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豆蛋白:值得开发推广的营养品(1 / 1)

大豆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它的营养成分很高,含有人体所必需而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1公斤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相当于两公斤多瘦猪肉,或3公斤鸡蛋、12公斤牛奶。通过工业加工手段,即可将大豆蛋白等营养成分从大豆中充分提取出来,并除去有害物质,制成各种大豆蛋白食品。

两年前,我省三江食品公司根据国家安排,从国外引进全套技术和设备,按国际标准新开发了大豆综合加工项目,现已有11个品种的大豆系列产品问世。其中,可以当作精瘦肉制作各种菜肴的“组织蛋白”,0.5公斤相当于1.5公斤瘦肉所含蛋白量,而价格仅相当于瘦肉的1/3;同样,半公斤面粉中加入15%的蛋白粉,蛋白质含量即可增加60%。由此可见发展大豆蛋白的效益。这些物美价廉的营养食品自去年4月份问世以来,很快在省外市场叫响。在上海,三江食品公司的大豆蛋白已被纳入“菜篮子”工程,并成为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天津市用大豆蛋白制成三百多种菜肴,受到各界高度评价,现正与厂家协商大量购货。相比之下,大豆蛋白在省内市场就显得备受冷落。不仅其应用技术研究者稀稀寥寥,而且实际应用者亦十分有限。据了解,现仅佳木斯和哈尔滨市两家肉联厂购进几十吨制作香肠、火腿等,再就是几家大专院校和工厂的食堂开始用它烧菜。

大豆之乡的人不认大豆蛋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厂家在省内宣传不够。产品上市之初,厂家在上海、广州等地召开了大豆蛋白产品应用技术交流会。他们主要考虑到南方开放城市多,市场消费受外来影响因素多(国外利用大豆蛋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忽略了对省内市场的开发。二是我省食品工业照比南方一些省市差距大,不仅对必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不够,而且缺少加工技术和设备。三是受传统观念限制。长期以来形成的温饱型心理,使许多人还没养成讲究食品营养的习惯。说到吃大豆蛋白有营养时,有人就说:“吃一把大豆什么都有了。”孰不知,大豆在包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同时,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何况,我国传统的豆制品加工工艺很难做到既兼顾营养又除去有害物质。然而大豆蛋白就不同了。四是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

我国食用大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在这漫长的历程中,还只以吃豆腐为主。

大豆蛋白在大豆之乡受冷落,已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有关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家正在试图根据北方人的生活习惯,推出一些新品种和实际应用技术。

(1989年12月2日《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