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九:一拖三复习法(1 / 1)

知识从最初的记忆到永久记忆,需要一段时期内间歇性的复习。

有这样一个实验结果:一段信息资料,如果被人的大脑无意识地接受,并形成牢固的记忆,这段信息在人的眼前出现的次数最少不能低于13次;这段信息被人的大脑有意识地接受,它的最少重复次数是7次。这里所说的13次或7次,并不是拿着这段信息在人们面前连续出现13次,或者人们拿着这段资料连续读7次就可以了,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记忆就有遗忘,记忆的最后效果,就是同遗忘做斗争的结果。

根据遗忘的规律,可以安排巩固记忆的最佳时机。现在我们就以学习前六课为例进行巩固记忆的安排。

在学习第一课时,要经过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步,这时把第一课已经学习了一遍,在做作业前又复习了一遍,这便是我们安排的第一次复习。然后在预习第二课前先复习第一课,再进行第二课,这样第二课同样在作业前得到了一次复习,而第一课已经复习了两遍。

在预习第五课前,这时第一课已经复习了4遍,并且这4遍也不是在同一天之内完成的,7天之内也基本上形成了最佳记忆效果,因此就不再复习第一课了,直接复习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如图所示,并以此类推。

就这样,总是以“一个新课带三个旧课”的方式滚动复习,从而在学新课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巩固了旧课。这就是一拖三复习法。

不同的学科对各个环节各有所侧重,数学这一科目,各章节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针对这一特点,不建议应用一拖三复习法,因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与要学的知识连贯性较强,所以做好预习,在听课前把“漏洞”补上,即是对前面的知识做了复习。

政治、历史之类的文科题目,都是记忆性的内容,大部分的精力应放在记忆上。文科学习法以一拖三复习法和听课为主,其他的步骤,相对而言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语文和英语为语言类的学习,它们的预习,也只能是在老师讲课前将新课进行朗读,记忆字词。这两个学科的知识点,都隐藏于课文之中,一般无法自己事先查出,具体实施时,应抓住听课记笔记这一环节。课后,需要把基本的词意和课堂语法要点等适当使用一拖三复习法进行记忆。

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介于数学和政史类之间的学科,它们的各章节之间本身具有连贯性,但基础概念等知识的熟悉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初中的理化基础知识多)。它们的学习方法是:基本概念的学习按文史类,习题的处理按数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