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方面提出解决供求矛盾具体措施
经政府协调,银企共同努力,我省资金全面紧张状况目前已见转机。但记者走访人、工、农、建、中、交通和投资7家银行之后发现,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等造成资金吃紧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资金缓和的基础并不牢固。特别是有些问题,将会造成资金再度趋紧,亟须引起重视。
这些问题是:1.各种不合理资金占用现已由去年的60亿元增至70亿元。其中产成品占压资金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一倍左右。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不仅使滞销产品积压,而且原木、原煤、食糖、彩电、乳品、粮食等大宗优势产品由于运力不足、价格因素等原因也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周转一次比去年慢21天。2.往来拖欠货款由去年的40亿元增至58亿元。这么多资金滞留在结算环节上不能参加周转,却又必须先拿钱去购买原材料,企业同时占用两套资金,加剧了资金紧缺矛盾。3.原材料涨价吃掉了30%左右的流动资金,拿1元钱买不来1元钱的东西,使相当多的企业原材料储备下降到合理界限以下。4.粮食贷款该降未降。前几年到了月末年均下降5亿元左右,今年反而增加1.8亿元,影响了对工业的资金增投。5.企业自有资金少,80%要靠银行贷款。而工业生产效益又不理想,一季度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占用增长幅度超过产值增长幅度的19%,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下降15%。
针对上述问题,各家银行提出了坚持紧中求活、缓解下半年资金供求矛盾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继续广泛吸收储蓄,在稳定企业存款的同时,目前还有一百多亿元的现金在“体外循环”,吸储余地很大,应当抓住利率调整和物价平稳的有利时机,力争全年储蓄纯增40亿元。全力调整信贷结构,要按产业政策对企业排队,按规定的比例先收回一般企业贷款用于支持重点企业;农业贷款现已安排1.7亿元向夏锄和防灾上倾斜,还要适当支持养殖业、多种经营和出口创汇的乡镇企业,对旺季收购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盘活滞死资金,协助企业采取按挖潜进度对到期贷款收回再贷等办法,把不合理资金占用压下来;清理拖欠要先系统内后系统外、先本地后外地、先易后难,6月底前搞完,优先清理重点企业;对逾期贷款要依法清收。货币投放今年务必要比去年增量减少一半,对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小钱柜全面清理,采取多种措施为个体工商户在建户、清算、存取现金上提供方便,减少“体外循环”的资金。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解决金融机构过多、储蓄大战、多头建户等问题;同时,资金越紧越要搞活资金融通,省人民银行拟建立省级资金调剂中心,提高资金效益。
(1989年6月16日《黑龙江日报》一版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