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股票会影响会计方法(1 / 1)

我们几年前购买Moody's 15%的股票,之后再也没买这只股票。Moody's在此期间回购自己的股票,回购的股票减少了市场中的股票数,于是我们的持有率上升到了20%。Burlington Northern也回购了它们的股票,但我们持续购买这个股票,因为占有率早已到达20%。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读年报的关注点】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有必要关注回购股票,因为回购股票会导致持股比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会计核算方法。不用说,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会影响经营业绩,在财务年报上表现出非常悬殊的结果来。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在几年前买入了穆迪公司(Moody’s)15%的股票,之后再也没有买过它。可是由于穆迪公司在这几年间不断回购股票,从而导致该股票在市场上的流通股减少,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穆迪公司的股票比重也从原来的15%上升到20%。另一家柏林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也在回购股票,但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持续购买该股票,所以持股比重早已超过20%。

请注意,巴菲特之所以要在这里提20%这个数据,是因为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当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比例超过20%时,在投资企业(这里就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年报上就要全面反映被投资企业(这里就是穆迪公司或伯灵顿北方圣太菲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利润等指标了。而当持股比例没有达到20%时,就只能在账面上反映所分得的红利数额。不用说,这两种核算方法所导致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巴菲特在这里提到的穆迪公司,是美国三大著名信用评级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标准·普尔公司和惠誉公司),其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分析模型在业内处于权威地位,客户包括全球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穆迪公司创立于1900年,曾经是邓白氏公司子公司,2001年两家公司分拆后独立上市,同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办事处负责开拓中国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穆迪公司和其他一些信用评级机构由于曾经给一些抵押贷款以高等级评级,从而在美国广受批评,该公司业务也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伯克希尔公司从2009年夏季开始不断定期减少持有该股票,7月出售120万股,9月出售80万股,10月出售800万股,12月更是连续三次抛售该股票,从而使得持股比例减少到3180万股,约占穆迪公司流通股的13.4%,大大低于20%的比例。

从中容易看出,仅仅在一年多时间里,伯克希尔公司拥有穆迪公司的股票比重就从20%以下到20%以上然后再回到20%以下,其间会计核算方法屡次发生改变。当然,巴菲特看重的并不是反映在财务年报上的投资业绩,而是该股票的内在价值。

应该说,这一点和他过去一贯的投资原则相吻合。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阅读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时就有必要关注这一点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上的经营业绩与其真实业绩进行对比,从而比较准确地评估出内在价值。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伯克希尔公司持有被投资对象的股票比重超过20%时,无论这些股票的价格多少,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这些股票的价值都要以权益会计价值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它们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将按照伯克希尔公司的持股比例,定期纳入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季报和年报中。

那么,巴菲特在这里所说的权益会计价值又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对于非会计专业人士来说有点不容易理解,所以这里做点简单解释。

所谓权益会计价值,在会计理论上是指采用权益资本计价法或完全权益法所得到的核算结果。

众所周知,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价格应该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这时候除了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最主要的分析依据应当是该公司的财务年报。然而长期以来,传统会计核算强调的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往往会给人以一种“过于主观”的感觉,所以很多人都想撇开财务年报的数据去分析股票内在价值,这一点在我国股市中尤其明显。而实际上,传统会计由于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基础之上的,所以它在权益资本计价、股票估价方面必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通俗地说就是,根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定,投资企业(例如上述的伯克希尔公司)要按照它在被投资企业(例如上述的穆迪公司或伯林顿北方圣太菲公司)拥有的权益比例,以及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具体要求是,投资企业要把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照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投资损益,并且表示为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红利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则需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时,这时候的这种长期股权投资就应当采用权益会计价值来核算。

那么,这种重大影响如何来确定呢?20%的投资比例是其主要标志。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表明这两家企业属于“联营”范畴;而共同控制,则表明这两家企业属于“合营”范畴,这在核算上是有区别的。

【巴菲特读年报心得】

巴菲特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作用和方式不同,反映在财务年报上的业绩就必然会因为会计核算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投资者在阅读年报时虽然无法深究这一点,但是却有必要了解其中存在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