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做清醒之人,自省已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无恐。过错是一种失去,还是一种获得。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别人指出的时候仍旧不知道悔改,甚至巧舌如簧,这种人永远不会有进步。正视缺点和不足,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和执行。
1.正视自己的不足
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早期个人修养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言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改变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曾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
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行动才是关键所在。曾国藩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的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只有少言多听、慎思,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
2.改变自己从改变内在开始
与人交往要怀一颗真诚、谦逊之心。不需要客观的抑制,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内在开始的。好友吴竹如开导曾国藩说,交情虽然受天性投缘的影响,但是好多种情况下,交情也是由人力所决定的,所以,人能胜天,不要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人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曾国藩深受启发,他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和完善自我。
1843年正月,曾国藩的二位同年来看他。饭后,下人有不如意事,曾国藩大发脾气,愤不可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决心,虽然友人多次劝阻,他仍然放口谩骂,肆无忌惮。事后,曾国藩又很后悔,又检讨自己。从此以后,他日渐成熟,逐渐改掉了自以为是的毛病,与人交往时,他懂得给人留面子,削弱自身的锋芒。
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如果有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了。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
《周易》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一生是在日日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是非常严厉而苛刻的。
3.常常反省,勇于改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认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洗涤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地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了,做事也顺利许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
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曾国藩的性格渐渐走向完善,为人处世方面也变得圆通。他认为,人的欲念太重,过分追求某些东西,就犯了通病,太想表现自己就容易言辞不当,惹人厌烦;过于认可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这些都应该常加克制,他认为自己仍然没有将这些缺点清扫干净。
他认为自己需要日日检点,戒除自满需要把自己放置于世界之中,把自己摆在一个渺小的位置上,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他说:“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叹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穷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粟耳。”他认为苍穹之中,自己只为沙粒,为尘埃,不足提起。所以一个人成就再大也没什么好骄傲自满的。
为了改掉自己的缺点,曾国藩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与决心,不仅对他一生的性情修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他告诫自己一定要谨记三个字:不自欺。他认为人之所以修己不利,做事无恒,就是因为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人如果能做到不自欺,就可以发现和改正缺点毛病,不断完善自我。他不仅每日自我反省,还主动从亲友处吸取建议,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誓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曾国藩这种严于律己的思想和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不欺人也不自欺,是修身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人处世应该注意的环节。
内外兼修,誓做完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1.崇尚刚直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做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
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秉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境也渐渐兴旺起来了。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家人的所有衣物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还用担心什么贫苦呢?从她的言语可以看出,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2.树立最高理想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
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天下传阅,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横行、各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内外兼修,誓做完人,并事事以身作则,重视身教。
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著。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临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自己的初志,失信于世人。后来复出,意志更加坚定;倘若再有什么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
3.主张本志不可移
曾国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有恒看做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是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次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的“初志”是绝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志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只有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世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却鲜而有之,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东方古典文化中,“静”的含义为:放下万物,心无杂念、豁达光明的心境。
曾国藩一直学习古代先哲的智慧,并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以圣贤为镜,用各种方式雕琢自己的内在性情。
1.静是一种境界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
以你现有水平,要每日多读书培养气质内涵,日积月累就会有所长进,这就好比建房子,有好的地基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良的装修功夫才能成为华室。所以,何必急急忙忙六神无主呢?内在的修为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呀。
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写照?
“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既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著、顺物自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无边的恬静和无牵无挂的快乐,似乎已经达到了终极的满足,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不会觉得辛苦了。
2.超凡的心境需要培养
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现代人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没有尝过“道”的滋味的缘故,倘若了解“道味”之乐,应该也有孟子的正气和庄子的逍遥了。所以,超凡的心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艰难,其实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得到。或者说是否做到不在于环境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恬淡冲虚的意境。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或无妨碍,时间一久,必致伤身害体。曾国藩对此深有了解,所以经常主动寻找快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培养性情的方式。
曾国藩投笔从戎,每天都在与太平军激烈的对抗中生存,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时他也不忘调节自己的心理,诗歌和书法给他带来许多快乐。而最有益其身心的,或许是他幽默的性情。
曾国藩学问渊博,文学根底甚深,每日批阅的文件、书信虽多,但非常认真、仔细。他批阅公文喜诙谐,很耐人寻味。
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曾国藩驻军祁门。一日批阅公牍,内有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把总李元的文书,面用“移封”。
“移”是一种官方文书,分文移和武移两种。文移是谴责性公文,唐代以后成为官府平行机构间相互交涉的文书;武移是声讨性公文,跟檄文相似。
当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集四省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团练把总最高为正七品衔,李元把总竟然用“移封敌体”,是无知还是憨?曾国藩看后,于封面上题十七字令云:“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并自记:“见者无不绝倒。”
在上面的案例中,他不怒反乐,说明曾国藩良好的性情与气度。由此可见,性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3.拥有良好的心境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承认或推崇,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修养。由于曾国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染陶冶,经过严格科举考试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所以他对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看得非常重要,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而曾国藩能够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按三部曲来进行,自是他为人处世的高人之处。
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样,曾氏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立足于精神修养。
精神是人生意志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窒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
因而,在他的日记和家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他主张,精神修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去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之后改进也能很好地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东汉以来,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终是互为补充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静坐也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国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
心静很重要,圣贤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正是因为有这功夫所以才不动心。若心不能静,即使反省自我也不能彻底,即使找到原由也不明其理,无从下手,因为心是浮躁的。
曾国藩在强调静字的同时,还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并表示“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若被私欲困扰住心,精神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曾国藩是想让自己做到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其中也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一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拥有良好的心境之后,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顺气自怡,可贵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戒骄戒躁戒妄言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之人皆严于律己,戒除恶习。这种自省自察的品行使其得益,终成大业。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戒骄戒傲才能家兴、人兴、事业兴。曾国藩宦海沉浮几十年,由一介儒生逐渐转变为深谙处世之道的官场中人,他的几次转变都能称得上是飞跃,这与他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总结自己过错得失有很大关系。
人必自毁,方能他毁;人必自强,才能真强。与人交往中有许多禁忌,一旦触犯,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为了发现缺点而不自欺,曾国藩提出四个禁忌来警醒自己,后人皆可以此为鉴。
1.忌妄言
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这其中无一褒义。这种心态下的人常常夸夸其谈却又谈不得法。
有一次,曾国藩拜访好友陈岱云,与其谈论诗歌。曾国藩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沾沾自喜,兴致极高。可是回家后,他为自己天天沉溺于诗文而深感后悔,他觉得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夸其谈,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长久如此,不仅遭人厌恶,还会惹祸上身。真正有才学的人,不必卖弄不必张扬,而应该从戒惧、慎独上切实下功夫,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
古代《诗经》中有一句话:“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言妄语。现代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说得太多就容易废话连篇,惹人讨厌。曾国藩对此深有感悟,多次向人提到要克服“多言”的毛病,他认为谨言慎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要自省、自知。言语伤人是不可取的,言语少而精且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2.忌自大
自大之人心中常有得意自满之气,喜好为人师,总以教导者自居。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自大之不可取之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但若处处以教导者自居,时时不忘警戒训导他人,是极易惹人反感的。
曾国藩对于晚辈,只有教训,没有商讨;对兄弟,商讨的少,教训的多;对同僚,商讨多,但教训也多。长此以往,受其教训之人甚多,再加上本来性情就耿直,祖父又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于是他养成了一股倔强之气,总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指导教训他人的习惯性言行。
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在检讨、反省自己的这个毛病。
1860年8月,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恭读朱批(皇上御笔),而戒余之师心(好为人师的思想)自用。念昔己亥年(1839)进京,临别求祖父教训,祖父以一“傲”字戒我,今皇上又以师心戒我。当刻图章一方,记此二端。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在于善思能悟,当他得到皇上的如此御批,回想起曾经多次冒犯他人,曾国藩意识到了好为人师的严重性。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改变自大的心理,少教训别人多提醒自己。
3.忌非议
在背后议论他人是很猥琐的行为。对他人的言行妄加猜测与评论就是对自己教养的批判,也是招惹是非的祸端。曾国藩说:“凡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由此可知,只有思想不成熟,阅历浅,尚不经人事之人,才会做出非议他人之事。成熟老练的人都明白:不当的言论会引发阴谋诡计,导致针锋相对,稍有不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曾国藩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中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
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告诫弟弟:千万不要过问外边的事情,以免惹来是非。可见,不议论他人的是与非,才能换得自己的清与逸。
4.忌贪欲
贪,是一个无底深渊。有贪欲者,得一而想三,无休无止。曾国藩说,若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不可贪财。人一旦有贪念,就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终有一天会被人看不起。
曾国藩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早享盛名,就会停止进取心,以后就会很难超越自我。少年得志固然值得庆幸,但是成名太早,因为根基浅、器量小,就容易沾沾自喜,视天下事过易,就会掉以轻心,临以狂傲,结果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入矛盾复杂的境地。于应得之时得应得之势是他的主张。
贪是正常欲望之外的错误意识,是应该及早摒除的东西。贪由心中生亦可由心灭。不贪图财势,无欲无求者反而有所得。
谦而不欺,立身之本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骄傲自满的人,总把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瞧不起任何人。而谦逊的人不仅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积极、虚心向他人学习,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1.谦虚使人进步
《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既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曾国藩说,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自身的充实和完善皆由好心态开始。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才能称为真正的君子。
《说苑·敬慎》中概括出六种谦逊的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汜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由此可见,谦逊美德能使人获益良多,拥有谦逊就拥有了福气。
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
曾国藩曾经这样说:“人必中虚,不著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使他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守节闲官,逐渐升阶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他的受益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
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
谦虚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2.谦虚的具体表现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必得虚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能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在治军方面,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便常常自责,“唯有敬濯不敢师心,而务要虚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辙之咎也。”在那个年代,曾国藩能这样想是十分不容易的。他要求湘军内部自将领至兵卒,必须精诚团结,努力作战,有功不能骄傲。受他的影响,湘军虽然屡立战功,但从不自傲,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代圣贤的过人之处。
在仕途方面,曾国藩年少轻狂,经常轻议时政,因此,遭到了某些官僚的反对,经历过挫折之后,他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在长沙城的绿营中,他主动谦虚地与当地官员交好,不仅给他人台阶下,也缓和了人际关系。
3. 以谦立身,人生更辉煌
曾国藩视为立身之本的是“谦”字。若要做到以谦立身,首先要戒除骄气,因为,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德。曾国藩认为骄必然会导致败,他经常谆谆告诫子弟部下,不可骄傲。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戒其骄;欲禁于己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
谦虚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轻自己。
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本来自己做得不错,却说成一塌糊涂,本来自己很有能力,却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过谦的表现,也就是虚伪。谦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发自本心的由内而外的个人素质的体现。
谦虚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分清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不该谦虚,谦虚的对象和程度都要因人、因时而异。这样的“谦”才是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曾国藩一生恭谦,他作为长房长孙,给予家族的威仪和他作为三军统帅给予诸将的严厉,谈得最多的,便是家族和三军的傲气。家书中劝诫幼辈要戒骄戒躁,军事上亦同。正是因为他的“谦”使他的人生更加辉煌。他也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