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报表中,虚盈实亏是常见的,但是,虚亏实盈也并不少见。有人就喜欢在高唱一曲“让我一次爱个够”以后,再来一曲“让我一次亏个够”!
例如,某上市企业1999年一次性提取的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1.7亿元、长期减值准备1500万元,从而导致账面亏损16970万元。这家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为了“寅吃卯粮”,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的大好时机,进行利润调整。而事实上,也正是有了这一次“亏个够”,才使得它第2年的中期报表轻轻松松地就实现了扭“亏”增盈。
其实,这一套已经不新鲜了。
从经验上看,每当上市企业在发生资产重组、股权转让、高层领导变动,以及其它重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都会“蠢蠢欲动”,首先想到采用这种方法“打压利润”,或者是“夸大亏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今后的亏损有计划的挪到前面,以便在以后新的会计年度能够轻松上阵。在这之中,通常的做法有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等。
类似于这样的暗藏玄机,在会计报表中实在是并不少见。
例如,移花接木也是一种模式。眼看企业效益马上支撑不住了,就把应当入账的费用挂靠在“待摊费用”账户,通过推迟费用的入账时间,来达到“降低”本期费用的目的。等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再把这笔“陈年旧货”拿出来晒太阳,通过某种途径进行消化掉,或者干脆就把它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把它“冷冻”起来,永世不得翻身。
某上市企业1998年中报的时候,把6080万元的广告费用列入了长期待摊费用,从而中期报告的每股收益达到了0.72元。在年末的时候,这笔费用一分为二:一部分为商标宣传费用,划归集团公司承担;另一部分为产品宣传费用,留给股份公司自己消化。即使是这样,该企业年末的每股收益也减少到了0.38元。1999年末更是降低到了0.108元。2000年中期,预亏警报终于“呜——”的一声拉响了。
这种一次“亏个够”的方式,与上述有所不同的是,它把“亏个够”的时间坚持到了最后忍无可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