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四自”、股份制、投入产出总承包等试点企业不断增多;企业自主权扩大,活力增强
哈尔滨市通过“两分四自”、股份制、投入产出总承包等试点工作,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大大加快。
从去年11月开始,哈尔滨市首先在哈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集团公司、电站集团公司这三条线共38户国有企业进行以政企职责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当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内容的“两分四自”综合改革试点。实行试点的企业自主权加大,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出现了新的活力,并对其他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年,哈市试点工作又有新的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2户企业加入“两分四自”试点行列,其中工业企业68户,占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的36.6%,利税占55.14%。哈医药集团所属企业已完成全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鉴证工作,剥离富余人员1466人,上半年实现利润、销售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0.3%、12.3%。
哈市股份制试点企业今年新增22户,全市38户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实现了股权的多元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附属行政机构的状况。
有的股份制企业已做到企业发展与市场对接,自主开发新产品,自主制定并实施把产品打出本省、本国和走向世界的“三圈”经营战略,并采取切实步骤实现“工业企业商业化、商业企业立体化”的立体战略。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哈市有重点地选择了发展后劲大、“八五”、“九五”期间技改还贷任务重的冶金集团等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改变了过去企业多创收,向国家多上缴的“鞭打快牛”的做法。
实行了“两分四自”、股份制、投入产出总承包等形式,试点企业感到环境宽松,政策稳定,绝大多数经营者都能较好地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约束自己的短期行为,其中7户被列为三项制度改革的试点企业步伐较快,效果显著;67户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在深化改革中,各试点企业都把以市场为导向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抓住不放。哈印刷机械集团瞄准市场,开发新产品,由原来一种产品发展到了3个系列23种,年产值从100万元发展到200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年利税可达200万元。
下半年开始,哈市又选择部分企业实行“剥离式”经营试点、“一企多制”试点、嫁接式试点、比照中外合资企业实行放开经营试点。
(1992年9月25日《黑龙江日报》一版要位,合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