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爱女吴青
《圣经》说:“爱是坚忍的,爱是仁慈的。……爱是永恒的。”
母女情深
1936年暑假,吴文藻先生代表燕京大学出席了美国哈佛大学成立300周年纪念的庆典,遂 利用这一年外出的机会,在欧美转了一圈,到处寻师访友。到法国以后,吴先生又回到英国 的牛津和剑桥学习“导师制”。冰心独自在巴黎度过了悠闲的一百天。就在这时,她发现自 己又有了身孕。在此之前,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了儿子吴平和大女儿吴冰。
吴先生特忙,根本没时间照顾太太,两人决定堕胎。堕胎当时在法国属非法,大夫开价 索要2000法郎,这可是个大数目。冰心“一气之下”就把孩子留下了,这个孩子就是吴青。 冰心每提起此事,便对吴青说:“你是我的快乐。这还要感谢那位法国大夫,要不差点没了 你。”冰心小时候是在父母爱的光影里成长,等她为人妻人母以后,也便把这份世上最美好 的母爱给了孩子们。她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更爱她。她从不强迫压服孩子们做他们不愿意 做的事,而总是跟你商量、说理,把家庭变成一个开明民主的小社会,父母也不讲特权。孩 子们便在这母爱加民主的和谐氛围里自由自在地成长发展。现在,冰心的两个女儿都是北京 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吴冰搞美国文学,吴青搞美国学,研究介绍美国的社会与文化。
冰心从孩子小时就教育他们要爱祖国。对冰心那一代知识分子来说,爱国是一种最真挚 深厚的感情。她也把这份感情灌注到孩子的身上。二战结束后不久,冰心带着孩子们随吴先 生到了日本,当时吴先生担任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外交组组长的工作。战后日本的一切都在 美国化着,冰心一家的供应全都是美国的,孩子们看的是美国电影,上的是美国的教会学校 。父母担心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会使孩子们忘了自己的祖国。所以后来耶鲁大学请吴先生去 教书,便先把孩子们送回国,他怕孩子们到了美国就没了祖国。直到1982年9月,吴青去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在一年的时间里,母亲平均每月给她写三封信,还不时告诫父母的三 条规定:一、在国外时,要随时随地想到自己是中国人,是代表新中国的人。二、要抓紧时 间,努力学习。要攻读对中国有用的专业。三、家里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学业没有完 成,就不要提前回国,而在学成以后,却应该尽早回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冰心在信中总是亲切地称吴青“亲爱的小老二”。在三个子女中,冰心最疼爱二女儿吴 青。她躺在北京医院的病**,最常呼唤的人是“老二呢”。母亲的信成了远在美国的吴青 最大的慰藉。当她想家或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这些信给了她勉励、支持和温暖。她觉得这信 代表着国内许许多多的父母,对在海外学习的每一个子女的爱心和期待。
回国前,有人问吴青愿不愿意留在美国。吴青的回答是:不愿意,因为我的事业在中国 ,现在更是如此,我可以通过教书,通过做人民代表的工作,来逐渐改变不尽如意的事。我 无法在美国改变自己的祖国,我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国。不管有什么不足,祖国毕竟是自己的 祖国。
要说真话
冰心对孩子们做人有很深的影响。她要求他们从小要说真话。她还有一套独特的惩罚说 脏话、说假话的办法,那就是除了用肥皂水洗嘴巴外,还得喝奎宁水。吴青小时候一和姐姐 吵架骂脏话,或是撒了谎,妈妈就用这种方式惩治告诫她,做人要真。因此现在要让吴青说 假话绝对难。特别是在她当了海淀区和北京市人民代表以后,妈妈更是鼓励她说:“如果是 为了人民的利益,那你就不应该怕强大的邪恶的势力,要敢说真话。”妈妈特地为女儿写了 一幅字,引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段话来鼓励她:“‘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给作为市人大代表的爱女吴青,冰心1989年2月15日”。
吴青深知在中国要想彻底改变“人代会是橡皮图章,人大代表是表决机器”的形象,还 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这会从根本上触动某些当权者的切身利益。但她可以先从自身做起 ,至少她可以让选民真正了解自己,并同时了解选民们的意愿。因为她知道:“人民最通情 达理,最希望自己的祖国富强。民众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将一事无成,也干 不到今天。”是的,吴青是希望祖国尽快摆脱贫困落后,强大起来。“发言的机会和权利是 人民赋予我的,我当然要充分利用,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1992年3月12日,吴青在北京市前市委书记、大贪官陈希同参加的一个座谈会上疾呼: 我们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缺乏民主和法制的传统。而且法律不健全,也不配套。监督机制更 不完善,当前的监督机制有严重缺陷,迫切需要体制上的改革。群众反映“有法不依,执法 不严,违法不究”,有些部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情形相当严重。吴青希望政府真正 建立健全民主选举的制度,要理直气装地抓宪法和法律监督。
其实早在1988年召开的一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她就曾四次运用弃权票,成了全场 的惟一。她的理由是:政府官员不应参加人大两审查委员会,也就是说,政府是执行机构, 人大是监督机构,执行人不应成为监督人。这样中肯正确的意见未被大会主席团采纳。吴青 经过慎重的思考而作出弃权的决定,她觉得这并没有践踏选民们给予她的权利。
中国的政治腐败搞到民怨沸腾,很根本的一点,就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违法 者往往就是执法者,谁也不敢惹他。当权者往往就是监督者,谁也不敢碰他。法律监督在他 们眼里不过一具玩偶,一个幌子。陈希同一案是个多好的例证,也是多么沉痛深重的教训! 吴青与他座谈,义正辞严地呼吁健全法律监督时,能想到这个共和国首都最高的党的领导, 竟会是改革以来最大的贪官和党内最大的蛀虫吗?
教书育人
吴青喜欢学生,喜欢教书,她要尽自己的努力,争取教出第一流的学生。她1957年进北 京外语学院学英语,1960年没毕业便留校当了教师。她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会单词语法就算 完事,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英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诸多层面,还要了解其多 元的变化,养成深入、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利用外语这门工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吴青热爱自己的事业,当她看到一些教师不愿意教基础课,非常不满。她说,如果外语 的基础打不好,以后就很难提高。她以身作则担起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学满负荷工 作是每周8课时,可吴青却是一上就14课时,完全是超负荷,同时她还承担着子弟学校的英 语教学工作。
吴青像父母一样,有很多学生,她很爱他们。以前,家里常是父母的学生的天地,有的 哭着进来,有的笑着进来,或是因为失恋、与妻子吵架而伤心地来,或是添了孩子、取得什 么成功高兴地来。等吴青当了老师,学生们也常到家来。母亲也非常喜欢女儿的学生,总是 与他们分担忧愁,共享欢乐。
冰心老人年过九旬,仍以一颗赤诚的拳拳爱国心,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我请 求》专为教育而忧,老人一方面提醒国人: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正因为人家懂得“教育是只 母鸡”,另一方面赞赏并鼓励:“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神圣就在于甘愿吃亏,呼吁大家都 来想办法,关心支持教育。她还为“希望工程”捐出了上万元稿费。她深深明白,教育搞不 好,人没有文化,国家会越来越穷。
母亲的忧虑和请求激励吴青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神圣的职责。她多次呼吁,市场经济也 不该把抓钱的任务放给学校,国家应当切实在人、财、物三方面保证教育的头等地位。要不 科教兴国从何而来?学生们也是爱她的,因为他们从她身上不光学到了知识,更为她身上所 体现出的知识分子的真诚和善良的母爱感染。有一次吴青把一些接受外语培训的学生请到家 中,这些学生都是不同地方的中学教师。冰心老人非常高兴,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当一辈 子中学教师。你们是教外语的。外语的基础很重要,中学尤其重要,只有把基础打好了,到 高年级才能学得好。我们家就是世代老师,希望你们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干下去。”
为民请命
作为人大代表的吴青,每周二下午抽出近半天时间,设立选民接待日。在她那个选区, 只要群众反映的事,她便要管一管,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从不嫌烦。
一位行人夜间回家,不慎跌入正在施工的道沟,摔得不轻,家属跑来找吴青,她马上出 面与施工单位打起了官司,除赔偿医疗费外,今后任何在校内施工的单位,夜间必须挂红色 指示灯;附近宿舍区有几个化粪池,每到夏季,苍蝇成群,居民忍无可忍来找吴青讨公道。 吴青当即出面交涉,硬要化粪池搬了家;她执教的大学隔着大街分成东西两院,每年都有学 生被过往车辆撞伤,吴青屡屡上书,市委终于出资在两院之间修了条地下过街通道,学生们 戏称这是“吴青地道”。外语大学周围的商店、副食店里没有人不认识这位人民代表;卖过 高价的小商贩们不会忘在这位代表身上吃过的苦头;市工交公司因这位代表为沿线公共汽车 问题专程来往二十余次而感到坐立不安……
像吴青这样为民请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代表,人民自然拥护。吴青也非毫无分寸地一 味为百姓办好事,而是一切以“法”为依据。凡是符合宪法而做的不好的事情,她就要过问 。她从被选为代表的那一刻就下决心,绝不做装点门面,粉饰太平的举手机器,而要真正行 使起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像吴青这样的代表显得格外扎眼。她只认法,不认人。她能为解决选民的事情,在办公 楼里和领导吵个不休,令领导十分恼火。她能在大会上坚持己见,在满场潮水般举起赞成的 手之后,孤单而坚毅地举起弃权的手。
领导不喜欢她,人大换届选举时,曾提出人大代表不得连任,可是投票结果,她赢得了 选区80%的选票。选民们信任她。也许是我们的社会虚伪和粉饰太多了,使吴表的天真和耿 直竟显得那么羸弱。吴青不失本色,她热情、开朗,以一颗像母亲冰心那样的爱心,真心实 意地为人民办事。她说的做的不一定全对,但她试图通过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激发起每一 位选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她依然每年年底开述职会,向她的选民们认真汇 报自己的工作,报告这一年为选民们所办的实事。她把心交给了选民。她的选民爱她。
吴青忙得有时顾不及照料年迈体弱,生病卧床的母亲,老人不止一次幽默地对女儿说: “你总出去为人民服务,好像我就不是你的人民了。”
关注女权
吴青手不离宪法也是出了名的,她做任何事都是以法为依据,以法为武器,这样才能始 终立于不败之地。她对宪法各条款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有人说她只要手里拿着宪法来找你 ,肯定意味着你的某些做法有与宪法相悖之处。吴青是在以自己的言行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 神圣,她最不能容忍的是宪法成了某些人的招牌,那实际上是对宪法的最大亵渎。
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现实状况与宪法的条文相距甚远。最显著的例证之一便是妇女的 权利和地位。所以近几年来,吴青在关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上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她通 过到农村调研,深深感到中国仍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农民问题,尤其是女农民问题尤为突 出。她认为要改变中国,就得花大气力,实实在在地改变农村,而要改变农村,就要改变妇 女。教育一个妇女,等于教育一家人乃至几代人。当一位母亲自己从教育中受益,了解到“ 知识就是力量”以后,她会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送自己的孩子上学,不管男孩,还是女 孩。只有这样,脱贫致富才真的指日可待。我们常说的脱贫是指物质上的,其实,即便物质 上脱了贫,精神上仍处于蒙昧愚顿状态,脱贫也只能是纯形式上的。
所以,吴青最着急要做的,是关注妇女作为人的权利。中国妇女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侵 蚀,普遍自我意识差。由于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妇女感到自卑,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在 各个方面都不如男人,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天职。在吴青眼里,这根本就是男权话语的脚注 。她很反感媒体中宣传的“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他的功劳一半儿是我 的”,她觉得这种宣传有相当伪善的成分,是对妇女的虚假的安慰。
吴青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冰心从她小时就对她和姐姐说,你们都是女孩子,但不要靠男人 ,一定要有独立性,一定不要依附别人。在她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子 ,男孩子玩什么她也玩什么,爬树,打弹弓,玩弹球,一个人系根绳子打秋千,摔得满嘴是 血也很少哭,因为妈妈教她要勇敢,自己做就要自己受。直到有一次和同龄的男孩子比赛小 便看谁尿得远,她才忽然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子。但她从来没感到自己是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 面,她总觉得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男人和女人,但首先“我是一个人”!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吴青无论当学生,做老师,还是后来被选为人民代表,她从来都不 想自己是一个女人,应该如何如何。只要是应该做的,她就做。但当她在北京市人大九届一 次会议上投了惟一的弃权和反对票以后,她第一次意识到做一个女人是太不容易了。在那次 会上,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周围人并非善意地说:“就是那个女的投了弃权和反对票。 ”好像她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似的。
吴青每天都在关注媒体中有关妇女问题的宣传报道。她觉得每一个女性都需要提高自我 意识,认识自我价值,更要提高群体意识。她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上课,或者参加会议,只 要一有机会就要谈到妇女问题,谈妇女应如何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谈性别和性别角色 的区别,性角色的社会性及对妇女和男人的影响等。她还积极参加本校妇女学研讨会的活动 ,了解世界各国妇女的状况,也向外国妇女介绍中国妇女的情况,并积极设法促进中外妇女 交流和争取外国妇女团体对中国妇女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她的选区和有关市府领导在场的 情况下,她总是积极发言,讲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性,以求使妇女的权利和权益最大限度地 得到维护。女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许多社会用人单位是“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吴 青对这种性别歧视的做法极为不满。她多方呼吁请求,并以提案的方式反映到人代会上。吴 青提案要求应当按照宪法保护妇女的就业权,并设立一专门机构监督各社会用人单位是否真 正做到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有爱才有恨。妈妈冰心相信,人类彼此间的隔膜产生于不相爱,只有爱能解决一切。吴 青要像妈妈一样,让更多的生命在爱里得到升华,她也要“以爱来解决人世间一切的苦恼与 纠纷”。《圣经》说:“爱是坚忍的,爱是仁慈的。……爱是永恒的。”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这是妈 妈冰心说的,吴青也是这样想的。生命的东西,要尊敬它,更要宝爱它。
(原载《纵横》199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