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眼泪的滴落,是为了让笑容更加温暖(1 / 1)

被眷顾的时光 南伊 1410 字 1个月前

以前混驴友论坛的时候,认识几个做过支教的朋友,看他们拍的片子,记录的日子,心里总会觉得沉甸甸的。喻然是我在驴友圈最早认识的做过支教的人。2003年,她去广西旅游,回来的车上听人说起了一个叫永顺的地方,心里很好奇,当下就下了车,决定走去看看。

这一看,让喻然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喻然说,太苦了,是你想象不到的苦。我在想,这世上到底有什么苦是我想象不到的。直到,她给我看了那些片子,我才了解她说的那种苦是怎样的一个境地。山里的孩子没有衣服穿,一年到头几块破旧的布片搭在身上,一家人连床像样的铺盖都没有,一间土屋,三代人住。五六岁的孩子,赤着脚背着竹篓去山上挖笋摘野菜,山路难行,一下雨,很多孩子深一脚浅一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地上的树根绊住脚跌倒,身上被山石刮得青一块紫一块。可他们不哭,拍拍身上的土身上的泥,把竹篓重新往肩上一背,继续走。他们知道,家里还等着他们挖的野菜做饭呢。

喻然说,村子里的孩子上学,要经过一条河,河水很深很浑浊,孩子们坐一艘破旧的船,摇摇晃晃地到对面去读书。念书的学校是座很破的木头房子,一下雨就漏水,一刮风就摇晃,但是孩子们却很知足,他们会仰着头,笑着说,我们有书读呢。

听喻然哽咽着,我的眼睛也跟着发烫。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可爱的孩子,扬着一张天真无邪的脸,眼睛里装着太阳般的笑,他们说,我们有书读呢。

几年前,我去湘西的麻冲乡,一个景色很美,人的生活却很落后的山间村落。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壮年劳力,都是一些孩子和老人。老人们说,年轻力壮的都出去谋生活了,就剩下家里的孩子都跟着老人过活了。老话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在相当一部分的山区,靠山是吃不着山的,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山区的家庭都很贫穷,有的家庭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2000元啊,有多少城市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止这些,但对山区孩子来讲,这是他们一大家子一年的收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山区,几岁的孩子就开始去地里干农活,去山上砍柴,洗衣煮饭做家务,家庭生活的窘迫使得他们早早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在麻冲,很多人家是没有院墙的,也没有瓦房,只有两间石头房子,有的甚至一家数口人常年挤在一张**睡,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被子。其居住的房子,阴暗潮湿,一推开门,发霉的味道很重,像是多年无人居住。很多孩子一年到头只能穿着一件几经缝补已经看不出样子的衣服,尤其是到了冬天,因为没有御寒的棉衣,他们的脚上手上脸上都起了冻疮,有的甚至开始腐烂,不小心碰到了,就会流出浓黄的脓水来,让人看了,心都揪得慌。

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天蒙蒙亮孩子们就要起床,然后带着一天所需的食物出门。家远的孩子通常要走一个多小时崎岖不平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有的山路狭窄,在雨水多的季节,经常会有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走在这条路上的孩子,就像在鬼门关徘徊一样,孩子和家长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我曾问过其中的某些孩子,冒这么大的危险去上学,害不害怕,有没有想过放弃。孩子们仰着一张红扑扑的小脸坚定地回答说不怕,不放弃。他们说能读上书就已经很开心了,他们说比起没书读的孩子,他们是幸运的。

当我听到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幸运”二字时,我的心有种无法形容的震撼。这种随时都在和死神擦肩而过的“幸运”,饱含了多少艰辛和心酸。走了那么长的山路到学校,当他们坐在用石板和木板搭建的简陋教室中朗诵课文时,他们脸上所洋溢的那种满足和骄傲的笑,是那样的光彩照人。尽管他们每天中午只能吃黄豆蒸饭,或者水煮土豆。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连这样简单的午饭都吃不上,下午只能饿着肚子上课,然后再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家。

而他们的学校,在一间破旧的青砖房里,窗户用树枝和硬纸壳挡着,大大小小的孩子挤在一起,五个年级划分成五个区域。任教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男生很瘦,脸黑黑的,毛线衣上有脱落的线头和补丁。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他那个年龄的人。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上课,男生握着书本领读,他的声音很好听,他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是轻轻的,很温暖,让人看了很安心,他用他安心温暖的笑容,一一看着那些衣衫破旧的孩子,如同在看他心爱的恋人。

我在那个山村住过两宿,在一家一进门就看见正面的矮墙上晾晒着破旧被褥的人家。这个家里住着一家三口,一个十岁的女孩和她白发苍苍的奶奶以及年幼的弟弟。听奶奶说,女孩学习特别好,很能干,也懂事。女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一切都要靠她打理,照顾年迈的奶奶,看护年幼的弟弟。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做饭,把一家人的早饭和午饭一起做好,照顾着奶奶和弟弟把饭吃完,自己匆匆吃上两口就赶快出门,因为她要赶着和其他孩子一起走着山路去上学。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后,她第一个冲出学校往家赶,她要赶回去给奶奶弟弟做晚饭,她还要抽出时间洗三口人换下的脏衣服。夏天还好说,冬天水冰得很,通常一盆衣服洗完后,她的手已经没了知觉。此外,到了周末,她还要去山上砍柴,准备好一个星期所需的柴火。山上的菜园子她要照看,山脚下的玉米地她要打理,虽然每年没有多少收成,但有点总比没有强。

一个十岁的孩子,原本是无忧无虑嬉耍的年纪,可她却过早地承担起了打理一个家庭的责任。她的小手上长满了老茧,冬天长冻疮的地方都是黑紫色的疤痕,稚嫩的双肩因为常年背柴结起了硬痂。我问她是不是很辛苦。她说有点辛苦,但她觉得辛苦点能让家人少受点罪她就很开心。我问她喜欢读书吗?她黑亮的大眼睛刹那间就亮了起来,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喜欢。我问她将来想做什么。她说如果能把书念完考上大学,就回来当老师。听到这里,我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我在想,好不容易走出这样一个贫穷的地方,她如何会想着再走回来。所以我问,你不想留在大城市生活吗?她说想,但她更想回到这里当老师,她说好多老师都走了,她怕没人再在这里教书。

女孩最后说着说着哭了。我没有劝她,也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是拍着她的后背陪她沉默着。最后我要走的时候,女孩跑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姐姐,谢谢你送给我的书和衣服,我会努力学习的,老师说知识能改变生活,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教更多的孩子,这样,山里的孩子都能念上书!

我知道我很懦弱,我原本想着自己可以留在那里,做一个像男生那样的人,用轻软的笑,温柔的眼神,去温暖那里的孩子。可是,我没有做到。我怕我看不了那些孩子那么多的艰难,他们的纯真,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坚韧,我怕我承担不住。从麻冲回来后的几年中,我的心,总是不能平静。我曾不止一次地对暖阳说,其实,我想的,我想留在那里,可是,我怕。我不知道我怕什么,我怕我会流泪,我怕我会不坚强。

暖阳总会安慰我,她说,等你强大了,你再去。你不是退缩,你只是想等你强大到能给他们一片天的时候,再去陪他们。

我说服自己,或许吧。眼泪落下来,经过嘴角,很温热。我想我一定会再去的,到那时,我一定不会再不忍,因为,我明白了,每一次眼泪的滴落,是为了让笑容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