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这一章着重讲统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治,反对肆无忌惮地压榨百姓。他认为,老百姓一旦不再畏惧、不再害怕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那么可怕的反暴力斗争就要发生了。他希望统治者不要自居高贵,而要自知、自爱,抛弃自见和自贵,这样,他就不会遭到人民的反抗。
【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①,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②;自爱,不自贵③。
故去彼取此④。
【注解】
①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要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②不自见:“见”,音现,作表现讲。“不自见”即不自我表扬。
③自爱,不自贵:指圣人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
④去彼取此:指舍去“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译文】
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不要逼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只要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扬;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
所以舍去后者而取前者。
【深度剖析】
前面讲了人们认识自然大道的表现及圣贤如何遵循大道,这一章讲述为什么要这样认识和实践大道。
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的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老子重点反对的是统治者的高压政策和自见、自贵的政治态度。因为人民的反抗斗争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只有当统治者对人民实施暴政,压迫和掠夺人民的时候才会发生。所以老子警告统治者,对待人民必须宽厚,“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如果只是凭借恐怖手段,使人民群众无法照旧生存下去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会掀起巨大的暴动,反抗统治者的暴政。然而,老子对当世的统治者们失去了信心,而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圣人”身上,只有“圣人”才懂得这个道理。圣人有自知之明,有自爱之心。他不会自我显示,不会自我抬高,这样就可以取得人民群众对他的拥护和支持。由此,我们感到,老子这一章的内容,正是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而就不仅仅是对人民反压迫斗争的敌视了。
有权威、有权势的人,自然会得到分阶段的崇敬与畏惧。但是,有时他们却不能得到他人的畏惧与崇敬,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灾祸和苦难降临的时候。
为什么百姓就不再畏惧了呢?
那是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使他们迫不得己,无可奈何,统治者的盘剥也使他们居无定所、无以生计,到了生与死的边缘了,那他们也就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了。是那引些统治者把他们逼到边缘了,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圣人认识和实践了大道,要珍惜自己,但决不要让人觉得自己高贵出众、耀眼夺目,这样就不会有人跟他过不去了。
自知和自爱是人们难得的品行,是顺应大道规律的德性。因为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只有自爱才能爱人。在生活中,珍惜自己是应该的,可我们往往在珍惜自己的时候太在意自己,从而将珍惜自己变成了贵重自己。统治者因珍惜自己而去贵重自己,结果招致人民的反抗。所以我们在自知和自爱的时候,应该很好地把握分寸,应避免有过分在意自己和显示自己的行为。那样就会把自知变成了自见,把自爱变成了自贵,其产生的作用不仅是相反的,而且还会遭到他人的抱怨。也一定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自爱,但却不能过了头,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案例一】
有一个富人是一个很懂得自爱和自知的人,他很善良,帮助贫穷的人,而人们从来没有感觉到他在显示和炫耀自己,而是一种朋友式的关心,亲切自然,得到众人的赞许和尊敬。于是,有人就问这个富人是如何做的,怎会有这样的心态?富人就给那个人讲了他自身的——件事。
富人因原来的房子破旧了,就重建了一所房子,还特意为那个新房子做了一个很大的屋檐,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一个躲避雨雪的地方。房子建好后,果然有很多的穷人来到这里躲避雨雪。但是人多噪杂,使富人一家没法正常的生活,为此他家里人没少与那些穷人争吵,结果闹得很不愉快。
第二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一个老人冻死在屋檐下。那些与他家人争吵过的人,就纷纷骂他为富不仁。过了些日子,一次台风的侵袭,把富人的大屋檐掀翻了,那些与富人不和的人就幸灾乐祸,并说这是上天的惩罚。富人吸取了教训,在修建屋檐的时候,将屋檐建得很小,把省下来的钱建了一所小房子。虽然房子小了些,并且比较简陋,但是给了那些穷困无家的人一个真正的避风港,所有在这里得到暂时庇护的人,都对建这座房子的主人表示感谢。而富人不仅满足了自己行善的心愿,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富人最终明白了一点:施人以爱其实就是自己获得自爱的保证,只能让他人感觉到这是一种关怀,而不能让他人感觉到是施舍,更不能让他人感觉到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因为一旦受助者有了这种感觉,那就变成了敌人。
所以,真正的自知和自爱,不强调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而看重他人对此的感受,只有他人感觉到平等的时候,我们的自知与自爱才能得到充分的崇敬!
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圣人所要取得的。
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但了解自己的前提是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正确地对自己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