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内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这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原文】
大道①废,有仁义;
智惠②出,有大伪;
六亲③不和,有孝慈④;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解】
①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②智惠:聪明、智巧。
③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④孝慈:一本作孝子。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
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
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深度剖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之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出来;也就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颓风,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下面我们详细的介绍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的意思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是随着文明范围的日益扩大,人类逐渐从生命本能支配下的自然行为冲动化而走向礼仪道德支配下的行为规范化。这时,个人行为不再只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宗族、集体甚至国家的事情。因此,他的个人行为不仅要对他自己负责,也要对家族、集体和国家负责。所以,国家政权的出现也并不完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进一步维系氏族的内聚力以对其他邻近部族构成优势地位,是国家出现的重要作用之一;国家的作用也不完全是冰冷冷的镇压工具,为民众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使这些规范成为法令而广泛地推广到民间社会,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功能之一。进行这种推广工作虽然也可能要采取一些过激手段,但主要是依靠道德教化的进行。老子在此似乎并不是完全否认仁义本身,而是因为仁义的出现象征着远古时代的道德原则的消失,换言之,仁义的出现是因为古代时期人民的行为原则遭到破坏的产物。
“智慧出,有大伪。” 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这是人类从蒙昧走向理智的重要标志。老子认为智慧是大伪出现的诱因,在文明出现之前,人类还没有产生出那么多汹涌澎湃的欲望,那时,人类在心灵感受上与其他比较高级的动物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人们过着一种安然的生活,随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所谓的智慧也就是知识的出现,于是人的私欲越来越强,贪婪如同一个永远难以填满的沟壑,愈是贪婪的人,愈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他们为了得到一切,就想尽各种办法,于是就放弃了做人的根本,僻如说诚信,把自己变成积累财富的奴隶,或为财富不择手段,为权势投机钻营,那么,这种人就会永远贪得无厌,陷于心智的麻痹。老子在此虽然批评了智慧,但并不是为了否定智慧本身;他反对的是,伴随着智慧之出现亦同时出现了虚伪、狡诈、欺骗等行为。我们做人要做到安守本份,首先要约束自己,从“大伪”中走出来。归根于为人处世上就是做人要厚道,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孝和慈本身没有多少令人非议之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血缘关系的习俗沿袭和具体表现,维系六亲之间的和睦,孝慈之贡献亦非浅。老子也不是完全否定孝道和慈爱,关键在于一种出于自然的血缘关系应该是发自人们的内心情感,而这种情感不是靠个别人的大力提倡就可以风行于世。老子所以对孝慈的提倡表示反感,是因为它们象征着“六亲不和”,但事实上,无论孝慈出不出现,六亲却已不和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这和“六亲不和,有孝慈”具有同解,这是老子对国家兴衰的真知灼见,这样的现象在老子之前已经无数次出现,在老子的时代则愈演愈烈。家贫出孝子,艰难出英才,自古圣贤皆寂寞等,都是指灾难对个人的影响。事实上,人类如果离开了灾难恐怕还不行,国家亦如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灾难造成的人类心理忧患,往往有力地促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国家虽然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超人力量,但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内部的“六亲不和”以及外部的因种族矛盾所引发的战争,屡屡使国家陷于毁灭与再生的轮回之中。国家混乱,就出现了一些“忠臣”的人,也就是有了“忠臣”的概念,国家就会产生混乱,而国家混乱就是由于人的不安守本份导致。
“智慧”、“孝慈”、“忠臣”的产生,都是消极的,是远离大道的,是人的不守本份,老子在这一章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如此社会才会安定,家庭才会和睦,国家才能太平,人民才能安然地生活着。
【案例】
有一个老农卖掉了一头猪,当他揣着钱往家走的路上,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追了上来,对老农说:“大爷!你卖猪的时候,我正在旁边,看见买猪的那个人给你的是假币。”老农听后急忙把拿出钱来看,这时那个年轻人一把抢过钱,飞车逃走。
真正的仁义之士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遵循大道的,他们是有智慧的人,却从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家庭不和睦,让社会不安定。他们是社会的有识之士,他们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不该因为社会混乱才有忠臣出现,也不该因为家庭不和才提倡孝子的作为,更不该因为聪明才智的增长而产生虚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