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 / 1)

【引语】

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老子在本章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①。

虽有荣观②,燕处③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④,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注解】

①辎重:军中载器械粮食的车。

②荣观:指华丽的生活。

③燕处:安居。

④万乘之主:指大国的君主。

【译文】

上轻下重的事物有稳定的根基,心里清静可以抑制不安的情绪。

因此圣人整天行事,却不轻举妄动,处处稳重。

虽然居处在高耸的楼亭,但却也沉静超然。

为什么作为身率万乘的君主,却以轻浮的态度对待天下大事呢?

自轻就是脱离了君王的根本,自躁等于失去了君王之道。

【深度剖析】

在第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

上一章老子告诉我们人应效法自然,既效法自然,自然对人必有约束的作用,于是本章便具体地讲述了自然的约束。

老子崇尚稳重、沉静而排斥轻浮、狂躁,认为前者才是自然之道,后者违背了自然之道,应给予摒弃。

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他在这里论述了万乘之国的国主怎样才能够巩固和保持自己统治地位的问题。他说“静”、“重”,评“轻”、“躁”,认为“这种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因而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是轻浮躁动,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我们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可以看到,辽阔苍茫的大地因其厚重而达成稳定,无边无际的天宇因其高远而达成稳重,一块巨石因其沉重而亦能达成稳定,一座高山因其庞大而达成稳定;而天上的游云尽管可以一时地遮天蔽日,却因其轻飘而转瞬即逝;至于风雨来势汹汹,却因其轻飘而终不能长久。

因此,了解大道自然的人,虽有豪华美丽的宫殿居住,有华美绚丽的生活,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轻浮狂躁、自以为是,更不会因此就不善待或轻视他人。他们始终安静地生活,表现得端庄厚重,超然于世俗之外,自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圣人治理天下便是如此谨言慎行地待之,从不敢草率行事。反之,轻浮就会失掉根基,躁动就会丧失君位。

简言之,老子在这一章是要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处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要保持冷静,从容镇定,表现得从容不迫。千万不要心浮气躁,急切慌乱。要知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切慌乱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更加拖延时间,忙中出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品德,拥有顺其自然的心境,才能成就一生的事业,生活得安详自在。虽然这些事在一定的方面上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但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

轻率行动必然失去根基,急躁妄动必然失去主宰。

老子一再强调要保持平静的心境,谨慎地对待事物,不可轻率从事,性情急躁。一时心血**,就会失去主宰。

古往今来,因轻率而失败的例子很多。

【案例】

三国时的刘备可谓一代名君,但他一时作出了终生后悔的事,丧失了统一大业。。

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感情用事,兴兵伐吴,最后导致兵败,蜀国由此开始走下坡路。

刘备兴兵伐吴,首先违背了诸葛亮“联吴抗魏,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将军赵云首先反对,他说:“当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灭掉了魏,吴自然会来顺服。现在曹操刚死,曹丕篡夺了帝位,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团结大家,趁早占领关中,控制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曹魏。这样名正言顺,我们一定会得到关东人民的响应。我们不应该把曹魏搁在一边,先同东吴交战。战火一经点燃,就会蔓延下去,很难收拾了,这不是上策。”但是,刘备不听。

孙权也不愿意再扩大两国的纠纷,两次派遣使者去求和,都被刘备拒绝了。

东吴的南郡太守诸葛瑾写信给刘备,信里明确指出:“从君臣的关系上讲,您应该亲关羽呢,还是更应亲先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从地域上讲,荆州大呢,还是整个中国大?魏和吴都是您的敌国,但您应该先对付哪一个?请您仔细考虑一下。”

刘备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大兵伐吴,结果一败涂地,这一战损伤了蜀国元气,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大计也成了梦想,刘备也在大战不久后病死在白帝城。

“将不可愠而致战”。刘备伐吴时,蜀军在吴营前叫骂挑战,吴将气得浑身发抖,大家请求出兵攻打蜀军,陆逊坚决不答应。他对诸将解释说:“刘备天下闻名,曹操活着的时候还对他有所顾忌,这次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已经连打了十几阵胜仗,深入我们国土五六百里,锐气正盛。现在他列阵在平原广野之间,正是得志的时候。很明显,目前他要引诱我军出战,然后一鼓歼之。因此,我们必须镇定,不能轻易出击。等到蜀军求战不得,

斗志消沉,我们再进攻,一定能取胜。”同时他还指出:“刘备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绝不会只叫吴班一支军队出城,它的后面必然有埋伏。”

刘备看吴兵不出来迎战,知道自己的计划破产了,于是把隐藏在山谷中的军队都调了出来,这时众将对陆逊才心服口服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伐魏,司马懿仍然采用防守的方法,不同诸葛亮交战。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衣物和书信。司马懿拆书观看,书中说:

“仲达既为大将,统率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上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完书信,心中大怒,但他仍然笑着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受了衣物,并重待来使。司马懿问来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怎样?”使者回答说:“丞相起早睡晚,罚二十以上者来览。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回头对众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使者回去见了孔明之后说:“司马懿受子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军旅之事。某以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久乎?’”孔明叹气说:“彼深知我也!”孔明这次出祁山,死于五丈原。

司马懿在这场心理斗争中,表现出高超的心理素质,不为孔明之辱而轻举妄动,同时,他还能做到“知彼知己”,在心理上给孔明以有力的反击。这场心理战,孔明用计不成,反被司马懿回头一击,只得自叹。

一个君主或一个将帅,都必须有高度的修养,能以国家的安危,民众的生死为重,不以自己的喜怒作为战与不战的根据,这样的君主、将帅,才是明智的君主,智慧的将帅。刘备的失败,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