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适度
对人的性格颇有研究的富兰克林,在早年的时候曾列过一张表,列举各种他所要达到的美德。经过几年的身体力行,他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到了后来,他还找出一件极应当达到的美德。他说:“我在当初改变自己的表里,曾列举了12种美德。但有一天,一个是教徒的朋友告诉我,说大家都认为我很自傲,原因是我在谈话中一贯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有轻视别人的样子。我听了他所说的话,立刻着手矫正这一个缺点,并且在我所列的表上,加上了虚心这一条。直到现在,我虽不敢自夸自己在这一点上有何成就,但在表面上我确实改进了不少。我决心处处避免触犯别人的感情。我还决心换掉自己过去经常使用的,带有武断性质的口头语。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陈述问题时所用的谦虚方式很容易被人接受而绝少遭人反对。
“我在矫正的过程中,当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要克服我自己的本性,但习惯成自然,慢慢的我也就习惯了。同时,我在改善自己的过程中,处处注意谈话的艺术,我时常压制自己,而让别人做一个擅长雄辩的人。”
富兰克林虽自认成功是虚心所致,但宽容与温和的效力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在谈话中你若使用强硬的态度,我想对方一定会立刻反对你或敌视你,这样一来,你是肯定不能收到好的谈话效果的。
无论你说什么样的话,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你的话是有意或是无意,对方是会仔细听并详细分析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是往往会和你的原意大相径庭的。比如,你在叙述一件自以为得意满足的事情,你认为这样可以表现你的胆量,你的机警和长处,但别人是否会有同感呢?也许有,也许没有,这就要看你如何运用你的表情、你的谈吐去影响别人与你有同感了!
这样说,并不是叫你隐藏自己的长处,也不是叫你贬低自己的身价,更不是叫你在谈话中缄口不言。只是想要你这样做:假使是你和一个朋友交谈,你说的话只能占50%左右;如果是三个人交谈,你说的话只能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是10个人一起谈话,你说的话就应该占十分之一左右。总之,你无论在一个什么环境之下,说话要选择一个适度,只有这样,才容易使别人觉得谈话的气氛平等融洽,大家才会感到轻松愉快。
说话要有风度
风度,是美好的言谈、举止和姿态的综合反映,是人气质的言语表现,是涵养的展露,反映出人控制、掌握和表现情绪的能力。有风度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而不忘形,悲恸中镇定自若,怒而不暴跳如雷,喜能不动声色,答话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善于应付交际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风度是一把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作为新世纪的我们都应积极主动地去培养。说话的风度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这首先要求口齿伶俐,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如果一个人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甚至颠三倒四,就难以想象具有什么样的风度了。因此,说话有风度的表现是清楚流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词语的选择要准确,句式的运用要恰当,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要层次有序,前后连贯;其次,能熟练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多次运用比喻、引用等,使讲话生动有趣,文采飞扬。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两方面的异常行为:一是主动方面的,即自己发起的,如反驳对方而不想声色俱厉,请求对方而不想低声下气,拒绝对方而又不毅然决定;二是被动方面的,即对方发起的,如对方提出一个使你难堪的问题,含沙射影地侮辱你,找茬和你争论。正确处理交际中的异常行为,要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例如某人对你一直进行批评或是说一些毫无根据的闲话,这时你可以微笑着点头,然后再表示:“对于这什事,你有你的立场和观点,我非常尊重,但是我认为……”
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不再崇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但是长幼有序还是应该提倡的。每个人说话办事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长者要有长者的风度,领导要有领导的风范,长者或领导不可以和晚辈或民众大吵大闹,否则就是没有风度了。
遇到个别情况,应尽力控制情绪,进行“冷处理”,不要大动肝火。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领导因为工作原因得罪了一个职工,于是这个职工到他的办公室里骂了他一个小时。这个领导对对方的辱骂充耳不闻,只顾忙自己的事情。等到骂声停止,领导说:“你骂完了就回去工作。下次要骂,请在下班之后来。用上班的时间骂街,我必须扣你的工资。”处理问题冷静、沉着和坚持的原则,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风度和素质。
我们所提倡的风度不同于外国人的绅士风度、骑士风度,也不同于封建文人的风度,而是新世纪新公民的风度。所以不能搔首弄姿、咬文嚼字和故作风雅;也不能官腔十足,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而是要温文尔雅,谈笑风生,这样才算是风度翩翩,体现出时代精神。
不要侵犯他人隐私
人世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若不知内幕,就不宜胡说八道。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专好兴波助浪,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只要你身处一个群体之中,就不可能不与人交流。你很可能被他人问及以下一些随口即出的问题:
“你有男朋友吗?”
“你为什么不结婚呢?”
“你的房租多少钱?”
“你每个月挣多少钱?”
“你家庭条件怎么样?”
“你离婚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你的妻子(丈夫)的工资高吗?”
“你的这件衣服很贵吗?”
“你多大了?”
“你打算要孩子吗?”
“你知道你以前的朋友要结婚了吗?”
“你和某某现在还联系吗?”等等。
对于这些问话,完全可以直率地表示你不愿回答,或者微笑着用一个看似可笑的回答予以反击,下列回答方式可以供你考虑:
“对不起,对这一问题我不愿回答。”
“如果你同意的话,我想不回答这个问题更好。”
“我相信我们都不喜欢谈论私人问题。”
“我感觉到自己像个童年的孩子。”
“今天,我觉得自己像个百岁老人。”等等。
这样,你既给予了答复,同时对方也不知道你准确的答案。当你不用具体的数字回答时,对方可能会用一些间接的问题坚持问下去,如“你是哪一年毕业的?”“你是哪一年结的婚?”“你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面对这种纠缠不休的人,你只需使用一个轻描淡写而充满幽默的回答:“本世纪。”
当你被问及某些个人隐私时,你感到无法回答,或者你根本不想回答,你所做出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个问题归还给对方。这样并不让人觉得你在避开这个话题,但又达到了自己的意愿。不管是在正式的工作会谈,还是在个人交谈中,这一方法都很管用。
一位公司经理要会见一个重要的供货商,他想通过会谈解决某些冲突。当他们交谈中出现互相对抗的气氛时,那位供货商向经理问道:“在处理这件事上你站在哪一边?”这时,这位经理显然难以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当然会站在自己公司的利益一边,但他又不想得罪这位合作已久的供货商。所以他只好机智地回答:“您觉得处理这件事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应该从那一点谈起?”这样既给予了回答,同时又回避了自己无法直接答复对方的困境。
当你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时,应首先看看提问者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问到这个问题。这一问题是否与问者有关,还是他出于一种好奇心,或者是表现出一种潜在的对抗情绪,是无意识的还是想恶意中伤你。当你碰到这种问题时,要问清楚对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老板与员工之间,有些老板往往会问一些涉及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以增进上下级的关系。而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否提得恰当,是否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刺伤员工的感情。因此,作为一名公司的管理者,当你与员工进行交谈时,应尽可能避免谈及有关私人的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与你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有时你会发现,某些问题公私难分,这些公事也牵涉到你的个人生活。因此,有些问题叫你难以回答,尤其是当你期望拖延回答这一问题时。但如果某一问题涉及到公事,你不可能一直回避下去,你需要做出一个直接的答复,或者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力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回答。
在你的工作中,如果某些问题牵涉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你必须全盘做出考虑。不可让老板觉得你不顾公司的利益,不服从公司的安排。但你也不可能让工作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甚至必须拿自己的家庭做出牺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你应该尽力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商量解决,以做到公私兼顾,或者最小限度地减少个人损失和影响。
但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关年龄、婚姻的话题是忌讳谈论的,特别是在西方文化中更应如此。你身边的同事可能会出于一种好奇而向你提出这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简单地使用一种坦率或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回答,这是一种最好的拒绝方式,而不一定非得要表现出一种“你怎么敢如此去问”的态度。
要是有人向你说某某人的短处时,你唯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像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一样,谨闭人之金口,不可做损人的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谈论别人,不可片面地观察后就在背后批评别人,这是无益于人的。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以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那就不仅是损害自己的品德问题了。
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前提。使对方为难了,只不过是逞一时之强,得一时之快,这样对于别人对于自己都没有好处。你如果不想别人有损你的尊严,那么,你也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甚至于你对待下属、妻儿,如果有什么缺点、错误,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方法态度要诚恳大方,质问是不适宜的。如果你想使得对方心悦诚服,那么越是在紧张竞争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他虽然形势已趋失败,但他必怀恨在心,不会让你舒舒服服地得到胜利。虽然在人们的笑谑中,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但这种方法仍然不可用得太多,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倘若你专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而反被对方更大的理由把你压倒时,你将会大大地丢脸。以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因向前猛冲而摔倒时,伤害当然也更厉害。不侵害别人就是保卫自己,你轻易地进攻别人,假如估计失当,必然惨败,反而碰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做错了事,或做了吃亏的事,除了他自动告诉你时,他还会坦白地承认错误;如果你指出他的错误,那么他必有种种理由为他的错误辩护,你可以在你身旁的朋友或家人当中试试看,无论是极小的疏忽或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一经指正之后,就坦率地,不做解释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样,父对子、兄对弟,或雇主对部属,乃至知己朋友,也有互相纠正的义务。所以,绝对不批评别人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怎样批评。
纠正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心,这样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也必能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想着,你是设法和他站在一边的,不是对敌的。说话要婉转和蔼,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你真糊涂,这件事完全弄错了!”这种说话是无人可以忍受的,无论父亲对儿子,雇主对员工,后者对前者虽慑于威势,但心里仍旧不会服气的。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害怕,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把错误用温和的方法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就用一两句话,使对方明白就行。并立即转到别的地方,不可罗嗦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感到无地自容,产生反感,伤害彼此感情。
对方不妥当的部分,固然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即须加以郑重赞扬,使对方感到自己有可取之处,达到其心里平衡,而且对于你的批评也会很乐意接受,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而且,你这样既有赞扬又有批评,可以使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公正的人,于是心悦诚服。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给他,从而使他得到启发,由他自己去修正。这种修正使他觉得是自己所发现,而不是由别人指点的,因而你的目的达到了改正别人的缺点,而他本人也感到有了发现而高兴。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你应当给予恳切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对方本来已伤心的心情更伤心,只要使他知过而改便行。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式的语气,用命令的口吻则效果不好。比如,“你不应该用红色!”就不如说:“你觉得不用红色会好看一点吗?”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以保存或激励对方的自尊心。
说话要让人心服口服
一些员工业务水平高,办事能力强,但也有缺点:贪玩,总想着下班后赶快出去转转,找几个朋友喝几杯,摸几次牌,搓搓麻将……这多半是年轻人,这些人最乐意的是提前下班,最憎恶的是加班加点,最渴盼的是星期天。这些人往往速度快,效率高,他们看不惯办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人,用他们的话说,做事磨蹭是“耗费生命”,办事拖拉是“浪费青春”。这些人一般不受纪律约束,“洒脱不羁”、“我行我素”。工作多时,龙腾虎跃、风风火火;工作少时,做完便溜之大吉;心情不好时就不来上班等。对于这些人领导应如何处置呢?
身为领导应该向这些职工灌输正确的工作观念,即工作必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事不但讲求效率,还应讲求原则。
有这样一个事例,南非约翰逊的工厂接到一张订货单,但订单上所要的交货时间让他几乎没有信心来接受它。
他并没有要求工人怎样加速生产,而只是如实地给工人们解释这种情形,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和员工对话的:
“我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完成这张订单?”
“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调整一下工作时间和生产效率?”
雇员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坚持让他接下这张订单,最后如期交货。
这种方式既不让员工产生加班的烦感,同时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样的说话方式让人觉得心服口服。
领导最好不要一厢情愿地通知下属加班。但有时非加班不可时,应该提前通知下属。人不可能没有一点私事,给他们一点临时改变做私事的时间,免得措手不及,招致怨言。在需加班时,要耐心向下属解释清楚加班的原因,强调工作的重要性,事关公司每个人的利益,使员工对工作产生认同感,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完成它,这才是上策。
员工加班完毕后应向他们表示感谢。“谢谢你留下来加班”,“让你和朋友失约,真不好意思”,“请你加班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
这样,员工就会舒畅许多,想想领导对自己确实重视,加点班还对自己表示感谢,以后如不认真工作,遵守厂规,实在辜负领导的厚爱。
把握说话的尺度
《三言》的作者冯梦龙说过:一句话有时重于九鼎,一个说客有时胜过十万军队。大丈夫为什么要有口才?春秋战国时期靠口才得以大富大贵的张仪和苏秦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张仪和苏秦出身都很穷。最初的时候张仪与苏秦一起跟着鬼谷子学习。学成之后,便到各国游说。
有一次,张仪陪楚国的相国喝酒。后来那位相国发现丢失了一块玉璧,怀疑是张仪偷的,就把他抓起来拷打。结果问不出什么名堂,证据不足,又把他放了。
张仪回到家里,妻子看到他满身是伤,就心疼地责怪他:“唉,你要是不去做什么说客,怎么会被打成这样呢!”
张仪躺在榻上,闭着眼睛说:“别急,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在啦!”
张仪说:“那就没关系。”
张仪不气馁,他又来到秦国。因为他口才好,说话说到了秦王的心上,秦王很看重他,就和他谋划攻打各国的事。于是,他又到各国去游说,说服各国向秦国称臣。
秦王十分高兴,任命他为相国。
苏秦没有发迹的时候,家里人说他每天不务正业,所以都不愿意理他。于是,苏秦发奋读书,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奔波于各国,游说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挂六国相印。各国都送给他车马、黄金、布帛等财物,并派出使者迎送。浩浩****的车队,使老百姓以为是国王在出行。
由此可见,说话确实是一门艺术。在许多场合下,话说得恰当、得体,就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让人心服口服。而话说得不好,就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原本可以圆满解决的问题走向反面。
战国时的学者韩非子,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说难》,意思是说服别人很难。
他在文章中写道:“游说之难,在于怎样才能了解对方的心,然后用我说的话去打动他。”
他还写道:“你如果说人家的短处,人家就会以为你在讽刺他。如果你多说了对方喜欢的事,对方会认为你要利用他。如果你说得少,对方会认为你无知而看不起你。如果你说得太多,对方会嫌你太啰嗦。如果你总是顺着对方说话,会被认为怯懦无用。如果你激昂陈词,又会被认为态度傲慢。”
由此看来,说话像打仗,要知己知彼,要抓住关键,而且要借机行事,说得恰到好处。
说话要慎重
鬼谷子认为:与智慧型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见闻的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辨析的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就要简明扼要;与上司说话,就要用奇妙的事来打动他;与下属说话,就要用好处来说服他;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对方所喜欢的,就模仿而顺从他;对方所讨厌的,就避开而不谈它。能做到这些,就算利用好了你的舌头。
汉高祖刘邦杀了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在这个时候,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却心中不服,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大家又起了争议,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九次伤,而且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当排第一。”刘邦因为在封赏时已经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给萧何,所以也不好再坚持,但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经揣摩出了刘邦的意图,就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厚脸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无比高兴,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刘邦本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信萧何,因此在安排入朝的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思。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比原来多了近一倍。鄂君在关键时刻厚着脸皮说的几句话,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说话,是一个人在待人处世中必须使用的交流工具,从早晨睁开眼晴起,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很难说不需要用语言来推动。因此,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可能都会影响你的成功。
话不在多,说好就行
古语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话不在多,说好就行。《黑子闲话》中曾记下这样一个故事:
子禽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言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都在鸣叫,弄得口干舌倦,却不为人们所爱听。而晨鸡黎明按时啼,天下人不都被叫醒了!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到点子上才好。”
事实正是如此。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是秦末陈胜、吴广发动的。但是,发动这样一次名彪青史的壮举,陈胜只讲了短短几句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共46个字。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弟(美国)试飞成功后,前往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各界人士聚集一堂,再三邀请莱特演讲。他盛情难却,只好说:“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只有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有人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您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
威尔逊回答:“两个星期。”
“准备一份一小时的讲稿呢?”
“一个星期。”
“两小时的讲稿呢?”
“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这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演讲时间越长,演讲人压缩演讲内容的任务越轻,自然所需准备时间就少了。反之,演讲时间越短,演讲人越得努力压缩文字,力求尽快将主要内容无一遗漏而又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这当然是要多花时间、大伤脑筋了。
如《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见到了久别而又热盼的弟弟贾宝玉,百感交集,自然应有一肚子话要说。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元春并未发表长篇大论的思念之辞,而是拉起弟弟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又长高了……”继之泪下如雨。虽然,元春的话说得太少了,但是,却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到了她痛苦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果让元春滔滔不绝地说这说那,即使言辞中可以加上善于表示痛苦的成分,但是人们的心灵也不会如这“又长高了”四字触动得那么剧烈。这是因为能够反复陈述痛苦者,其痛苦尚属能抑制的状态,而连陈述痛苦都无法坚持者,其痛苦程度一定远胜于前者。
“秤花虽小压千斤”,画龙点睛的妙语,就如同秤砣一般,能在关键的时候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句妙语,胜过长篇大论
曾经有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做礼拜,恰逢一位传教士在搞募捐活动。刚开始,传教士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非洲的苦难生活,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非洲人。马克·吐温听后十分感动,决定等教士讲完了捐出五十元。
但是十分钟过去了,传教士还在絮絮叨叨地讲个没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心想:看来,待会儿我只能给他捐二十元了。
又过了十分钟,传教士还没讲完,马克·吐温生气了,对自己说:待会儿我一分钱也不出,看他能怎么样。
终于,半个小时后,传教士讲完了。当他拿起钵子挨个儿让听众们募捐时,忍无可忍的马克·吐温不但一分钱没掏,反而从钵子里拿走了两块钱。
说话是靠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来打动对方,而不在于言辞多么华丽。絮絮叨叨的长篇大论只会让人厌烦,使人昏昏欲睡。只有简洁明快,语言流畅,才能使对方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才能使别人对你所讲的产生兴趣,进而受到感染。古人形容美人的体态是“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同样说话也讲究言简意赅,“增一字则密,删一字则疏”。
美国总统林肯是一个出了名的说话简洁有力的人,他曾有一篇演讲,虽只有十个句子,却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成为演讲中的经典。这篇演讲便是的《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当时,林肯刚刚就任美国总统,随后不久就爆发了南北战争。南方反对废除奴隶制的各州宣布脱离联邦,要求独立。以林肯为首的联邦政府当然不能容忍,战争由此而发。
1863年7月,联邦政府军与叛军在葛底斯堡发生了一场激战,结果政府军取得了胜利。南方叛军严重受挫,元气大伤。自此之后节节败退,直至最后无条件投降。所以这场胜利意义深远。但是在这次战斗中,政府军也损失惨重,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联邦政府在葛底斯堡修建了国家烈士公墓,在公墓落成典礼上,林肯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这块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主张人人生而平等。现在我们进行这场伟大的内战,正在考验着这个国家,也考验着任何一个奉行这种原则的国家,看它是否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我们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举行集会的。我们举行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这个国家的生存而壮烈牺牲的人们,作为他们的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非常适宜,非常恰当的。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我们不可能奉献这块土地,我们不可能使之更加神圣。因为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勇士们,曾经使它神圣至极,远非我们尽这点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损。
“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将不会怎么注意,更不会长久记在心里,而勇士们的业绩,人们将永远不忘。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们,倒是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给勇士们曾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的未尽事业。我们倒是应该把自己献给遗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学习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为之竭尽忠诚的事业。我们在这里庄严地表示我们的决心,决不让死者的鲜血白流,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和新生,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制度永世长存。”
整个演讲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前半段,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以及举行这集会纪念烈士的必要性。语言如飞瀑直下,紧凑快捷。接着,又用了几句话说明了烈士们的功绩远非这种纪念所能达到的,突出了整篇演讲的主题———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应该受到人们无比的敬仰。最后几句话号召活着的人们完成烈士们未尽的事业,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制度永世长存。整篇演讲语言朴实、发人深省,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句句言而有实,言简意赅,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
所以,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没有耐心去听那些漫无边际、絮絮叨叨的长篇大论。如果能用一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请你只说一句话吧!一句妙语,胜过长篇大论!
说话时不可忽视神态举止
表情比言语的表达力更深厚。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他还对此列出了一个公式:
信息的传递=7%言语+38%语音+55%表情
虽然人们是用语言交谈,用语言传播信息,但语言并不是说话的全部。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信息的准确传播和接受,都还得借助双方的表情、姿态、动作等肢体语言。
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会用嘴说,还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事实上,肢体语言本来就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通过眼神、表情、手势或姿态等,就能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对方。
事实上,一个人的讲与听的过程,是交替使用眼睛和耳朵的过程。
根据美国的语言专家研究,人的感觉印象中,77%来自于眼睛,14%来自于耳朵,9%来自于其他感官。
因此,当我们与人交往时,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表情,是否已经被对方所接受。
有的人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但对方却不爱听、听不懂,或者根本不想听。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他的神态举止上。
神情倨傲,会伤害听者的自尊心;态度冷淡,会令听众失去听的兴趣;举止随便,会使听众对你不够重视;表情卑屈,会使听者产生怀疑;动作慌乱,会动摇听众对你的信任感;面容过于严肃,会使听众感到压抑和拘谨……可见,善于说话的人,其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将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