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财先从理心开始(2)(1 / 1)

心理小贴示

价格下跌的共同原因,是因为投资人抱持悲观的态度,有时是针对整个市场,有时是针对特定的产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商业活动,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的态度,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它所制造出来的价格。换句话说,理性投资人真正的敌人是乐观主义。

投资理财中的马太效应

一开始,你手头的钱财少,问题并不大,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想把资金由少变多,多了又再多,而理财正好能帮助你积少成多。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理财,不去理财,那么只能应了《马太福音》中的那句经典之言:“让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吧!”你不但不会变富,反而财富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穷。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各一锭银子,并让他们在自己远行期间去做生意。当他回来以后,就把3个仆人召集到一起进行询问,结果发现第一个仆人已经赚了10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赚了5锭银子,只有第三个仆人因为怕亏本什么生意也不敢做,最终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那一锭银子。

于是,国王奖励了第一个仆人10座城堡,奖励了第二个仆人5座城堡。第三个仆人认为自己怎么也应该得到一座城堡,可国王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下令将他手里的一锭银子没收并赏给第一个仆人。国王说,少的就让他更少,多的就让他更多。这后来被经济学家运用,并将其命名为“马太效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有些人手里有钱,却不懂得将其好好利用,眼看别人用同样的钱创造了更丰厚的利润,而自己却还是在原地踏步。俗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投资理财也是如此,你不想方设法利用资源,资源就会从你的手指间慢慢消散。一旦遭遇贬值,或不可预想的危机,他们就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这一切应付下来。

相反有些人则是另一种状态,他们总是想着让自己手里的钱不断的生钱,而且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就这样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营的井井有条,就算历经一些大的挑战和风雨也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们为自己打好了坚实的经济基地,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相信它可以帮您在思路上有所转变:

王方和小林是大学同学,又一起受聘于同一家企业,薪酬相同,待遇也一样,但是两个人在理财的观念上却有着天壤之别。王方的理财观念比较开放、灵活,前几年股市长势不错,他用熟练的电脑技能,购买了股票分析软件,没事的时候就研究研究,并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3万元钱全部投入了股市。一年多下来,他的股票市值就升到了6万元。后来,他见股指涨幅太大,各种技术数据也显示风险的降临,便果断平仓。这时,单位附近正好开发了一条商业街,由于当时股市红火,所以购房者寥寥无几,最后房产商不得不将现房降价销售,王方便用这6万元买了一套沿街商业房。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沿街房已经升值到了25万多元。后来,他见当地房产价格已经见顶,就立即将房产出手,把25万多元全部买了某开放式基金,也就是过了一年多,又获得了20%的盈利,25万元成了30万元。前段时间他买了一套带阁楼的房子和一辆捷达轿车,和自己的女朋友结了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而小林在理财上采取了过于保守的经营策略。刚参加工作那两年他的积蓄和王方的储蓄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为了安全稳妥,他一直把钱存入银行,满足于每年获得的利息。可他没有考虑货币的贬值因素,如果按银行定期l年期储蓄的年利率2.25%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如果以年均CPI(全N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为4%计算,1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2.2%,也就是说小林的积蓄在不断“负增长”。所以直到现在,小林在公司里仍然属于“穷人”,至于什么买车买房,在他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理财是要越理越多,而不是越理越少。看了小林的理财观念和经历,我们看到负利率是多么可怕啊!由此看来,转变自己的思路,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经意的想法,一个适时的行为举动,很可能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之所以穷人比富人多是因为穷人的观念没有富人的先进。穷人只看以前,而富人看的是未来。有的时候观念就像一个国王,他让不善理财的人不得不咽下通货膨胀带来的苦果,让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而对于那些善于理财的人,他们则能享受到让人羡慕的理财果实,从而使自己的钱财可以实现快速增值。这就是理财观念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需要转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事物,至少你还可以改变自己。”社会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作为人类群体中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紧紧跟随它的步伐,看清它的走势,不断地为自己积累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财富。放远自己的眼光,抓住眼前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幸福美满,我们才能不断地畅想未来,向更高理想和目标努力前进。

心理小贴示

“贫者贫,富者富”这条“马太效应”并非一成不变,在一个高通胀率的市场背景下,不出几年就可以使富者、贫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自己的思路和眼光,看清社会的局势和走向,然后对自己的投资理财之路有一个透彻的分析。

心理平衡,功到自然成

“跌跌不休”,让不少投资者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事实上,作为股票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华尔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市场由两种力量推动:贪婪与恐惧”。这种说法没错,但是过于简单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非常复杂,用“贪婪与恐惧”四个字不能概括影响人们投资决策的全部心理。其实投资就像养生,必须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能稳扎稳打地获得胜利。

在投资中,收益和风险是形影相随的,收益是以风险为代价,风险用收益来补偿。一般来讲,风险较大的产品,其要求的收益率越高;反之,收益率越低,但投资者不能盲目的认为风险越大,收益就一定越高,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投资产品风险高而收益并非如投资者期待的那样也高。

人们在谈论投资理财时,常常希望今天投资,明天就能够获得好的回报。这种心情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问题是这样的好事在现实中往往很难碰到。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投资者的心态应该放平和,把目标放远一些,不要贪图眼前的得失,我们一定要知道投资理财本身就存在着风险性,怎样降低这种风险性从而得到更好的利润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我们应该心理平衡一些,不要看着势头好就把自己全部家当都投入进去,在势态不利的时候就过于消极片面,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要以不变应万变,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理财让你体会到人生在世,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金钱只不过是我们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金钱存在银行里,只不过是银行卡中的数字而已,是一种虚幻的数字。要深切理解和体会你的投资价值和观念是为了什么,不要盲目超过你设定的范围,更要时刻让自己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林军和杨辉是股市上认识的好朋友,他们都希望在股市里拿到高收益,一次股市正处于牛市阶段,林军不顾一切地把全部家当投到了股市,心想这回一定发一笔大财了,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套牢了,这让他很受打击。

而杨辉呢?也赔了不少,但是他还把自己的钱财投资到了房产和保险产品上,尽管在股市里操作失败了,但是其他的收入还是可以贴补家用,时机成熟以后他又把能聚拢的资金再度投入到股市,不但赚回了本金,还得到了一份很丰厚的收益。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钱是要赚,但是要有个度,不要拿自己的一切作赌注,当你有这个举动的时候你已经成了一个金钱的失败者。

近一段时间,股市价值的提升是投资的基础,这样获得的收益一般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希望的投资收益是来自企业本身价值的提升,而不是来自市场的波动。

每个人的财富都是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而时间对于财富来说具有一种神奇的效应。回顾一下你资产的持有时间分别是多少,是不是最长的那个增值最多?可能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正因为房子的变现困难,反而给你带来了财富。

保持良好心态,首先在进行交易决策的时候,要做好计划,既要有耐心,又要坚定信心,大胆果断。如果你对汇率走势有信心,最好不要计较小小的差价,该买的买,该抛的抛,把握最好的时机。犹豫不决往往耽误时机,该赚的赚不到,不该亏的却亏了,市场就是这样捉弄人。如果你预测目前是盘整走势,那么在汇率没有到盘整区间底部的时候,一定要克制内心的冲动,不要轻易出手。宁可靠边观察,也不宜贸然跟市,以免跌落陷阱。

其次,在你的投资选择与市场运行方向相反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更为重要。如果你屡买屡套或屡卖即涨,只要你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止损保护交易,就完全不必懊恼。如果这时你心态失衡,失去的想马上赚回来,往往会使投资不理智,带“赌”的心态去博的话,最终只能是赚钱不成又赔钱。因此在不冷静的时候,冲动往往使人做出错误决断,从而招致巨大的损失,这时的你更需要休息,让休息忘记过去,以全新状态进行投资。

不管怎样,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功到自然成,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客观地看待金钱和人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收获一份不小的财富。

心理小贴示

这个世界上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一警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在或赔或赚的结果下如何自持,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只要人的心里是平衡的,循序渐进,就一定会功到自然成。

转动头脑,穷则思变

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是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有的工薪阶级者有时候会说:“看看人家有钱人,什么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可以请理财师给他们量身定做理财计划,想怎么投资都行。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工作也没多久,虽说工资不少,但是开销也大,现在手上只有三五万元,不敢做股票,更没资格炒期货,想做点小生意,钱也不够。可怎么说这小钱也是钱吧?总不能年年月月都放在活期存折里睡大觉,可不睡觉真又不知道如何理财。

其实理财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要转变思路,看清形势,就一定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理财天地,拥有自己一展身手的理财妙招。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一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4粒第三个格子里装8粒,依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照此办理,不久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急。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这样下去,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人。

贫穷的发展难起步也困难一些,就那么少得可怜的几粒米,连自己都没有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累到一定的时候只要跳一下格子,你就拥有了很大的收益,在这之前一切都是铺垫,没有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达的却是少数,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思想。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说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很多时候是可以喊价出售的。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小兰和小方生活都不富裕,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工资发下来了,剩下200块钱,小兰用它做了几笔小生意,到小市场买了几条丝巾,以比原价高出5块钱的价格卖给了身边的同事,这样它一下子赚了300元,而小方呢?一看到手里宽裕了,就都买了化妆品。

同样剩下200元钱,前者就可以让它增加利润,后者却仅仅只把它当成了一笔生活费,由此看来,想富有,首先就要让自己的脑袋灵活起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钱可以赚,关键看你是不是真的想到了。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是否具有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经营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有一位伟人的话我们都很熟悉,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多劳”不是让你累死,而是要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其实就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心理小贴示

既然是贫穷者,钱少是其软肋,以软肋和市场上的强敌去对擂,显然是不明智的。对贫穷者而言,最可靠的资本就是“了解自己”的财智素质。

小心自己的眼球效应

在股市的红点和绿点中,投资者不停地选择着、琢磨着,由于光线太刺眼,这一红一绿之间,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休息过,因为那分分秒秒都有钱在流动。股市是充满**的,因为关键要看投资者是否理智,不要让表面现象吸引住自己珍贵的眼球。

所谓眼球定律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造成醒目、轰动的效果,以便将主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以达到某种目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这种定律的影响。比如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总会有很多醒目的广告牌竖在那里,在我们上下班来回的路上,不断的加深着我们的记忆力。电视里的广告可以说是花样百出,琳琅满目的商品纷纷亮相,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吸引我们的眼球,从而促进我们的购买欲望,使他们的销售量不断提高。为此,早在1996年,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曾经这样预言:“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未来整个世纪的主宰。”

在投资理财中,很多人都曾经被自己的眼球效应迷惑过,明明看着长势喜人,可自己真的投入进去,却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自己的投资亏本不说,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什么广告牌,什么各种公司的宣传,这一切往往都会作为投资者为他们做投资的前期了解。要想融资,要想让自己的公司有所发展,上市以后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宣传活动,鼓动他人投资,这时候不明白的人就会盲目地将自己存续已久的那点银子心甘情愿地拿出来,结果没有分清形势,赔的是一塌糊涂。

其实理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不要盲目的相信宣传和某一个人赢得万利的传说。我们要注重自己进行各方面资料的搜寻,作出自己最明智的抉择。与此同时,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时候不要盲目的自信,更不要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投到股市中去当赌注。我们投资是为了让生活越来越好,而不是在盲目的投资中丧失了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

小杨最近很苦恼,刚大学毕业的他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有了一些积蓄,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在股市行情还不错的时候,就把一切积蓄投入到了股市上,可没想到后来股市暴跌,小杨的股票也可以说是连连跌落,就这样一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一下子成了泡影,小杨心里很难受,悔恨当初的行为,不应该盲目地把自己的钱投到股市中去,没有分析,没有计划,仅仅看到某只股票在涨就掏出了自己的银子。

从那以后,小杨开始理智了起来,不再像以前的那个愣头小伙子一样,没有选择,没有目的的去投资,相反他会为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份企业收益报表,每一个控股公司的最新消息他都会认真的研究,真正的思考,然后做出自己最明智的选择,就这样又发展了一年,小杨通过理财,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这让他非常高兴。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了这样那样的**,股市也不例外,有人把它形容为赌博,虽然不是很全面,但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在里面,想成为投资理财的高手,首先就不能被眼球效应所控制利用,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得失。

其实,我们现在讲投资,最主要的要素还是商家要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也就是所谓的眼球效应,好的收益首先要被投资者看见,期待,才能在投资者心中留有印象。之后才能促投资者产生一系列的投资行为,所以能够被投资者注意到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不管是广受投资者的质疑也好,饱受业内的争论也好,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商家已经达到吸引眼球的注意了,不管未来收益有没有那么高,至少给了现在兜里有钱的那些人的一种**,让他们始终相信,只要钱拿出来了未来就会有一笔丰厚的利润,但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至今还是个疑问。

所以作为投资者,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敏锐的目光,洞察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决策动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评估,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投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挣钱是很不容易的,投资理财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舒心。所以还是要让自己的智慧帮助我们,与其逞一时之勇被套牢,不如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理财是一件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拿出耐心,才能收获更大的收益。

心理小贴示

当今时代,我们的眼球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广告如此,店面如此,投资也是如此,很多上市公司,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用高收益**吸引着广大的投资者,然而真正能得到这笔高收益的人又有多少呢?既然我们的眼球如此珍贵,我们必须更加理智地使用它,只有这样,我们的投资才会成功,我们的收益才会可观。

知足者常乐

任何事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收益高,风险也就大,这时候投资者一定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只要拿到了自己预期数额的利润,本金没有受到影响,就应该赶快收手。俗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如果你总是不知足,那你就注定会在投资道路上走向失败。

很多朋友在投资理财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看到自己盈利了就会非常的高兴,希望它能够高一点再高一点,结果呢?好的势头过去了,自己没有挣到钱不说,还赔了不少,这又能赖谁呢?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该知足的时候就要知足,否则好运走了剩下的只有倒霉,这又何苦呢?

钱是永远挣不完的,如果总是盲目看涨,从不知足,那么必定会有把钱赔光的那一天,到时候吃苦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美国华尔街就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思就是说有些人见钱眼开,看到这里有钱赚,就集中自己的所有财力,人力,物力,然后蹲在那里看涨,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因为不知足,自己成了穷光蛋。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谁都想拥有更多的价值,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起来。可是,怎样能做到呢?尤其是老百姓,手头的积蓄本来就不多,想让他增值首先采取的理财方式,就是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怎样把这一切经营好,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如果弄不好,不能保持好收支的平衡,家里的资产就会贬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小赵参加工作3年了,有了一点积蓄,由于想结婚的时候能有多余的钱,就把钱投到了股市,希望能够多赚些钱,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起色,可没想到的是,后来股市暴跌,小赵的本金也被套牢了,为了能解套,小赵又借了很多的外债进行炒股,结果还是输的一败涂地,这让他很是痛苦。

就这样,窟窿越来越大,每一次小赵都不死心,但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欠了一屁股债不说,还挪用了公款,最后丢掉了工作,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因为不知足落到了这样的下场,真的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如果当时他能够知难而退,相信不幸的事情就会很快过去。

有人说股市是个大赌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拿自己的一切当作赌注,偶尔小玩一把,娱乐一下,知足常乐就好。如果真的拿它当职业,除非你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管是赢是输,我们的心态都应该是平和的,因为这一切都很正常,如果我们可以改变就集中精力勇敢地改变它,但是如果你不能改变,那就勇敢地接受它吧,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多。

约翰·博格是美国指数基金巨头——先锋集团创办人之一,他日前出版了一本名为《知足:金钱、商业和生命的真正尺度》的新书,他在书中写到,20年的流动过剩导致目前的金融系统成本太高,价值太低;投机太多而投资太少;系统过于复杂而不见简单。博格尔表示,“不是天才也能明白,金融部门捞利越多,投资者能拿回家的就越少,投资者落到了这一食物链的最底部,承担100%的风险和大部分成本,但仅仅拿到利润的一点零头。”

博格还进一步阐明了“知足”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并号召读者自我检讨,反思自己在财务问题上如何失策,并为当前的金融风暴推波助澜。他说:“泛滥的金融体系及企业界的贪欲,其深度远超过金钱。不懂何为‘知足’,这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价值观,这种混乱状况让我们在广义上迷失了人生方向。”

其实,能捞到好处的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应该有一个区分好人和恶棍的界线,来区分受人尊敬的股票持有者包括基金的操作者和纯粹的毫无原则的赌徒。”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曾语重心长说过。看看我们中国的股市里,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赌徒”,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者,如吴敬琏老先生的拍案。其实,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股市是怎么回事,就将大把大把的钱投进去,追涨卖跌全凭感觉,企图碰个好运气能够大捞一笔。

有的人把人生看作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家财万贯,赌输了一无所有,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应该多享受一些经历中的快乐,而不是在赌博中沉迷,我们的股市应该让我们知道的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绝不是一脸茫然和郁闷,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我们还需要家人的关心爱护,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问题,让金钱更好的为我们的幸福服务,而不是毁掉我们的将来。

心理小贴示

理财是为了越理越多,而不是越理越少,知足常乐往往会帮助你稳扎稳打的积聚财富,而不让它在你过高的欲望下走向流失。在生活中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需要维护的,请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毁灭了自己的幸福,毁灭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理财改变一生

“算计”一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财”,理财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财不只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丰富生活内涵。成功的理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增加收入,可以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水平,享有宽裕的生活水平,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所以合理理财才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关键看你怎样经营它。

想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甲、乙两个小伙子20世纪80年代初移民到美国,进入同一家工厂打工,拿着5、6块的时薪。每天午餐时,甲习惯到工厂旁边的麦当劳店吃快餐,乙则总是吃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便当。20年后,甲仍然在这间工厂打工,虽然时薪已经涨到15块。而乙呢,则已经做了老板,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麦当劳店。当被问起何以成功时,乙说当初他只是每月把别人吃麦当劳的钱,凑足100块后,坚持买了20多年的麦当劳股票。他的初衷很简单,那么多人去消费它,麦当劳能不赚钱吗?麦当劳赚钱了,麦当劳的股票也一定会涨。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会有许多,总结一句话就是:一个好的理财习惯会改变人的一生!乙的投资习惯是坚持买麦当劳的股票,而且一买就是20年!巴菲特的投资习惯是价值投资,坚持了一辈子,他们都成功了。

目前阶段,储蓄仍然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是将钱存入银行,在短期内虽然是最安全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理财方式。你或许会感到这种说法很诧异吧?其实存款到银行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利率太低,非常不适合个人作为长期投资工具使用。

我们假设一个人每年存入银行1.4万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之后他就可以累积169万元。但是这个结果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较,两者收益相差达到七十多倍。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名义上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这样也就是说,你的钱实际上已经贬值了。

有则广告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现在有的人像鸵鸟一样只知埋头苦干,却不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别说如何去投资理财,如何钱生钱;有的人过分强调储蓄,像守财奴一样不惜以牺牲生活水准为代价,看起来财富尽在掌中,实则不懂得用钱的道理;有的人财源滚滚,但却挥霍无度,没什么保障的观念,并且把自己对钱的理解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这些人缺的正是财商—理财的智慧和能力。他们缺少财商,但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财商比较低,偏重于某一项才能,但从未想过均衡发展。人们常说,“缺什么补什么”。如此看来,“补点财商”也将成为当今的流行语。

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用理财改变自己的人生呢?究竟怎样经营自己的生活和财源呢?看看下面的内容相信一定能够帮你做到这点:

选定生活方式

马克记得5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

故事包含了许多内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自己的未来增加保险系数。下水之前,你先要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以便在事情来临时胸有成竹,而且有逃脱的方法。做出改变生活的积极决定之前,你需要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权衡选择的利弊。

保证家庭第一

1984年,参议员保罗·桑切斯被诊断出患了淋巴癌。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他放弃了名望甚高的工作。正像一位睿智的朋友所说,“没有人希望临终前在办公室度过更多的时光”。你可以挣得生活所需,解决财务上的问题,甚至富裕繁荣,但并不一定就要你去扮演工作狂。没有时间去玩玩游戏、修缮篱笆,或者停下脚步嗅一下玫瑰的芳香。

总之,无论是传统家庭还是现代家庭,家庭的意义都跳不开同样的意义:一家人相聚相守,让生命繁衍下去。

养成创业习性

想获得成功,你就要养成创业的习性:多才多艺、灵活自如、善于推销自己、精于个人理财、排定事情的优先顺序,而且时刻准备着弃职而去。今天的员工需要有跳槽的心理准备。平均来说,跳槽常常是4到8年一次。

将你的创业念头付诸实施前,先经营一两项小产业,对你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它对你创业的起步、经营、经验积累都有很大帮助。我们把它看作你手中的“王牌”。你可能因为喜欢手中的“王牌”而辞掉工作,也可能为工作的转换做好各种准备。

投资你的债务

当声名浪藉的威利被问到为什么要抢劫银行时,他回答道:“因为这里有钱。”威利可能是个恶棍,但不是个笨蛋。他选对了目标,不过如果能够到银行里投资,而不是到这里抢劫,事情当然会好些。

负债相当于财务上的俄罗斯轮盘赌——枪膛里上满了子弹!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失业、医疗危机、离婚,甚至漏雨的屋顶,就会引发你的财务危机。所以,让债务降到最低是最明智的做法——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你可以为自己省下一大笔财富。

规划理财前景

假定你的财产没有巨大的增加、工作生涯中也没有什么一流的投资,但你仍将挣到一笔财产。比如说你和爱人都年方25岁,你们家的收入和普通的美国家庭一样——每年挣到最新估计的数字54910美元。如果你们二人都工作到65岁,即使你们的收入从不增加,也没有过分的生活费用,到头来,你们的收入将超过200万美元。如果你的薪水以3%的比例逐年增长,最后你们的收入将超过400万美元。还说什么呢?你成了百万富翁。

那么,你如何利用这些钱呢?任它点点流失,还是善加利用?最好的理财设计师,是你自己。

心理小贴示

朋友,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计划,那么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理财计划呢?唯有以人为鉴,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从现在起,做好自己一生的理财计划,才能达到提早“拥有”财富,提早“享受”财富的目的。

理财不是为了赚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啥,人走了,钱没花完。”凭借小品《不差钱》,演员小沈阳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谈笑一阵风,小沈阳的这句话倒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蕴含着理财的理念。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我们理财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拼命赚钱、攒钱?当然,我们也不愿遇到“人活着,钱没了”的尴尬。

说到理财,想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正值中年,在上海有房有车有一份非常不错的稳定工作,每年的收入足以让其跻身“金领”行列。2007年,看到股市行情飞涨,身边的很多朋友因此“意外发财”,他不由心痒难耐,抱着“钱多不扎手”的心态,动员老婆把300万元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等着“以钱生钱”赚更多的钱。

但世事难料,朋友的美梦没做多久,股市就开始了暴跌,上证综指从6000多点跌到了4000点附近。此时,有点“输红眼”的朋友东拼西凑的又弄来200多万元入市“抄底”,结果遭遇新一**跌。已经手足无措的他完全乱了章法,在去年11月份全部清仓,所剩资金不到200万元。看着这样的结果,他不免又气又急,没多久就中风偏瘫了,整个家庭也陷入了财务危机。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你这个朋友是被理财害的。原本他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如果不理财,那日子照样过得很幸福。这么看问题其实是对“理财”的曲解和误解。按目前的通胀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不理财,资产明显会缩水。理财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理财。

理财,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股票一套,你就心神不宁,寝食难安,那你不能买股票,还是买点国债更安全。其次,要在保证家庭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来获得比银行存款高的收益。比如那位朋友,他如果将300万元资金分成几块,一块存银行,流动性好,安全,随时可以应急;一块买点保险,意外险、医疗险,给自己和家人有个保障;再拿出可以承担风险的那部分资金,参与一下股市,这样,在市场走牛的背景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万一亏损,也不会搞得人要中风的地步。当然,对于一点没有股市投资知识的人,更稳妥的办法是定期定额买点基金,既可以分享牛市成果,又可以规避自己盲目操作的风险。

我们上面说到的这个朋友,他就犯了大忌,没有弄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又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他所谓的理财,其实是一场豪赌。

投资理财要以安全稳健为主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表现给大家上了惨痛的一课。很多投资者都在纳闷,这市场到底咋了,股票、基金还敢买吗?其实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多值得投资的理财产品的。

金融市场也有各种产品,比如储蓄、国债、基金、股票、期货、艺术品收藏什么的,单一的产品销售不是理财,只有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构置一个产品组合,这个过程才能称得上理财。比如说,一客户现有100万,他想投资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可客户一点风险承受能力都没有,属于只能挣却不能赔的那种,这就需要给客户做产品的组合配置。假如客户的理财周期是3年,我们可以给客户做这样的规划:拿出100万中的85万购买3年期的储蓄国债(年收益5.74%),3年期满后本利和为100万元,剩下的15万元我们才考虑是买股票呢还是炒权证或是做期货什么的。这就是理财的核心思想,先想着如何不赔,然后再考虑着怎么去挣钱。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和家庭成员的风险属性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如果是保守型,承担最大亏损在10%以内的,应谨慎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选择保本能力强的理财产品,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

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财知识

理财知识的学习也很重要,因为理财资讯的掌握程度决定着投资者的理财策略,学习正确的投资方法,不断地进行理财知识的完善,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理财工具和手段为自己制定中长期的理财规划。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成功经验,同时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理财不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不过,学习过程中思想和理念上的改变可以逐步促成生活质量的提高。教育投资是属于个人智力和知识积累的投资,是理财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是一个人对自己进行的最重要的投资。投资和消费是经济社会中两种经济行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是一种积累;消费则多是为了享受,是一种消耗。对健康的投资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对健康的消费。没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拥有快乐。

理财规划中对健康的投资的收益不像其他投资那样明显,这是一种隐性的收益,但这种收益却是你在所有的投资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心理小贴示

理财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必冒太大的险,求太多的财。如果真是“人走了,钱没花完”,相信那也成了理财的一种悲哀。理财,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股票一套,你就心神不宁,寝食难安,那你不能买股票,还是买点国债更安全;其次,要在保证家庭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来获得比银行存款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