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来 16岁的炊事兵
张振来(1955—1972)
1955年5月23日生于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汉族,赵各庄矿第二小学毕业,唐山三十中学初中毕业。1971年7月28日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三团,任四连炊事班战士,1972年5月5日为扑灭草原大火牺牲,享年16岁,被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授予三等功,追认为共青团员。
★采访记录
张振来的大哥张振宝:
全家共有6个孩子,张振来排行老四。母亲王鸿文至今健在,现年84岁。
爷爷是教师,曾跟杨秀峰(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同班同学。爷爷很勤俭,慢慢置了些地。而爷爷的弟弟整天赌博,一贫如洗。解放后他们亲哥◆与张振来的母亲儿俩一个成了富农,一个成了贫农。爷爷因为成了富农而倒霉挨整,1961年饿死。
我父亲也是教书的,“文革”前升任开滦第三小学教导主任,因成分高,“文革”中受到冲击。
张振来的个子不高,小名小秃儿,聪明,脾气好,跟同学们关系融洽。喜欢体育活动,活泼,爱说话,爱记日记。
他心地善良。小弟弟的脚碰破了,他天天用车子驮着小弟弟上学。“文革”中父亲一度被隔离3个月,他每天给父亲送3顿饭,风雨无阻。
1971年他15岁,本可以不去支边,因为我已经下乡,但他不愿意在家待着,积极报名参加了兵团。走时,我送的他,他特别高兴,又唱又跳,情绪非常好。家里给他买了一个大柳条箱。
去兵团后分配到炊事班,常给我写信。从去兵团的第一天到死前共9个半月,他天天写日记。
出事时,他不该去,没让他们炊事班的去。11点多发生火情,他跟着张金来开的胶轮拖拉机上去,结果牺牲。我还记得生前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里面的最后一句话是:
信从边疆飞,
不知何时归,
哥哥接到信,
快快把信回。
牺牲后,那个大柳条箱又拿了回来,里面有羊皮大衣、衣服、日记等。
16岁的炊事兵
张振来1955年5月23日生,牺牲时还差18天才满17岁。因此说他16岁一点没错。
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脸庞,剃个小平头,一副娃娃脸,完全还是个孩子。他到兵团后当上了炊事兵,憨憨的很招人喜欢。别看他人小个子矮,烧火又旺又省煤。
5月5日那天早晨,张振来想请假去团部买点东西,却没有批准,撅着嘴很不高兴。之后遇上了救火,他这个16岁的伙夫,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跑得欢蹦乱跳,浓烟中陡然倒下,烧得面部走形,靠着一颗有些突出的牙,才被辨认出来。
来兵团后9个半月就牺牲了。他张振来除了干活,还会思考什么呢?世人已永远无法知道。但对于16岁的孩子来说,正长身体。小胸脯越来越宽,小胳膊越来越粗,小瘦腿越来越有劲,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憧憬。他什么都可能会考虑,唯最少考虑生死问题。因为死亡对于16岁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那起码是60岁以后再考虑的事。
是啊,风烛残年的老人可能会死,患有绝症的垂危病人可能会死,奔赴战场的军人可能会死,但16岁的孩子还没长大,生命力最旺盛,和死一点不沾边,不可能想到死。
人命关天,这是决策者最基本的概念。孩子们年轻不会考虑生死,但领导是成年人,就不能不慎重。再怎么也不能让一群毛孩子去迎着大火冲。“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要被老百姓痛骂的呀!
不过,倘若从几亿光年远的地方遥望地球,那不过是一个渺微的小光点。而地球上的人类,如同构成一粒尘埃的分子,更微乎其微。对于以光年为计算单位的宇宙苍穹,一千年只是眨眼工夫,人类的生命更连闪电的万分之一都不如,转瞬即逝,16岁与160岁也没啥差别。正如一座大山,多一粒土不显其高,少一粒土也不见其矮。
生命如此短暂,怎能不珍惜?人人都希望生活得好,一辈子为此而奋斗努力。但钱没个够,欲望没个够。七八十年一晃而过,早晚要归天,你钱再多也带不走。活着如果仅仅自己享受,不裨益于社会,不奉献于民众,就等于一人吃独食。一桌的山珍海味再好吃也缺少氛围,缺少乐趣,缺少格调,缺少美感。而张振来这个16岁的炊事兵虽然生命短暂,却活得有氛围,有乐趣,有格调,有美感。
啊!在宇宙眼中,活16年和活160年都一个样,几乎没区别。
论生命的光耀夺目,你张振来短暂的16年比160岁的人一点儿不差。
看小说请到..?每日提供各大站点热门小说,让您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