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本章讲的是“不争”的政治哲学。老子通过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讲了“大者宜为下”的道理,也讲了“圣人”也要“为下”。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处下、居后,这样才能对百姓宽厚、包容,就好像居处于下游的江海可以包容百川之水那样。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②,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解】
①百谷王:百川狭谷所归附。
②重:累、不堪重负。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
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深度剖析】
在这一章,老子非常具体地谈到了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统治人民的正确方法,其意见新颖、独特、高明、策略,老子之后再没有人能够发明出如此出色的政治设想了。
首先,老子按照他的一贯论述方式,先从物理世界的现象开始进入主题,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卑下是老子所热烈赞美的事物表现,所有在自然界中能够主动使自己置身于卑下地位的东西,在老子看来都是伟大的存在。所以,老子始终赞美能够为万物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自己却默默地处于卑下地位的道路以及水,《道德经》一书就是以道为骨干而全面展开。老子对水的着墨虽然不多,但能够与道相提并论的则只有水。在本章,老子通过对江海吸收和融汇了千川百谷的事实,说明了地位卑下才能获得万物的拥戴,能够成为百谷之王。
由江海而讨论到国家的领导者,老子认为现在的国家领导者往往试图以严刑酷法来确立自己以及国家的权威,无疑是走错了路线,致使家的治理情形每况愈下。他指出:“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想要立身于人民之上,就—定要用言辞来表示自己卑下;如果要走在人民的前头,就要把个人的私利放到后面。这些话也许并不算什么高深的哲理,根据现代人类学提供的资料和做出的推测,可以姑且相信,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经存在着那样一个时期,那时的氏族公社统治者们作为一个血缘大家族的族长或血缘联合体内的酋长,仅仅具备一点人格方面的权威,他们要使自己的威望保持长久,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以卑下来表现自己谦虚,来表示自己的地位不但没有超越群体,反而更加低下;他们如果想要走在前面引导和领导人民,便需要把个人的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不如此,在一个人民大众尚没有完全交出自己权力的时代,他们很容易地就会被轰下台,甚至被残酷地处死也是很平常的事。
老子在这一章中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更为我们说明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德。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就是因为它将自己处在一个低下的位置上。从智慧的角度来讲,江海是非常谦虚廉正的,总是以低姿态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自视伟大,不以大欺小,所以才能得到万流的敬仰和拥护,也最终成为无人能争的万流之王。
由此引申到我们做人处世,我们做人处世也是同样道理,大到治理一个国家,小到不足几个人的小公司,都是一样的。身为君王,要想国家昌盛发达,成为万民所景仰的圣贤之君,就应该有江海一样的胸怀和品行,做到真正的谦虚和廉正,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贤下士,不妄自尊大,不是自己高高在上而不可一世,这样人民就不会感觉到沉重,也不会使人民受到妨害,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而不会遭到反对。因而也就没有人想与我们争斗,因为任何人都无法与我们抗衡,我们的背后是天下人民的心。
治理国家能做到这样的德的话,那就能使国泰民安,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如果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者也拥有这样的德的话,能够谦虚廉正,可以把下属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够与下属员工同心同德,并以身作责,那样不仅员工不会感到压力,自身也不会有任何压力感。不仅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拥护和支持,而且还能使公司发展壮大。
在员工面前,如果你认定了“我”是经理,“你”是工人,应当各尽其职。这样,下级就不可避免地要对这样的上司采取疏远态度,也要和他所代表的公司疏远。这样上级就很难使下级尽力工作了。以下几个例证可以更好地说明事实。
【案例】
公元742年,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征召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入京。李白这一年43岁,他毕生都向往着建功立业,以为这一回终可以大展鸿图了,于是,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
封建时代,皇帝召见大臣,气派是十分尊严的,他端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而臣下则要一路小跑至他的膝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俯首称臣。而唐玄宗这一次召见李白,这一切森严的礼仪全都免除,他亲自坐着步辇(一种由人抬的代步工具)前来迎接。当李白到来时,他从步辇上下来,大步迎了上去;迎入大殿之后,又以镶嵌着各种名贵宝石的食案盛了各种佳肴来招待李白,大约是怕所上的一道汤太热,会烫着李白,唐玄宗竟然御手亲自以汤匙调羹,赐给李白,并对他说:“卿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可你的大名居然传到我的耳中,若不是你有着超凡的诗才,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接着又赐他一匹天马驹,宫中的宴会,鸾驾的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
一个普通的诗人,无官无职,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赐宴,已是非常的礼遇了,而降辇步迎,御手调羹,更是旷古的隆恩。虽然李白这一次来长安,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发展,最后还被客客气气地赶出了长安,但唐玄宗的这一次接见,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使他终身引以自豪,至死都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