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报告:如此虐待儿童岂能容忍(1 / 1)

5月9日上午,哈尔滨南岗区芦家街十名群众来本报反映:哈尔滨红卫汽车修配厂托儿所虐待儿童现象十分严重。如对孩子非打即骂,经常罚站,长期给孩子吃腐败食物;保育员串通一气,从孩子身上大肆揩油,等等。对此,孩子父母、街道干部以及周围群众非常气愤,强烈要求调查处理。

日前,记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其问题之严重已达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

托儿所食宿和卫生状况极差,保育方式重在体罚

这家托儿所是去年10月初由红卫汽车修配厂指派四名女工、租用一家新盖的民房开办的。它面向社会收托,本厂职工的孩子只有三四名。这里冬季室内满墙冰霜,最高温度不过零上10度。一个仅有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却招收了四十多个孩子。这里没地方安床,没有专用厨房,没有消毒用品,也没有任何玩具。四十多个孩子共用两个脸盆、三个便盆、七八条毛巾、十三四只茶缸。

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挤挤撞撞,又哭又闹;保育员使用小木条“点”孩子的脑袋,扯胳膊、拽耳朵、罚站的事更是常见。去年12月,六岁的女孩张静的耳朵连续被阿姨“拨拉”得睡觉不敢挨枕头,接着又光脚被拎到靠窗台的小条桌上“罚站”。孩子站累了,一个劲儿地央告:“阿姨,我听话了,让我下来吧。”“阿姨,我要尿尿……”,结果棉裤都尿湿了。这里的孩子尿裤子、尿床很普遍,家长普遍反映尿频,与罚站、着凉有关。今年4月份,两岁半的男孩张宁挣着要到外面玩,被阿姨拽回来,一顿耳光,小脸立刻红肿起来。还不会讲话的小阎冰,先是手指头被挤坏,接着前额磕开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多数孩子央告父母:“我不去托儿所,阿姨老打我……”

把腐败变质食品做给孩子们吃

据了解,该厂食堂1982年初解散时有三十斤粉条、六十来斤粉面子(其中一半是给一个职工喂猪的)、二十多斤炸过东西的油底子,这些东西在一个破板棚子里放了近两年。保育员把这些东西捡回托儿所给孩子们做吃的。用粉面子做的汤,上面一层灰,下面一层泥。然而,他们竟用这些东西给孩子们食用了半年。

今年春节期间,托儿所从该厂会计手里买了二十三斤猪肉。切肉时,她们发现猪骨头及周围的肉都黄了,可是她们还是拿这块肉给孩子们吃了一个多月。当时好多家长只知道孩子又拉又吐,却一直没找到原因。

附近居民和菜床子都知道这家托儿所专买减价的处理菜,今春托儿所又买了四十斤烂萝卜,给孩子们做汤、包馅。

保育员克扣孩子的伙食

据家长们反映,托儿所下午三点开饭,可是四点多钟孩子一进家门就喊饿,抓起凉馒头就啃,狼吞虎咽吃得吓人。孩子们说:“我们一吃饭,阿姨就喊:‘快吃,看谁第一个吃完!’”本来就贪玩的孩子,谁不想争个第一呢!

翻开这个托儿所的食谱,记者看到孩子们经常吃的伙食是:大米粥咸菜、大米粥酱油、剩面汤馒头、两个鸡蛋做的“鸡蛋汤”、一斤半肉馅做的包子。细菜从未有过。四个保育员全吃孩子们的伙食费,分文不交,而且在出锅时还要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鸡蛋花、骨头肉先捞出来吃掉。她们还用孩子的伙食费买面包、红肠、糖、酒等自己吃。

把孩子们的粮票换鸡蛋,再把鸡蛋作价从孩子们的伙食费里换成钱分掉。就是这样,她们不惜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每人每月从孩子们身上揩油分得五六十元。

这个托儿所所长王梅英,一个人独管记账、现金、采购和所有大事小情。当记者找她了解情况时,她竟满不在乎地说:“由于我平时不注意读书看报,很多问题考虑不周。”说得多轻松呀!记者找到工厂领导,厂长王宝仁同志一口咬定:“她们分钱很均匀,这是一起集体贪污案!”如此严重地摧残儿童、虐待祖国的下一代,难道这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吗?

(1984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合作者魏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