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显示伯克希尔账列盈余的主要来源。在这张表中,商誉的摊销数与购买法会计调整数会从个别被投资公司分离出来,单独加总列示。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旗下各事业的盈余状况不因我们的投资而有所影响。过去我一再强调,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较之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要求以个别企业基础做调整,不管是对投资者或是管理者来说更有帮助。当然,最后损益加总的数字仍然会与经会计师查核的数字一致。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读年报的关注点】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要关注会计报表的汇总方式及其差异。因为一家上市公司通常会包括许多子公司,需要进行报表汇总。而报表汇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虽然它们都不违反会计准则,可是在这背后会造成许多令人难以察觉的差异。
巴菲特从1989年开始,连续几年在伯克希尔公司每年的财务年报中以相同的文字叙述说,在伯克希尔公司当年财务年报中所列的主要利润来源中,商誉的摊销数与从购买法角度所做的会计调整,已经从个别被投资公司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伯克希尔公司旗下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会因为总公司的投资而受影响。
巴菲特说,过去他一再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和一般公认会计准则要求以个别企业为基础进行调整相比,无论对公司股东还是公司管理层都会有帮助。当然,经过这样的部门、项目调整后,最终汇总的数据仍然应该和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数据相一致。
那么,巴菲特在自作主张进行的会计报表汇总中又都做了哪些变动呢?他说,为了帮助公司投资者(股东)更好地计算伯克希尔公司的内在价值,他和查理·芒格把伯克希尔公司的几十个子公司的业务划分为四大类,并且据此重新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这四大类别分别是:一是保险业,这是根据各子公司的保险业务项目重新归类的;二是制造、出版、零售业,这是在扣除了非本业资产的基础上,根据购买法进行的会计调整;三是金融业子公司,例如联合储贷公司、斯科特·费策公司的财务公司等;四是其他业务,如前面所述三大类别中的非营业资产如有价证券投资等,以及伯克希尔公司控股的威斯科金融公司、伯克希尔总公司的一些资产和负债等。
正如巴菲特前面所说,经过这样的整理划分后,投资者在财务年报中看到的具体数据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他承认,这种调整和表达并没有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同意,好在最终汇总结果包括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都会与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数据相一致。
巴菲特特别指出,这种公司内部的会计报表汇总差异,并不包括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伯克希尔公司不能汇总在内的其他投资收益(这个数额相当大,关于这一点,本书以下篇章接下来会有详细讨论)。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投资者在阅读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时,应当把这部分投资收益也计算在内;虽然这部分投资收益并没有出现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年报上(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这样做)。
这也就是巴菲特第一次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提到的“透视盈余”概念。
他说,透视盈余应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以伯克希尔公司的透视盈余为例:一是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上的账面利润,二是加上保留在伯克希尔被投资公司账面上的保留利润,三是扣除这些保留利润分配给伯克希尔公司时伯克希尔公司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阅读财务年报时关注的利润就应该是透视盈余,这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增长的基础。他对伯克希尔公司的期望值是每年的透视盈余增长率15%以上,而伯克希尔公司从1965年到1991年间,透视盈余的增长率与账面利润增长率相一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所以他对此感到满意。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遗憾的是伯克希尔公司1991年当年的透视盈余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减少了14%,这是为什么呢?他介绍说,原因之一就在于核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导致账面“收入”减少。
原来,1991年4月1日吉列公司的特别股被要求转为普通股。这样一来,1990年吉列公司特别股的税后利润有4500万美元,可是1991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分配加上后三个季度的普通股透视盈余,就大大减少了。
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在计算透视盈余时,同样采取了分类整理然后汇总的方法,巴菲特相信,投资者(股东)会通过研究这种会计报表合并的方法而从中受益。
因为在这过程中,投资者(股东)会了解到其中的个别投资组合应该分配到的真正的利润合计数。再说了,所有投资者(股东)的目标,不就是要建立一项投资组合,并且可以让其透视盈余从现在开始的10年内达到最大化吗?
巴菲特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会迫使投资者(股东)考虑该公司的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股价表现,从而提高投资业绩。不可否认,从长期来看投资业绩的改善仍然要建立在股价表现的基础之上,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股价表现最终如何依然要取决于该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
【巴菲特读年报心得】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要关注该公司的会计报表是否进行了某种整理和汇总;如果是,就要研究它采取的是哪种汇总方法以及具有什么特点。上市公司一般来说都有许多子公司,所以进行报表汇总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