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演剧(1 / 1)

演剧的改良,发起于留日学生陆镜若、吴我尊、李道衡、李叔同等的春柳社,以提倡白话剧为主,译日本剧《不如归》,自编《社会钟》《家庭恩怨记》等剧。民国二年,始在上海贸得利戏院公演。四年,陆镜若病故,社遂解散。社员欧阳予倩本兼习旧剧,因从改良旧剧上着手。民国八年,应张謇之招,在南通设伶工学社,招小学毕业的学生,分戏剧、音乐两班教授,历六年,曾在新式剧场演过。予倩近又往广东,办理戏剧研究所。

十余年前,北京梅兰芳、齐如山等病京腔词句村俗,乃新编《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诸剧。如山作曲,兰芳演剧,一时颇博得好评。近更由刘天华为作梅兰芳歌曲谱,以五线谱与管色字谱并列。这也是一种改良旧剧的工作。

春柳社解散以后,白话剧仍有人续演,称为文明戏,多浅薄。较为深造的,北京有陈大悲,上海有洪深、田汉,山东有赵太侔,均曾在外国研究戏剧。汉组织南国剧社,成绩显著。太侔组织实验剧院,亦已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