们先要问,传统行业的背后是什么?传统行业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们的需求,人们有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这样的行业。
那么,再进一步把“‘互联网’+传统行业”的传统行业这几个字替换掉,“互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来满足人们的种种生产、生活需求”,乃至于制造出新的需求。有了“互联网+视频”,于是你习惯了在土豆、优酷、乐视上观看节目;有了“互联网+社交”,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微信、微博、QQ等等这些新老朋友;有了“互联网+阅读”,网络小说畅行市场,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宠儿。这些都是基于互联网来满足人们生活的例子。
更不用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那些生产设备更加人性化,能基于网络而随时响应用户,生产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再确切地说,“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关系是,互联网吸纳传统行业;基于互联网,实现传统行业所实现的功能。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很多传统行业在强大的互联网面前被彻底颠覆,这绝非是因为人们没有相应的需求了,而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方式变了。乃至于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需求的内容、形态也发生了变革。这是后面会谈到的。
有人甚至极端地说:“互联网不是为了赚钱。做公司的时候,不是想怎么挣钱,或者从来没有想过走商业化,只是想到客户有这个需求,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实现这个需求以后怎么盈利没有想过,所以我们把这个称之为‘互联网+’。”
说不想赚钱是假的,但这个说法有道理的地方在于,它把互联网的重要性提升到基础性的地位。空气、阳光、风,有谁用这些来赚钱?再比如电,一个国家,可以不靠发电赚钱,但赔钱也要保证电力的充足供应,对于国计民生而言,它是多么必要和重要,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总的来说,“互联网+”可以加很多东西,但决不能加传统思维和既得利益。我们要做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后者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还处于初级层次上。换句话说,“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深度吸收、融合、改造传统行业,乃至创造新的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未来社会的框架
对于“互联网+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各路专家也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以BAT为代表的产业界大佬们迅速地抛出了各自对它的诠释,竞相引领“互联网+”的发展潮流。顺便说一下,BAT也就是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idu、Alibaba和Tencent。不过,求“新”本来就是互联网的原生价值,因而对它的边界做出“清楚”界定的同时便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是,至少在一点上人们已经能够达成共识,即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基于互联网,人类世界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基础框架。
“互联网+”的基础当然还是互联网,因此仍然首先需要对互联网展开一些讨论。之所以说互联网超越了工具层面,是因为互联网成为人类世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基础框架,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之所以使用“基础框架”这个词,是因为它可以包含类似基础设施、制度规范以及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各类概念。
正如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人们所论述的,互联网实现了所谓时空的“穿越”。那些用来实现“穿越”的信息设备,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如同嵌入在实体世界与互联网世界之间的“虫洞”,让人类在两者之间自由穿行。按照控制论的观点,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了人类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在实体世界要获得这三类要素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和传统实体世界有了重大区别。全球化在互联网时代才成为一种全世界可以真实体验的生存状态。正如同当年人类发现新大陆,互联网也开创了一个“新世界”,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财富。
而传统经济如何在互联网条件下转型升级?是另找“出海口”自谋生路,还是向那些早期“拓荒者”们缴纳过路费,或者是合作开发,这成为“互联网+”时代最先面对的问题。
伴随着对这个“新世界”的不断拓展,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文化也正在人类社会中迅速地蔓延。这场文化的“革命”,首先表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休闲中行为模式上的改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男少女,即使不懂技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工作、消费、交友、娱乐、恋爱。人类的行为被不断地互联网化,同时也不断演化出各种互联网行为,它不仅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同时也碎片化了人们的生活。
如果说传统的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无论身处何方都可知天下事,而智能互联网则将实现无论身处何方都可知家中事;而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也已经被各种智能穿戴设备打通。这些行为模式的改变将带来与之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表现的改变。
对“互联网+”的简单总结
首先,“+”意味着演进。
互联网正在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向价值传递、价值创造的综合功能演进。互联网的发展从20年前的新闻门户网站、娱乐游戏网站等以“看”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今天的消费领域、生产领域渗透。从“眼球”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方向发展是互联网自身优化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其次,“+”意味着融合。
互联网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已经逐渐全面融入到了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例如,互联网融入政府管理,电子政务支撑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互联网融入医疗卫生,远程诊断、在线医疗减缓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互联网融入教育科技,在线教育、大规模在线开放研究提高了教育和科研效率;互联网融入金融业,网络众筹、小微借贷降低了融资成本;互联网融入零售业,涌现出淘宝、京东等一大批在线商城;互联网融入传统工业,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
再次,“+”意味着延伸。
互联网将人类活动从线上向线下、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延伸。社交APP促进线上论坛结合线下活动;O2O应用将虚拟网店和实体店铺连接。此外,互联网使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国别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甚至突破了传统产业布局的空间限制,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跨境电商、网上自贸区、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