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举多得——副省长杜显忠考察肇东“以物换粮”纪实(1 / 1)

11月26日,副省长杜显忠带领省人民银行、工商行、农行、物资厅、商业厅、供销社、粮食局等省直有关部门,专程到肇东市黎明乡研究以物换粮问题。

肇东市经过摸底算账,在黎明乡开展以物换粮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先由银行把购粮款贷给供销社进化肥;当农民把粮食送到粮库后,由粮库给农民开专用支票到供销社取化肥;供销社再把这些支票交银行还贷款。换其他物资的方法也大体如此。这样做,只用一笔钱就可以解决收粮和进化肥等物资同时需要支付两笔钱的问题,而且这笔钱在短时间内周转了两次,既收了粮,农民又买到了生产资料等物资。

副省长杜显忠听取了肇东市以物换粮试点情况汇报后,带队到黎明乡长富村倾听农民的意见。在石玉昌和纪永江家,杜显忠看到了他们用玉米换回的77袋化肥、3桶柴油、120公斤良种,还有收录机和彩电。两位户主高兴地说:“以物换粮两方便,明年种地不用愁了。”

在黎明乡粮库、农行营业所和市百货公司工业品下乡大篷车等处,杜显忠又了解了粮食入库、资金结算和工业品销售情况,并组织同去的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在黎明乡现场办公研究落实以物换粮工作。各部门一致认为,肇东市以物换粮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国家和农民都负责任的积极做法。商业、供销、物资部门表示保证供货。但是在具体品种上如何满足农民的要求,以及由于全省各地资金和农民贫富等方面情况不尽相同,实施以物换粮不宜一刀切等方面,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想法。

杜显忠在听取大家意见后说,我省今年粮食总产超过200亿公斤,收购资金问题突出,省里很着急。肇东市采取以物换粮的做法,既缓解了资金,又启动了市场、引导了消费、方便了群众,一举四得。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这么办。在交换的物资范围上,农民普遍欢迎的是生产资料,目前我省化肥货源不足,要多组织一些;种子和柴油问题不大;对生活资料,考虑到便于农民挑选和结算,可以电视机、收录机等大件商品为主,在农村摆足样品,敞开挑选。他要求涉及购物的商业、供销、物资部门必须保证供应,保质保量及时兑现,并要诚心诚意地服务,让农民换后满意。他强调以物换粮必须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可以宣传和解释,但不准强迫。

谈到粮食购销问题,杜显忠说,由于资金和仓容有限,把粮食完全推给国家不行,要坚持国家、地方和农民都储备一点的做法,搞好宣传教育,全面安排。粮食部门要在储粮、销粮和就地转化方面多想点办法。

(1990年12月1日《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