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亦一器也
南怀瑾说:要建造一间巨大的房屋,必须要开辟门窗,以便光线空气的流通,才能住人而养人。使人胸襟开阔,内外畅达而无阻碍。由此而说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修习心智功夫,必须要开张灵明,静居其中,见闻不隔而清净无为。
《道德经》中讲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说:用许多材料做成的马车,只有当车厢空着时,才能载人运物;花许多工夫做成的陶器,只有当中间空着时,才能盛放东西;费许多力气做成的房屋,只有当房间空着时,才能住人存物。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利用有形存在的事物,使无形存的事物发挥作用。
从前,有一位师傅打发他的年轻弟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可弟子回来后,却是满脸不高兴。
于是师傅问他:“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你这么生气?”
“我到集市上的时候,那些人都追着我看,还不停地嘲笑我!”弟子撅着嘴说。
“哦?他们都嘲笑你什么呢?”
“笑我个子矮呗!哼!可是,这些俗人哪里知道,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我的心胸可宽广着呢!”弟子仍是气呼呼地说。
师傅听完他的话,什么也没说,转身拿起一个脸盆,带着弟子来到海边。
师傅先用脸盆盛满海水,然后往盆里丢了一颗小石头,脸盆里的海水溅了一些出来。接着,师傅又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扔进前方的大海里,大海没有任何反应。
“你说自己的心胸很大,是吗?可我看不见得,人家只是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话,你就生那么大的气!就像这个丢进一颗小石头的水盆,水花到处飞溅。”
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和宽广的“大海”比起来,自己的心胸真的就只是像这个小小的“脸盆”一样啊!
成大事不容易,想通吃满桌,肚量要有那么大,吃得下,消化得了,不阁胃病不拉稀;想通吃天下,度量要有那么大,好事坏事兼收并蓄,君子小人照单全收。
有一篇古文,是专门谈论器量的,其中一段文字尤其精到:“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效焉: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富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教授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意思大概是说:人也是一个器物,各有自己的容量。像天地一样包罗万象的容量,是圣贤帝王所效法的;像山岳江海一样包容万物的容量,是公侯将相所效法的。古代的夷齐有容人的大量,孟子有浩然的气量,范仲淹有济世救民的德量,郭子仪有厚德载物的富量,诸葛亮有神机妙算的智量,欧阳修有谆谆诲人的教授量,吕蒙正有含羞忍辱的度量,赵云有力战千军的胆量,李德裕有力拔山兮的力量,这些人都有成大事的器量。
这篇文章对人的器量还做了进一步分析,为了读起来方便,不受古文的麻烦,就直译出来:
“人的器量有大有小,有智有愚,命运也千差万别。比如家庭富裕的人,器量大就添财进福,器量小就招灾惹祸;地位高贵的人,器量大就受人拥戴,器量小就众叛亲离;聪明的人,器量大就事业有成,器量小就惹祸上身;愚蠢的人,器量大就身心安泰,器量小就祸在眉睫……”
“有些大人物的器量,能够容得下奸邪的人,却容不下刚直的人;有些文人的器量,能够装得下诗书万卷,却听不下一句忠告;有些强人的器量,能喝得下万杯美酒,却说不出一句“对不起”;有些才子的器量,能够算无遗策,却不能认一个错;至于普通人,一件事不合意,一句话不顺耳,即使不对簿公堂,也难免口角相争。”
“器量狭小的人,如果居于领导地位,必然会跟部下结镕;如果担任管理者,必然被下属仇视。”
“器量狭小的人,待人接物,最喜欢听奉承话,最怕被人轻视;对贫穷的同乡和亲戚,不能以礼相待;对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孤儿,不愿帮助接济;做工的人稍有小过,就严加责罚;家里的人偶有失误,就大发雷霆。这种人若是侥幸得志,就自以为高人一等;发了一点小财,就自以为了不起,摆出财大气粗的架式,洋洋得意,种种可笑的表现,真是一言难尽。”
“至于那些身负才高的人,一时事业不顺利,不是很正常吗?如果你真的有大才,就应该知道天命无常,必须静以待时。假使你整天抱怨怀才不遇,不能安守本分,轻举妄动,做出危害自己、连累家人的事,到时候你就知道圣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是多么正确了!大凡器量宽大的人,如果能从‘忍’字做起,哪用得着担心不能成功呢?古今多少英雄豪杰能忍能让,做出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业啊!”
“你自己的器量大,你遇到的可气可恼的事相对就小了,恨容易容纳。假如你听得进小人物乃至叫花子的意见,怎么会跟那些说三道四的人计较呢?有什么不能容忍的?麒麟不跟牛羊赛跑,凤凰又怎么会跟小麻雀争高低昵?”
这篇文章已经说尽了器量与人生事业的关系,但我还想在这里画蛇添足补充几句:人一生的境遇,都是自己修来的福分。你的事业能做多大,其实不必忐忑揣测,更不必向算命瞎子讨教,只看自己的器量大小,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天下难容之事”,你就知道自己的事业大小。事业大到超过器量,也有可能,但那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一间小房子,硬要塞进一个火车皮的东西,哪有不垮掉的呢?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经历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用不着相信自己的运气比别人都好。真正能成大器而且事业长盛不衰者,必然器量过人。
汉景帝时,袁盎做吴国宰相,从史跟他的小妾私通。袁盎知道后,没有泄露,对待这位从史还跟过去一样。从史自己却很害怕,悄悄逃跑了。袁盎听说后,亲自追上去,把小妾送给他,还让他做从史。
后来,吴国和楚国叛乱,袁盎奉命出使吴国。吴王想让他做将军,袁盎不答应。吴王想杀他,派一名都尉率领五百人包围他的住所,将他软禁起来。
巧得很,以前那个从史恰巧是监守袁盎的校司马,他半夜里将袁盎从**拉起来,说:“您快逃走吧,吴王明天早上要杀您。”
袁盎不相信,说:“你是什么人?”
司马说:“我过去是您的从史,蒙您赏赐侍女的那个人。”
袁盎推辞道:“您有家属,我不能连累您。”
司马说:“您走了,我也会逃跑,避免我的亲人受牵连您不必担心!”说完,用刀割破帐篷,领着袁盎跑到安全地方,然后分手。袁盎于是安全回到朝廷。
古人认为,“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是不共戴天之仇,这位袁盎却能屈己从人,此等度量,不能说不大。他给别人留了一条活路,也等于为自己留了一条活路。无独有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有过同样的大度之举。他在齐国任宰相时,家中养了许多宾客,其中一位宾客与他的小妾私通。有人建议将此人处死,孟尝君淡然一笑:“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位宾客,对他说:“你在我们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心里很不安。现在卫君与我交情很好,不如让我替你准备车马银两,你到卫国去做官吧。”
这位宾客来到卫国,受到卫君的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君关系紧张,卫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此人对卫君说:“我之所以来到卫国,全赖孟尝君的推荐。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绝不彼此攻伐,而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辜负了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取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不然,我愿死在您的面前。”
卫君佩服他的仁义,于是取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必然包含着别人有意无意的帮助,也包含着别人的宽容和迁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带着感恩之心去做事,心境就豁达了,于是更容易成功。
做人要有气量,有胸襟,宽待他人一切可以原谅的过错,能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品德修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立壁千尺,无欲则刚”,这是对宽容的最好解释。
竹有三大特征,第一大特征,它里面容量很大,那就是说,你做人、做事要有气量,要有肚量。第二大特征是一节一节的,说明做人、做事要有节气不能昧心,要刚正不阿。第三个特征是它很直,告诉你做人、做事要有气质,要诚实,要实在。学学竹子吧,也许你的人生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是总纠缠于无关痛痒的是是非非。
中国有句古话:“量小非君子”。抛开成败得失暂且不说,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能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优劣。气量大有点,处处忍让有点,至少不会惹人讨厌,因为谁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人是一个宽宏大量的。
国学话谋略:
一个人不能没有自尊心,但太多心也没必要。即使有人故意嘲弄你,也不必恼怒。鲁迅说得好:“最高的蔑视是无言,而且连眼睛也不转过来。”
是“千里马”,何愁没有“伯乐”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努力求道面不努力谋求衣食。种田求食,饥饿却在其中;好学求道,俸禄却在其中。所以,君子只担心道业没有长进却不担心贫穷。”
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得到赏识,但却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却可以从小处得到赏识。”
南怀瑾说: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好地努力,生活总可以过得去,发财不一定。只要努力求学问,有真学问不怕没有前途、没有位置,不怕埋没。
孔子为什么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呢?可能跟这个故事有一定关系:
学生樊迟向孔子学种田,孔子不高兴地说:“在这方面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向孔子学园艺,孔子说:“在这方面我不如老园丁。”
等樊迟出去后,孔子对其他弟子评论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处上位的人喜好礼节,百姓没有不敬重的:处上位的人喜好仁义,百姓没有不敬服的;处上位的人坚守信用,百姓没有不爱戴的。假如能够做到这三条,四方的百姓会扶老携幼来追随,哪用得学习种田这种末技呢?”
由前面那句话,结合这个故事来看,孔子似乎瞧不起种田。后世的“批孔”者,由此认为孔子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
这样简单评价孔子,肯定是不对的。孔子是个大圣人,头脑中世俗的观念较少,不会瞧不起种田,更不会瞧不起种田人。事实上,他还多次向种田人请教呢!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包括种田人在内的。那他为什么在此处说出似乎轻视农业的话呢?古文的记述比较简单,何况儒经是学术著作,不是文艺作品,对当时的场景和气氛没有进行描述。我们不妨依情依理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
春秋时没有大学,孔子的私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最高学府了,知名度大概不亚于北大、清华。有一天,孔子在给学生们讲仁道,这时,一个叫樊迟的学生站起来,提出异议:老师,您教我们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您不如教我们一点实用的东西,我们也好拿出去混饭吃啊!要不您干脆教我们种田吧,学会种田,至少不会挨饿。
孔子对自己的仁道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如今竟被这小子看得还比不上种田技术,心情可想而知。幸亏他老人家修养高,要不然脸都气绿了。他不高兴地说:在种田方面,我比不上老农。
樊迟得理不饶人,他又带着嘲弄的D吻说:要不然您教我们园艺技术吧,起码我可以到富人家找份园丁工作,不至于抱着仁义道德饿死在荒郊野外。
孔老夫子只好说:在这方面我比不上老园丁。
樊迟很不给面子,说:既然您什么有用的东西都不能教我,那么拜拜,我干点正经事去。
这小子夹着书包,扬长而去。后来他有没有退学,不得而知。
樊迟提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这时,孔子当然要安抚那些虽然没走但心里藏着同样疑问的学生。他那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们学好了我这套学问,就能做一个受到百姓拥戴的好官,干出一番大事业,哪用得着靠种田这种技术混饭吃呢?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可以作为这个故事的补充,意思是说:你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会种田之类的技术,还是难免挨饿,再说有什么出息呢?只要学会我的理论,就可以干出大事业,哪用得着为生活目题发愁呢?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又可作为进一步补充:君子没有小技术、小伎俩,但有大智慧,能承担大事;小人有小技术、小伎俩,却没有大智慧,不能承担大事。你们只要得到大智慧,还怕干不出大事来?何必去学那些雕虫小技呢!
这几段文字,跟孔子的理论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不是为了安抚学生的话,根本没有必要这么说。孔子的理论在当时很难推销出去,学生们对此不会没有感觉,那么学了有没有用?这是学生们心里必然产生的疑虑。樊迟说什么学种口,肯定不是真的想学种田。难道他是傻子,不知道种田并非孔子的长技吗?难道他是傻子,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种田多好,要跑到“北大”这种高等学府来学种田?再说,孔子“得天下美才而教育之”,招收的全是年轻俊才,哪有安于种田谋生的角色?否则就不会来读“北大”了!
所学知识是否有用?哪朝哪代的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的疑目。像樊迟这样敢跟老师叫板的叛逆学生,不时也会跳出一个来。记得“文革”时有一部电影,名字忘了,里面有一个情节:老师开讲“马尾巴的功能”,学生们哄堂大笑;其中一位说,您不如讲“牛尾巴的功能”呢!意思是说,俺们乡下人只认得牛,一匹马都没见过,学这个有什么用?
当代学生,叛逆者更多。他们花时间去考电脑证、会计证之类的实用技术,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对老师所教的学目却不屑一顾。甚至有人像樊迟那样向老师提出质疑:您让我们学这些,不如教我们学打字呢!起码我将来可以到一家小公司当个文员,不至于失业。
老师会怎么说呢?大概跟孔子的思路差不多:大学是一个传播思想的地方,你们有了一流的思想,就能成为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事业,哪用得着靠打字技术谋生呢?
事实也是如此:有了一流的思想,他在干任何事时,都具备了一流的视角,并且把事情做到一流,成为一流的人才。这样,还怕找不到饭吃吗?作为学生,最担心的是能否获得一流的思想,而不是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
懂得找准自己位置的人,才能将价值发挥到最大。酒入愁肠,三分化成了剑气,七分化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可谓将其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究其缘因,是他懂得为自己找位置。宫中生活,富贵荣华,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可他明白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适合自己,于是,他为自己选择了最佳的位置。纵情山水。诗仙李白正因为懂得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发光发热。
战国时期,魏相公步痤向魏王举荐卫鞅,可公叔痤死后,卫鞅并未被重用。无奈之下,卫鞅只身入秦,得秦孝公重用。不久便大举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卫鞅也因此名闻诸侯。后来,秦始皇兼并诸侯,一统天下,与卫鞅功劳密不可分。卫鞅生于长于魏国,然而他离开魏,去寻找自己能一展鸿图的环境,何尝不是明智之举?
孟母三迁之事大家耳熟能详。为了能让孟子有一个好的环境,孟母三易其地,可谓用心良苦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
很多时候,即使是金子,也未必能发光。否则,古往今来,就没有那么多失落人的怨叹了。一个人的成功,是在环境和自身的作用下完成的。
总之,不要相信金子会自己发出光来,一切都得靠自己创造。说是金子就会发光的人,多半是在失败之后自我安慰。
国学话谋略:
承认环境的影响并非就是说个人无能为力,相反,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环境能促进也能阻碍,好的环境就是机遇,要学会抓住并加以利用。不利的环境,更要采取主动,积极创造条件,才能表现自己的才能。而不是消极等待。
忌攀比,宜随性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师父,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别着急,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了,小和尚一边撒,
草籽一边飘。“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草籽撒完了,引来许多小鸟啄食。“要命了,草籽都被小鸟吃光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大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完了!好多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小苗。小和尚高兴地拍手:“太好了!太好了!”
师父点点头:“随喜!”
这位师父真是懂得顺其自然之道,凡事不必刻意强求,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反倒自有一番收获。
南怀瑾说:儒家所讲的圣人,“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从八风之理”,不过注意冷暖气候的调整,注意卫生及个人身体的环境保养。“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一样的喝酒、吃饭、吃肉,还有嗜好。换句话说,一样的抽烟、喝酒吧!但是有个条件,心理上没有仇恨人,没有发脾气,没有恼怒,绝对没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学里讲就是有“慈悲心”,有爱人的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所以呢,也不出家,同普通人一样穿衣、吃饭。“举不欲观于俗”,但是他的行为略有不同,不像普通社会一般人,拼命去赚钱,拼命去做官,他都避开了。“外不劳形于事”,尽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静。“内无思想之患”,不但没有仇恨、怨尤的心理,他的思想是
南怀瑾为人处世,喜欢顺其自然,不喜刻意为之,避免攀比。就算有一些不甚圆满的事,他也能以自然之心对待,而不勉强为之。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习惯于把自己与别人相比:与朋友相比,与邻居相比,与亲戚相比,甚至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相比。越比心里越不平衡,越不平衡就越生气,“人比人会气死人”就是对这种攀比行为的最好诠释。
其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有的人夫妻恩爱,月收人数十万,却不能生孩子;有的人才貌双全,又非常能干,感情方面却非常坎坷;有的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如果一个人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就会忽略自己的优点,只是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当然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一个人能客观地和别人相比较的话,结果肯定是一样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然,有的时候,与人相比之后,如果你能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并积极努力地向别人学习,而不是不断地埋怨自己、否定自己,那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是向着好的方向看齐的达观作法。
下面这两则寓言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又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十分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生活中的许多麻烦都源于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一天,上帝酒足饭饱之后,突发奇想:“假如让世界上的每一位生存者都再活一次,他们会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呢?”于是,上帝授意给世界上的每一位生存者都发一份答卷,让大家填写。
答卷收回后,大家的答案令上帝大吃一惊。下面就请看一看他们各自的答案。
鼠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猫。吃皇粮,拿官饷,从生到死由主人供养,时不时还有我们的同类给它送鱼送虾,生活很自在。”
猫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老鼠。我偷吃主人一条鱼.会被主人打得半死。而老鼠呢?它可以在厨房里翻箱倒柜,大吃大喝,人们却对它无可奈何。”
鸡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蓝天,任意捕捉鸡兔。而我们除了生蛋、早上打鸣外,每天还胆战心惊,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终日。”
鹰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了有水,饿了有米,住有房,还受主人保护。我们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风吹雨淋,还要时时提防冷枪暗箭,活得多累呀!”
猪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牛。生活虽然辛苦点,但名声好。我们似乎是傻瓜懒蛋的象征,连骂人都要说懒猪。”
牛答:“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力气活,有谁给我评过功,发过奖?做猪多快活,吃罢睡,睡罢吃,肥头大耳,生活赛过神仙。”
它们的回答虽然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但最有意思的回答却是人类的答案。
不少男人答为:“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个女人,可以撒娇、可以邀宠、可以当妃子、可以当公主、可以当太太、可以当妻妾……最重要的是可以支配男人,让男人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
不少女人答为:“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个男人,可以蛮横、可以冒险、可以当皇帝、可以当王子、可以当老爷、可以当父亲……最重要的是可以驱使女人。”
上帝看完,非常生气,“这些家伙只知道盲目攀比,太不知足了!”他把所有的答卷全都撕得粉碎,厉声喝道:“一切照旧!”
不要盲目地去羡慕别人如何如何,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欠缺,好好数数自己的优点,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并且善待它,你就不会再与人做无谓的比较了,你就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就会坐上人生的幸福快车。
国学话谋略:
南怀瑾先生所谓的“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实际上是提倡顺其自然。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养生之道。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南怀瑾曾经说过:不要把福报用完了,为人处事要低调,不轻言做寿大庆大贺,人不能太张扬。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承载万物的地位……
这里说的“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老师,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乡村。六岁开蒙,上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了旧式教育。到了十一岁,古书已经读得很多了,已经通晓诸子百家,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就是当今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也没有他读的古书多,而且,还在一直读下去呢。
他的父亲是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有着温州人善于经营的智慧,勇于经营的胆识。在乡间开了多个小店,经营着布、米、百货,还有些田地上的收成。家业兴旺,箱底厚实。虽说是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但他的父亲坚信经商是第一的。生意做好了,发了大财了,连官府里都要来攀附你的(这种想法在当今可谓是大放光芒了)。
他的父亲还是个开明人士。那时,城里已经时兴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了。而他的独生子南怀瑾对算术、化学之类的现代文化知识却是个空白。父亲也认识到了这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城里的县第一小学(大概也是类似于如今的重点小学)里,花了大价钱插班读六年级。学校里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托人家照应,可谓用心良苦。
这年的寒假到了,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一年也正好是南老师,的奶奶六十大寿,家里就摆开了寿宴,大庆大贺,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离开学的日子还早着呢,但生日宴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南老师,就急猴猴地要去上学。父母亲再三阻拦无效,只得让他去,也没人送,他一个十来岁的小把戏独自走了几个钟头,进了城,还是住到父亲的那个朋友家里。
就在他离开家的这天夜里,南家出了大事了。一伙穷凶极恶、如狼似虎的海盗把南家洗劫一空,亏得父亲逃得神速去搬救兵,母亲化妆成佣人,才躲过了被绑票甚至杀身之祸。
财产损失惨重,好在是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更好在南大师头一天生出了莫名其妙的念头,要去上学,冲破了一大家人的劝阻而走了。要是还在家里,这个独生子,多值钱啊,还不成了海盗的绑票,也许早就没得命了,哪里还能有今天的国学大师。
这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直挂在南老师的心头。如果不是连续大操大办奶奶的六十大寿,也不会招来海盗。南老师后来经常提起这件事,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轻言做寿。佛学里也讲,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福报”很好的时候,不能把“福报”用完了。
南老师的意思大概是,人不能太张扬。尽管他的父亲在当地是很有人缘的,也经常捐助地方解决一些困难,做了不少的慈善事业,让乡邻们受益了,但是,你为了做个生日,天天大鱼大肉的酒席摆下十几桌来,声势浩大的,还惹来了不少白吃白喝蹭饭的家伙,多显人眼目啊,那还不把幽冥之处的那双眼晴惊醒了。每个人的背后,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的。一种情形是,因为洁身自好,行善积德,屏蔽了你的身子,那双眼晴看不到你,你也就太平无事了。一种情形是,因为你的张扬了,忘乎所以了,得意忘形了,甚至是疯狂成一团火了,那双眼晴就会盯上你了,灾难也就随之而降了。西方有人士说过,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定让其先疯狂。
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南怀瑾先生告诫我们要注意说话,要小心行事,做人要低调。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的人不解地问他:萝卜又不值钱,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回答道:“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有客人来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对客人说:“我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济灾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江南、江西的百姓因为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只吃青菜佐食,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于成龙喜欢饮茶,考虑到茶价很贵,他不愿意多破费,便以槐叶代茶。他让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一年下来,把那棵树都快采秃了。
于成龙身体力行,使爱好奢侈艳丽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每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不得不有所收敛。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吏来到他的居室,见这位总督大臣的遗物少得可怜,而且都不值钱。床头上放着个旧箱子,里面只有一袭官袍和一双靴子,大家忍不住唏嘘流涕。
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江宁城中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出殡那一天,江宁数万名百姓,步行20里,哭声震天,竟淹没了江涛的声音。
当年,康熙帝巡视江南,沿途所延访的官吏,无不对于成龙啧啧称赞。康熙帝不无感慨地对随行的人员说:“朕博采舆论,敢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
可是低调归低调,在做事上却应该向高标准看齐。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他秉承其父张英的教诲,要求子女们以“知足为诫”,其代子谦让一事即为突出的例子。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立即被那端正的字体所吸引,再看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更使他精神为之一振。雍正帝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宜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可是张廷玉却不这么认为,他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张廷玉是深知一二;甲的这一差别的,但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估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肃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可喜的是其子张若霭十分理解父亲的做法,而且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时,尽职尽责,颇有其父之风。其父能秉低调做人之原则,而其子又不负众望,能行高标之事,实在是皆大欢喜。一个人刚进入一个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保持谦虚与低调,同时知道积极与主动。
一个老领导在办公室墙上挂着这样一个条幅,上写:“竖起桅杆做事,砍断桅杆做人”。当时众人都不怎么理解其中的含义,经询问才知这是他一次惊心动魄经历的结晶。说是他小时候跟随爷爷出海,途中碰见大风大浪,渔船险遭倾覆。危急时刻爷爷砍断了桅杆才得以生还。后来爷爷告诉他:“帆船前进靠帆,升帆靠桅杆,桅杆是帆船前进动力的支柱;但由于高高竖立的桅杆使船的重心上移,削弱了船的稳定性,一旦遭遇风暴,就有倾覆的危险,桅杆又成了灾难的祸端;所以,砍断桅杆是为了降低重心,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住生命。”于是,他由此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后来因工作非常出色、群众拥护而职务一再升迁。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就像扬帆出海,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就像高高的桅杆上鼓满风帆;而做人则要脚踏实地,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尾巴也不能翘到天上,无论地位多么显赫,也不凌驾于他人之上,否则就会失去做人的本分,终将倾覆于生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南怀瑾先生处世低调,总说他这一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实际上他已经享尽人间的荣光。不过,也正是这种低调,让他免去不少麻烦。身负盛名的他尚且如此,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更应低调处世了。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过于暴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对自己极为不利,容易受到有妒忌之心的小人的攻击。因此,适当隐藏自己的锋芒、低调处世,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谦虚向学,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身不受损害,有利于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
国学话谋略:
低调是自己选取较低的标准、要求、观点和看法,去面对和处理他人或所发生的事件。是对别人低标准要求的反应。低调其实到底好不好?这是见仁见智的,中国传统思维就是低调。
俗话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比较不容易树敌。如果心情平静,是真的处事低调,处变不惊,这当然是好事,而且是大大的好事。
处世的中庸之道
关于“中”,历代学者有过很多解释。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守仁曰:“中只是天理。”段五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可见“中”的涵义,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宜、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所以,“中”可谓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而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关于“庸”,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何晏《论语集解》云:“庸,常也。”程颐云:“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云:“庸,平常也。”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系与怪异、险僻、神秘相对而言。因而从哲学意义上讲,实含有“普遍适用”之意。基于“庸”的这种解释,则“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正说明“中庸”乃是普遍适用的真理。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属于道的基本准则。
其二是作为运用解。许慎《说文》云:“庸,用也。”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据此,“庸”就是关于道的具体运用问题,系与作为道的基本原则与“中”相对而言。“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体”是相对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在具体运用“中”这一道体时,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适当的灵活性,这就是“庸”的功用。程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过是说“庸”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仍不能违背“中”的原则而已。假若“庸”也是一成不可变,则“中”就成了死板的“执一”;如果“庸”之变易可以不受“中”的制约,则“中”可变成“偏”,不成其为“中”了。只有“中”与“庸”的辩证统一,才能准确把握道的基本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乃是实行道的方法论。
其实,这两种解释既各有所指,又是相济相成的。若把两种解释结合起来理解,“中庸”的完整内涵,就是指对于“中”这一普遍真理具体运用的方法。
“中庸”究竟是否真理?这当然不能光看其字面的自我标榜,而是应该深入考察其所蕴涵的实际意义。对此,就得从探讨中道的基本内容入手。
关于中道,孔子从正反两方面做了界定:既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正反两个命题合在一起,就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南怀瑾认为: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
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之一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做人处世要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
生活恰如饮酒,干杯则不知酒味,泥醉则不知微醺,要小酌,取之中和。
“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合弃其不对的一面,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南怀瑾先生亦慨叹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
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更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在劳累中死去,就是在懒惰中堕落。一个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本来可以给他慰藉的生活,而另一个则以一种可鄙的态度,宣告了对生活的抗争。两个极端,分别从幸福的左边和右边滑过,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的时候不讲究中庸之道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贪官和珅众人皆知,但是鲜有知道其早年的身世的。历史上记载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留下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林,弟兄俩相依为命。和坤从小投奔亲戚,过着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生活,后来和坤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因长相出众而被大学士冯英廉选为孙女婿。这之后和坤开始走上了仕途,且一发不可收拾。
野史里多强调和坤官场得意是由于乾隆帝的错爱,这想来有失偏颇。要是没有点本事,恐怕他只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应该说和坤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不过和坤有个坏毛病就是太贪了。他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穷怕了,因此使得他有一种想疯狂敛财的心理,所以和坤在为官期间,总是想法设法聚敛财富,搜刮金银,但是却不知道收敛,以至于贪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后来在嘉庆上台后,终被查抄,上演了人们熟知的那幕“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经统计,和坤聚敛的财产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两洋奇器则无法计数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和坤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中庸之道”。退一步讲倘若和坤能够做到“适可而止”,相信他的贪是不会让他送命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坤被清算后在狱中写的一句诗。为什么二十年来枉劳神?皆因“过分”二字。
其实,在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中,至今还未发现有一种比中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和坤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中庸之道”。退一步讲倘若和坤能够做到“适可而止”,相信他的贪是不会让他送命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坤被清算后在狱中写的一句诗。为什么二十年来枉劳神?皆因“过分”二字。
国学话谋略:
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说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这就是“执两用中”的本义。“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乃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有识之士,有道之人
老子的《道德经》中讲到:
古之善为士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那些修养极好的人……神情思畏缩缩,像冬天涉水过河似的;行事谨小慎微,像四周遍布强敌似的;言语谦逊礼貌,像在人家作客似的;表情慵散脆弱,像春冰将融似的;处世敦厚朴实,像未经斧凿的树木似的;心地宽广通达,像汪洋江海似的;外表糊涂混沌,像泥流浊水似的……得道的人不想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方能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成就。
南怀瑾说:一个读书人,必须在学识、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身心和谐自在,世出世间法内外兼通的程度,符合“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八个宇的原则,才真正够资格当一个“士”。
有道之士,为什么“神情畏畏缩缩,像冬天涉水过河似的”?先看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叫正考父的人,当上小官后,走路总是低着头,见了人就礼貌地让在一边;升为大官后,走路时头低得更厉害:当上宰相后,走路就像在地上爬似的,靠墙而行,尽量不走路中间。
这个正考父,为什么官越大胆越小呢?打个比方就比较容易明白了:人生好比攀登高峰,当我们站在平地上时,低头而行也可以,昂首阔步也可以。不小心绊住石头,摔一跟头,反正不疼,不过小小丢一个面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走在独木桥上,昂首阔步就不妥当了。若是站在悬崖上,能爬在地上走几步就已经很幸运了。官当到很大后,就像站在悬崖边上,胆小是自然的。
但是,有的人为什么官越大越是趾高气扬呢?这是一个智商的问题。有的人处在高位,发现是站在悬崖边上,危险得很;有的人处于高位,以为躺在自己家里,安逸得很。有道无道的差别就在这里。
有道之士,为什么“行事谨小慎微,像四周遍布强敌似的”?先看一个例子:
有一次,一位大臣来找郭子仪,到了王府门口,发现门前也没人守卫,大门敞着,一直能望到大厅。大臣见无人通报,便径直走到郭子仪的卧房,看见他正在给妻子梳妆。这件事在朝中传了开去,众大臣都笑郭子仪的闺房闲情。他的
儿子们知道这件事后,很不高兴地对父亲说:“父亲德高望重,却不知自爱,似乎不妥吧!”
郭子仪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哪懂得我的心意。从前我凭努力和勇敢开创事业,现在我功高位显,多少人眼红我的成就啊!如果我闭门拒客于千里,万一有人诬告我,没人能辩得清楚,可能会招来灭九族的大难。现在我门户大开,一切都摆在别人眼前,没有什么秘密。即使有人想加害于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你们认为应该打开门平平安安过日子,还是关起门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呢?”
这个郭子仪就是一个有道之人。他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一个人成就出众,就必然有人眼馋,稍一不慎,就可能惹来不测之灾。所以必然事事考虑周详,如临大敌。
为什么有的人官越大越是率性而为呢?这也是一个智商的问题。有的人官越大,越是知道“四周遍布强敌”;有的人官越大,越是以为身边都是忠于自己的人。有道无道的差别就在这里。
有道之士,为什么“言语谦逊礼貌,像在人家做客似的”昵?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无论做人做官,总要讲修养、讲文明礼貌嘛!但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很让人奇怪:地位越崇高的人,态度越谦逊,尽量软其言、温其貌、悦其意,好像生怕对方受到惊吓似的。反而是那些地位低下的人,若有机会展示手中一点小权力,就尽量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生怕吓不住对方似的。这个现象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狮子若不尽量友善,谁敢接近他?小狗汪汪叫,不是想咬人,而是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我们看见某个小人物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时,要有同情心,尽量别伤他的自尊心。
有道之士,为什么“表情慵散脆弱,像春冰将融似的”?请看一个故事: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乡下被人驱逐过三次,有过五次辞官的经历。听说您重视人才,特来求见。”
赵简主正在吃饭,昕到通报,马上放下碗,竞忘了站起来,爬地而行,慌忙出去迎接杨因。
左右说:“这个人在乡下被驱逐三次,说明不受大家欢迎;五次离开国君,说明缺乏忠心。他哪值得您这么重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人;品德高尚的君子,必然被乱世抛弃;正直的行为,必然受坏人憎恨。”说完,马上出去见杨因,并授给他宰相职位。赵国面貌因此焕然一新。
有道之士,给人的感觉好像很容易受到伤害似的。他这副样子并非出于做作,而是出于对事物本质的了解。他知道,他的事业要靠大家帮衬,若无人帮忙,事业越大,垮得越快。所以他才谦虚到谦卑的地步。正因为他好像容易受到伤害,人们就越发不忍心伤害他,而且愿意全力维护他。假如有人想伤害他,这时你就知道他有多强大了!
有道之士,为什么“处世敦厚朴实,像未经斧凿的树木似的”?这是对人情世故、事物成败规律已经有了透彻的领悟。像我等小人物,还不曾悟道,平时耍个小聪明、说个小谎话、做几件自作聪明的小事,并为之沾沾自喜,以为做人做事就该放聪明一点。但真正的大人物却不是这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说话坦诚直率,言无不尽。像《三国演义》里那些小招数,是写给我等小人物看的,大人物都知道,事情不能这么干,想成功就要走正道、得人心、充实实力。你拿三十六计去跟美国人打仗,有赢的机会吗?你拿《三国演义》去跟大公司竞争,有大获全胜的可能吗?没用的!靠小招数是成不了大器的。大人物都悟通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抛弃了自作聪明,回复到依道而行的自然之境,这就显得纯朴起来了。
有道之士,为什么“心地宽广通达,像汪洋江海似的”?有大量方能成大器,这个道理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他们的心地为什么比一般人宽广呢?这跟人生目标有关。
如果你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国家,在一个国家里,必然有好人坏人,难道你能把那些小偷强盗骗子都杀光吗?没有这个道理嘛!你心里承认好人坏人都是一种必然存在,就比较容易想得通、看得破,心地自然宽广起来了。如果你的志向是管理一家大公司,在一家大公司,必然有勤奋敬业的员工,也必然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员工——据盛田昭夫、玛丽·凯什等大企业家的说法,这两种人各占四分之一左右。你心里承认好员工和坏员工都是一种必然存在,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个事实了,心地也自然宽广起来。
在一个小团队,倒是可能个个优秀。如果你的事业目标很大,想全让好人为你效力,是不可能的。另外,如果你心里有目标,日常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心里一评估,觉得它对人生目标影响不大,就无所谓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都不会对人生目标构成威胁,只要你心里有目标,不如意的事就没那么多了,心地能不豁然开朗吗?
有道之士,为什么“外表糊涂混沌,像泥流浊水似的”?这个意思是说,不要那么精明,不要那么清高,能够很容易地跟众人融洽相处。惟其如此,才能建立事业基础啊!
国学话谋略:
老子对有道之人做了一番描述,在我们看来,这有道之人不知是个什么玩艺?做人做到这等地步,真没劲!这样做人虽没劲,若想获得很高的地位、管理一个很大的团队,就非这样做不可,否则必有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