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末,大家都显得非常忙。企业忙,会计更忙。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其中,当然有一部分是企业本身的原因。临近年末了,该结账的要结账,该讨的钱要讨回来,该付出的钱,对不起,看情况再定吧。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本来不应该有的忙碌,会计人员谦虚地称之为“白忙”、“瞎忙”,做的都是无用功。说穿了,那就是根据需要“编”报表。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完全都是无用功。因为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有其特定的目的的。否则,他的脑筋就有些问题了。
每年年末的资产重组,就是其中“白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说在国外,西方国家的股票上市企业,每逢年末也都很忙。但是他们不是忙“资产重组”,而是在忙各项总结。不管企业经营得如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不可或缺的。
有人专门对东西方这两种“各忙各的”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还真的有了重大发现,这就是在法律制度上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上市企业及其会计师们,那么认真,那么诚恳,急于要把一年来的经营成绩向股东们汇报,说穿了,并不是那些资本家的共产主义觉悟高、道德品德比我们高,而是因为他们的法律相当完备。如果有人胆敢像我们有些企业一样,把主要精力用在进行“报表重组”上,或者是对股东不老实、耍阴谋,那么,对不起,一旦东窗事发,不仅可能让他们赔得“只剩下一条短裤”,而且甚至还有穿着这条短裤在牢狱里度过余生的可能。想一想这样的后果真是害怕。到头来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罢了。
是谁叫他们“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是法律。
素有化腐朽为神奇功效的“资产重组”,为什么在我们的上市企业中能够大行其道?归根到底就是缺乏法律的规范和严惩。
“既然人家可以如此这般的进行‘资产重组’,并且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我为什么不可以?”听起来这话好像十分耳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正是“阿Q”的一句名言。
《阿Q正传》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情节:阿Q遇上了静修庵的小尼姑,突然伸手去摸她新剃的头。小尼姑满脸通红地闪避,阿Q便一把扭住了她的面颊,像个小流氓一样振振有词地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鲁迅先生不愧为是文学巨匠,草草的几笔,就把阿Q胡乱揣度和攀比的丑陋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是鲁迅先生不会想到,时代发展到了今天,“阿Q谬论”不仅没有成为历史尘埃,反而在内容上有了蓬勃发展,成为一些丑恶现象的“遮羞布”。
有资料表明,自从1997年以来,在上市企业中发生资产重组的比例在逐年递增。到了1999年的时候,已经由7.71%上升为19.94%。
纵观所谓的“重组”手段,大抵上无非是上市企业向其母公司高价售货、由母公司那里低价搬来资产,或者索性与母公司资产置换。一句话,就是啃“老骨头”。
就像有些已经结婚成家的子女一样,三天两头仍然要到父母那里去啜一顿:“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不吃是白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股风气,最后倒霉的还是被重组方,真所谓是“可怜天下父母(股东)心”!
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例是,1998年的某一天,一家上市企业在同一天内,通过同一份资产即买即卖,一下子就增加了4000多万元的利润。这种盈利方式来钱之快,恐怕连李嘉诚、霍英东先生也要闻所未闻、自愧不如了。
怎么办?如果大家对此非常事宜都感到习以为常,那么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股市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要重新看到希望,惟一的办法就是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