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乔布斯留给世人——无往不胜的人生启示(2)(1 / 1)

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许多人起初都能够付诸行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以及气力的耗费,大多数人便从思想上开始产生松劲和畏难情绪,接着便停滞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后放弃了努力。

人之所以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对理想目标产生怀疑,主要原因就是人天生就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惰性。当他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和挫折时,便会灰心丧气、畏缩不前。这就像走路一样,人总是愿意走下坡路而不愿意走上坡路。走下坡路省力,于是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下坡路。这就是人之所以常常见了困难绕着走的原因。

往最省力的方向想,或喜欢走下坡路,对于走路无关紧要,但对于人生理想来说,却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因为这样一来,远大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了。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收获,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时,他却停止了努力,省力倒是省力,成功却从此与他无缘了。其实这时,往往是理想正欲破土而出之际。

1995年,皮克斯终于在纽约上市,开盘价为每股12~14美元。但短短半个小时,皮克斯的股价就上升到了49美元。这意味着,乔布斯将拥有l5亿身家。乔布斯的坚持获得成功。

此前,尽管皮克斯已陷入危机边缘,亏损赤字高达4700万美元,但乔布斯仍咬着牙不断向皮克斯投资。为此,乔布斯付出了自己大半身家。期间,乔布斯也曾想将皮克斯卖掉,但乔布斯总想得到一个更好地出价,以至皮克斯迟迟没有卖掉。这种坚持反倒换来了成功。皮克斯在纽约上市以后,尽管每股降至20美元,但仍然从公众购买的l3200万皮克斯股票中获利12300万美元。其中,投资皮克斯的银行家获得了900万美元,而乔布斯则获得了7600万美元的盈利。

显然,乔布斯坚持让皮克斯上市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尽管当时所有的律师和投资家都说上市不会有什么收益,而且还会耗费巨大的资金,但乔布斯的坚持精神终让他获得了回报。

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其不同之处就是看是否怀疑目标,是否为目标坚持奋斗。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马拉松赛跑,最初参加竞赛的人可以说成百上千,但跑出一段路程之后,参赛的人便渐渐少起来。原因就是坚持不下去的人逐渐自我淘汰了,而且越到后面人越少,全程都跑完能够冲刺的人更少,奖牌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当中产生的。

马拉松赛跑,与其说是赛速度,不如说是拼耐力,也就是看谁坚持到最后。做任何事情都和赛跑一样,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步之差,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是最后那一瞬间。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莫泊桑,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

莫泊桑 13岁那年,考入了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颇有文学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对他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某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法国作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莫泊桑点点头,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福楼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功底。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看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莫泊桑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商必须是杂货铺的那个货商,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并且所用的词,应是别人没有用过甚至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

多苛刻的要求啊!但莫泊桑理解福楼拜的良苦用心,他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努力朝福楼拜提出的要求奋斗着。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的学业进步飞快。后来,他就写剧本和小说了,写完就请福楼拜指点,福楼拜总是指出一大堆缺点。莫泊桑修改后要寄出发表,但是福楼拜总是不同意,并且告诉他,不成熟的作品,不要寄往刊物上发表。

刚开始,莫泊桑唯命是从,福楼拜不点头,他就把文稿放在柜子里。慢慢地,文稿竟堆起来有一人多高,莫泊桑开始怀疑:福楼拜是不是在有心压制自己?

一天,莫泊桑闷闷不乐,到果园去散心。他走到一棵小苹果树跟前,只见树上结满了果子,嫩嫩的枝条被压得贴着了地面,再看看两旁的大苹果树,树上虽然也果实累累,但枝条却硬朗朗地支撑着。这给了他一个启示:一个人,在“枝干”未硬朗之前,不宜过早地让他“开花结果”,“根深叶茂”后,是不愁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来的。从此,他更加虚心地向福楼拜学习,决心使自己“根深叶茂”起来。

1880年,莫泊桑已经到“而立之年”了。一天,他拿着小说《羊脂球》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看后拍案叫绝,要他立即寄往刊物上发表,果然,《羊脂球》一面世,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莫泊桑顿时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闻人物,同时,他也登上了世界文坛。

莫泊桑的成功,是由他坚持不懈的奋斗带来的。由此可见,坚持不懈对成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生活中,有许多人做事最初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在这个阶段普通人与杰出的人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到最后一刻,顽强者与懈怠者便各自显示出来了,前者咬牙坚持到胜利,后者则丧失信心放弃了努力,于是便得到了不同的结局。

许多失败者的悲剧,就在于被前进道路上的迷雾遮住了眼睛,他们不懂得坚持一下,不懂得再前进一步就会豁然开朗,结果在胜利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应有的荣誉。自然,最后的那一段路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总是异常难走,但正是由于充满了艰险,才使它后面的风光非同寻常,才使一个人的生命达到辉煌的境界。

五、善于发现身边的机会

我想,我从来没有如此卖力地做过什么事情,但是研制Macintosh苹果机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几乎每一个参与这个过程的人都会这么说。到最后,我们都不想放手。因为我们感觉一旦它从我们的手中溜走,它就再也不属于我们了。

——史蒂夫·乔布斯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危机或困境时,通常会感到沮丧,不过,只要你睁大双眼,最佳的机遇往往就会在这困境中出现。危机是一种改变、成长、学习、反思并由此变得更强的机遇。它使我们能够变得沉稳、宽容并找到全新的希望。在工作上的失败让我们进步;伤病让我们变得坚强;与家人的争执加深了我们对互相的认识,变得更为亲近;每天所面对的空虚教会我们归隐。只要我们敢于正视困境,在一切似乎迷失的时候,就会发现新的希望。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也就意味着生活中充满了困难,不同的只是结果,或是困难吞没懦夫,或是强者征服困难。你认识困难吗?你知道现在遇到的困难预示着什么吗?是进步。每克服一个困难,你就前进了一步,你就迎来了一个机会。

乔布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人说他就是一位魔术师,那是因为他是善于发现机遇并能抓住机遇的人,在乔布斯看来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因为困难后面往往孕育着良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1996年他卷土重来,在从高楼落到谷底的12年后,重新被“苹果”雇佣为其兼职顾问。俗话说“黑夜过去是黎明”,有太阳总有晨曦显露的时候,全球各大IT媒体几乎都在头版头条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乔布斯受命于苹果危难之际,他对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和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

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接着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

机会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也无法预知它来自何方、以什么面目出现。有时它从前门进来,有时它来自后窗,有时它以本来面目出现,时而又乔装打扮为不幸、挫折的模样。所以要有开阔的胸怀、广阔的视野,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内或某个单纯的渠道上。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告诉自己的员工说:“只要你善于观察,你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机会,很多在你的身边,甚至在你的手上,问题在于你能否发现每一次机遇。”

由于乔布斯那令人称奇的善于发现良机的能力,他发现这样一个领域,一些音乐爱好者只是把音乐作品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上播放,而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歌曲传送到MP3播放器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开车、购物甚至慢跑的时候听音乐了。

他预见了这场音乐领域的变革,他认为:“音乐爱好者现在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再把它们传送到iTunes上,然后就可以欣赏音乐了,而不是去商店里把CD唱片买回来。”便携式播放器的出现使随身听的体积缩小到只有衣服口袋那样大。

乔布斯也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认为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金矿”,虽然用户们没有意识到,但音乐市场上已经存在着一块成熟的市场了。乔布斯认为:“大量事实、证据显示,MP3播放器的生产商根本就不懂得软件产品。”

于是乔布斯又取消了苹果公司正在经行的一些研发项目,集中精力研发苹果公司的中心产品——MP3播放器。在离iPod播放器的发布会仅有一个月的时候,在美国却发生了911事件。人人都处在恐慌中,科学技术的泡沫即将破裂了,高科技产业也处于一种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极为不利的背景下,2001年11月10日,苹果公司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产品一MP3播放器iPod。

乔布斯正式发布了苹果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携式MP3播放器iPod。它内置5GB硬盘,集成了2.0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内建数字放大器,引爆了新一轮范式转移。iPod以卓越的使用能力和时尚设计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出是伴随着iTunes的诞生,这个基于网络的音乐商店,永久性地重塑了音乐产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苹果公司的这个决定非常富有远见,同时也创造了辉煌。

乔布斯在“苹果”最困难时挽救了它,同时也在“苹果”重新树立了领导者的地位。在2004年夏季,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时候,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人耳朵上戴着白色的耳机。回到公司后,他说:“我那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播放器真的开始流行了。’乔布斯已经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的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

乔布斯说:“不要总是埋怨自己没有致富的机会,机会其实就在身边,关键是自己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善于抓住机会的手。”以古时三国时期为例,刘备之所以能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他敢于抓住并创造机会。通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连吴抗曹、巧借荆州等种种努力,使自己从一个文不能达天下,手又无缚鸡之力的草鞋匠,而后发制人成为一方诸侯。

生活就像白开水,上帝怕我们太寂寞,所以给了我们各种机会,让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快乐。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总有一天,你会抓住成功的触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总之,一个人即使面临许多困难,一时无法成功,也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通过乔布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遇见困难时要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节成功的捷径就是把一件事做透

一、人生中的取舍智慧

17岁那年,我愚蠢地选择了一所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我父母处于蓝领阶层,他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的学费上面。6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所以决定退学。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害怕的,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史蒂夫·乔布斯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

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身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说很沉重。智者告诉他:“这就是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捡东西放在心里,于是越来越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智者问他:“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金钱、地位、名声哪一样拿出来扔掉呢?”那人不说话了。

由此看来,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个时候最轻松:一是出生时,赤条条而来,背着空篓子;一是死亡时,把篓子里的东西倒得干干净净,然后赤条条而去。除此之外,就是不断往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心为形役,所以会感觉到累,可是又不愿放弃篓子里的东西,因为每放弃一样东西,心是会流血的。

生活总是在取舍中选择。大多人总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就会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忽然发觉,忧郁,无奈,困惑,伤心,无聊,一切不快乐,都和自己的图谋有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或者,太过于执着了,以致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知道,懂得舍得,才能获得。

当初,面对衰落的苹果公司,乔布斯说:“公司根本没有焦点,每一个小组都在做一些同样的事情。”“如果苹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话,我们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项目,我们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乔布斯清醒地意识到,拯救苹果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为大众消费者以及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制造易于使用的电脑。通过“苹果”的产品,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苹果公司并不是什么都做,即使“苹果”推出的产品都加起来就20种左右,但每种都堪称经典,这就是苹果让你疯狂的地方。

乔布斯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有一个经营理念——注意力管理,就是只关注你认为有潜力的市场,并针对这个市场研发产品,让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这上面力求做到完美,让你难以拒绝。

乔布斯取消了数百个软件项目以及绝大部分硬件项目,包括显示器、打印机以及最具争议性的Newton掌上电脑项目。当时的掌上电脑非常抢手,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掌上电脑,市场反应非常火爆,前景很好。苹果公司大多数人都赞成推出自己的掌上电脑来瓜分这块肥肉,而乔布斯坚决反对。他觉得那是没意义的事,他意识到90%使用掌上电脑的人的目的只是在旅途中以此获取信息,而用不了多久手机就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掌上电脑市场将会大幅萎缩,消费群体也太少,还是应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当时的iMac上,做那些可有可没的产品只是浪费时间。iMac的问世证明了乔布斯舍得的哲理的高明,iMac迅速蹿红并占领了电脑市场,让红极一时的掌上电脑暗淡无光。

乔布斯认为,真正的聚焦并不是把精力放在必须重视的事情上:“聚焦就意味着说不,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人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今天消费电子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过3%~4%,乔布斯却能带领苹果公司将利润率维持在20%~30%。在抄袭成风、低端竞争失控的泥潭中,它只生产有限的几款产品,却能把它们做到极致。

苹果的产品俨然是创新、艺术和时尚的代表。每天都有无数人主动向苹果提供自己的创意。尽管他们创意中的产品可能很漂亮,但是却都存在相同的致命缺点——功能过于大而全。

不论是iMac,iPod,iPhone,还是iPad都体现了苹果的风格在于简约。一位苹果前软件开发工程师回忆说,在一个照片编辑应用就要发布的前几天,乔布斯发现一个索引功能应用很复杂,于是决定去掉这个功能。当时说明书都已经写好并打印成册,但乔布斯并没有因此放弃改动。虽然这让设计团队觉得很沮丧,但大家也确实发现“那个改动真的让它变得更好用了”。现在,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扎根到苹果基层,一些工程师经常会说:“如果我是乔布斯,我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苹果公司认为,iPad缺少的功能正是他们感到骄傲的地方,因为他们不断改进的目的是使用户和互动内容之间没有距离。iPad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运行各种应用,并且拥有日历、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办公效率管理、音频、视频和游戏等功能。但当你开始使用的时候,你不会把它看作“工具”,这种体验更像是你与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的关系。正是因为舍去那些繁琐的东西才有了今天苹果的个性。乔布斯说:“这样的组织非常流畅、简单,容易看明白,而且责任非常明确,一切都简化了,这正是我的信条——聚焦与简化。”

生活中,大多人总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就会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在现实生活中,鱼和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因而在取与舍之间,总是那么让人难以抉择。但是只有你懂得要舍什么得什么,要懂得对其他的**说不,把精力放在你的强项上,你才能掌握成功。

二、兴趣是你最好的老师

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害怕的,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并且开始旁听那些看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史蒂夫·乔布斯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

世界上有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不少是从兴趣开始的。浓厚的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里;可以使魏格纳一生中四次去格陵兰探险;使达·芬奇不顾教会的反对连续解剖许多尸体……

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北针发生兴趣,他长时间摆弄它,心想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他还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正是这种浓烈的兴趣,和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使他成为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著名学者郭沫若曾经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牛顿,就是从一只苹果落地,引发出万有引力定律的。

由此可见,兴趣,它能引人踏入某一专门知识的深广领域,可以把人引向伟大事业的辉煌巅峰。因为,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具实际意义的因素,是学习的一种动力。

10岁时,乔布斯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表现出来了。在加利福尼亚州,新兴的电子公司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在自家的车库做维修。一次,一个工程师送了他一个碳晶麦克风。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后,乔布斯觉得自己进了天堂:他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将发挥个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乔布斯的成功来源于把个人兴趣与自己的天份融为一体,来源于他对兴趣的选择、坚守与努力。具有十分广泛的兴趣,也常常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座右铭,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最终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苹果公司。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场生活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一切困难都变得不值一提,而成功也就会就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

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兴趣爱好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使之胸襟豁达,朝气蓬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精神境界高尚。当一个人对生活有兴趣的时候,就会觉得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快。而一个没有生活兴趣的人往往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冷淡,感到精神空虚,烦闷苦恼,觉得生活乏味,就不可能热爱生活。

有人研究过,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有兴趣,工作的积极性就高,就能发挥出他的全部才能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兴趣,工作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在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能够取得成绩和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就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对学习和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取得辉煌的成绩。

总之,兴趣是胜利的秘诀。成功者与失败者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兴趣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任何人只要对工作抱有高度兴趣,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三、做你最擅长的事

我是幸运的,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爱做什么。20岁的时候,我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我们非常勤奋地工作。只用了10年时间,由两个穷光蛋组成的公司就扩展成拥有4000名员工的“庞然大物”,价值也达到20亿美金。

——史蒂夫·乔布斯

对很多人来说,发现自己擅长做什么事,是一个比较困难在问题。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迈进了成功之列。相反,有72%的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做着自己的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有所作为了。

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表示:“我深信,使我不断前进的唯一动力是我爱我所做的,你的工作将会占据你的大部分人生,真正获得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做你认为重要的工作。如果还没有找到,那就继续寻找,决不放弃。全心全意去感受那份工作,适不适合你,自然就会知道。而且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就像所有重大的关系一样,随着岁月流转,只会越来越好。”

当苹果公司走向低谷时,乔布斯发觉苹果正处在迷失之中。他说“公司根本没有焦点,每一个小组都在做一些同样的事情。”“如果苹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话,我们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项目,我们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乔布斯不但选择做最擅长的事,而且要把这擅长的事情做透。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成一两件事就很不容易。就是这一两件事,要做好,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精力有限,往往想做的事很多,能做的事很少,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一个人想成功也是如此,如果涉猎的面太广,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就很难有大的作为。现在这个社会是个多兀化、开放、张扬个性的社会,那么工作时间不长急于成功和得到社会的认可的年轻人,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找好定位,确定一辈子要做的一件事,从点滴开始,专注此事,走好一辈子。

乔布斯说:“苹果的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完美的产品,而不是成为全球最大或者最富有的公司。”苹果确实不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它涉及的领域也只是电子行业,并不是苹果公司没有实力发展其他行业,而是像乔布斯说的那样,苹果的目的不是成为最大的公司,但却是最完美的公司,他只需精通这一行就足够了。

任何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你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自己那一个领域内的大师。乔布斯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

凭借苹果的实力,他如果去股市淘金,当个庄家,翻云覆雨,简直是易如反掌。凭借他的实力,他可以去做房地产,但他专注在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电子行业,而不是被市场上其他的**所吸引。他如果真那样做了,他也就不是乔布斯了。

正如有人曾向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的秘诀,他每次都提到父亲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选定一把椅子”,即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多么形象而又切合实际的比喻。你终于知道,只要你一心一意向着一个目标稳步前行,百折不挠,一定不会失败。这就好比用玻璃聚集起太阳的光束,那么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燃起火来。人之一生,十分短暂,不容我们有过多的选择,那些左顾右盼、渴望拥有一切的人,往往因为目标不专一,最终却一无所获。

乔布斯本身就不是一个全才,对技术方面他自己也承认不如苹果公司的许多工程师,但是乔布斯却精通于创新管理之道。从iMac、iPod、 MacbookAir、iPhone,再到iPad,苹果推出的所有产品都体现了乔布斯的无限创意。

1999年,苹果推出第二代iMac时,乔布斯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外形,让人们知道了电脑在实用之外,也可以拥有独特、炫目的外形。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乔布斯说:“它让你想舔上一口。”

乔布斯的创意就在于与众不同,当市场上充斥着的各种颜色的播放器时,苹果推出纯白、薄得像张卡片一样的iPod,它再次引领了潮流。有了乔布斯就意味着创意无处不在,当你还在痴迷五颜六色的电脑时,那对乔布斯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有了乔布斯你永远猜不到电脑会变成什么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乔布斯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到了极致。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那些成大事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他们的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他们心中都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了自知之明,善于扬长避短,再抓住发展机遇,于是这个世界上就有了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石油大王。

美国微软公司创立时,只有比尔·盖茨和艾伦两个人,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编程技术和法律经验。两人以此成功奠定了自己在这个产业领域的坚实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们一直不改初衷,“顽固”地在软件领域耕耘,任凭信息产业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从来没有考虑过多种经营,结果他们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能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扬长避短,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四、精益求精的完美主义

我们把屏幕上的按键设计得如此完美,就是为了让你情不自禁地点击它们。

——史蒂夫·乔布斯

什么是完美?完美就是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竭尽所能地把事情走好。人的一生会做很多事,所以,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必须要有的。

平庸和优异、一般和最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人想要做到零缺陷工作,磨练出非凡的才华,就要保持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对自己所做的事精益求精,尽量出色地完成,这样才能最接近成功。

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就是追求完美的一个最好例子。这位睿智的男人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追求零缺陷,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尽善尽美,这也是他能够成为美军最高统帅乃至美国最高领导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他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后来在国内从事军训工作。再后来,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名望卓著的五星上将。

美国军队历史上共授予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属于出身最低的、晋升最快的、前途最“大”的一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艾森豪威尔是统率美军进行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是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第一位盟军最高统帅;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也是当上总统的唯一一位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将军曾说:“我所推荐的好学的人如果一共有10个,那么我只要在一个人的名字下面写9遍就行了,这个人就是艾森豪威尔。”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不是光做得优秀就能获得的。

完美是一种境界,不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性东西,是一种态度,因为完美是永远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追求完美,完美是无止境的,就像一句广告语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乔布斯能够成功就是追求完美最好的例证。对于他来说:只有A计划。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只倾注全力打造一款产品或服务,没有备选方案,没有退路。这样才能将最好的创意、技术、设计倾注到一款产品上,iPod、iPhone莫不如此。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否完美往往决定了你的成败,乔布斯就深知这点。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是乔布斯的信念,他那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在这种完美主义信念的推动下,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理想。他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