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十一章权衡之计(1 / 1)

“既然端王叔有这个意愿,那朕想其他人也该是没有什么反对,此事就这样定了。”

本来还想着等皇上开口阻拦的大臣们,都觉得有些瞠目结舌,都直直的瞪大了眼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事情,皇上真的同意了,就连眼睛都是不眨一下。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站在一侧的淳亲王身上,希望淳亲王可以为他们出头说话。

他们可是不想让脏兮兮的难民入住自家,只要一想到这种可能性,便是觉得头皮发麻。

原本伫立在一侧的淳亲王看着如今的阵势,是知道端亲王是来真的了,不过也是难怪的,说到底这个时候要是再不说话,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脏兮兮的乞丐登堂入室了。

到那个时候,就只会悔之晚矣。

“皇上,微臣认为端亲王所说的并没有丝毫的道理。纵然岭南的难民是皇上您的子民,但是古语有云,贵贱有别,分席而坐,不可混为一谈呀。微臣还望皇上能够三思。”

好一句贵贱有别,好一句分席而坐,说到底不过是这些所谓的达官贵人,嫌弃那些岭南来的难民,只是却偏偏找了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

天下万民无不都是一样的,只可惜却偏偏要分出来个所谓的三六九等,丝毫没有对应的人权可言。

在这些达官贵人的眼里,老百姓不过就是用来供养他们的可怜虫,他们的性命安全丝毫不值一提。

可以用来予取予求,生杀大权全部都是在他们这些自诩为高贵的人手里。

披着华丽的外衣,做着这世界上最为龌龊的事情。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轩辕傲看着自己的两位王叔彼此唇枪舌剑的谈论着彼此,谁也不肯从后退一步,眼眸只是略微暗了暗,随即神色如常,神色转变之快是让所有人都没有在意的,倒是身侧的小太监对此都看在了眼里。

伫立在轩辕傲身侧的小太监目光紧紧地盯着这位皇帝,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可实际上却是颇为具有君主的威仪。

虽然还只是刚刚调到轩辕傲的身边伺候着,可也总比在浣衣局做个挑水洒扫的那些个粗活来的好多了。

至少随身伺候在皇帝的身边,那多威风,得的赏赐也是多的。

如今看着朝堂之上的两个大臣之间的剑拔弩张,一侧的小太监只是本本分分的呆在一旁,朝堂上的事情师傅说了身为太监的只需要尽心尽力的伺候好主子,主子高兴了,你就会有好日子过,主子不高兴了,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咔嚓那么来一刀。

这辈子都已经是个太监了,回来还得再挨第二刀,那可算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轩辕傲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有的在彼此窃窃私语,也有的是在装傻充愣,更多的还是在看轩辕傲对于淳亲王这个皇叔到底会留着多少的情分在其中。

如果连淳亲王的话,皇上都会驳了,那他们这些人也就闭紧了嘴巴别再说话。

“淳王叔说的有道理,但是朕左思右想,端王叔说的也是道理,朕不能做个不体察民间疾苦的昏君,既然如此,两位王叔可是让朕好

生为难。”

这话明面上是在为着淳亲王说话,可这些个大臣都是人精,也有的是从前朝过来的,前朝灭亡之后,经受了新朝的招安,这才得以有了继续活命的机会。

而那些经过新朝无论如何的招安都不从的大臣们,也就落得个身首分家的下场。忠臣良将为了继续效忠前朝,可谓是用心良苦。

“微臣愿意首当其冲,率先开了王府迎岭南难民入端亲王府邸在城郊的宅院,城郊的宅院可以安置数百难民,至少可以维持住最基本的生活。”

端亲王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按照淳亲王的说法,是断然行不通的,一路背井离乡,能够活着走到京城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年,沿途中免不了会有老弱妇孺承受不住长途跋涉而离开人世的。

这样紧要的关头,若是如此贸贸然的将这些逃难来的难民都施以强硬手段,一则是做事难免是做的太绝,不留余地,通常没什么好下场。二来则是端亲王一向乐善好施,他觉得对待弱小的人应当给予爱护,而不是嫌弃。

城郊的宅子素日并不十分常去,与其空荡荡的,还不如用来做善事,常言道好人有好报,坏人则会遭天谴。

淳亲王看着在皇上面前惺惺作态的端亲王是打心眼里窝火的,敢情坏人让自己做了,而好人则是让端亲王做了。只是看着皇上仍旧是还未表态,不免心里有些焦躁难安。在场的诸位大臣也是如此,虽说他们的宅子确实是不止一处,可他们宁愿是将宅子给空着,也不愿意将宅子捐出来暂时给那些难民居住。

他们一向最为讲究风水,生怕那些难民身上卑微的气息会对自家宅子的风水产生任何影响。

轩辕傲看着此时的效果已然达到,索性就看着那些大臣,继而开了口。

“端王叔这样想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了。毕竟各位大臣家都是有女眷的,若是让难民住到自己所居的宅子里,确实也是不妥。可让你们捐出自己家产当中其他仍旧是无人居住的的宅子,这总该是不为难你们吧?”

轩辕傲的语气十分的平和,像是在跟他们商量到底该如何办才是最好的事情,可在这些大臣们看起来这哪里是商量,摆明了就是在他们面前做戏。

他们不管心里多不情愿,总得撑着笑脸自己往套里面去钻。

谁让眼前人是皇帝,他们是臣子,皇帝说的话永远都是对的,他们要做的除了百分百的服从,没有其他的。

底下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只是淳亲王仍旧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自己与端亲王一样都是轩辕傲的亲叔叔,可如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自己这个侄子丝毫的不给自己的脸面,又是百般赞扬端亲王。

淳亲王素来便是爱惜自己的颜面异于常人的,如今这番自然让淳亲王觉得有些受不住。

“微臣还是觉得此举不甚妥当。端亲王心疼难民本是没有错,只是再怎么爱惜他们,也该时刻保持自己的身份才对。这样做分明是将自己的亲王身份视若无物,有损于皇家的威严。”

皇家的威严若是如此就可以保住,只怕很多人也是要笑掉大牙了。就在那些大臣快要

认命的时候,听到淳亲王肯为他们出头,自然而然的是要七嘴八舌的又是准备维护他们自身的权益。

人本来就是自私的,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想要做到充耳不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些一向对待自己的钱财格外珍惜的王公大臣们。

一旦逮住了机会,都恨不得从朝廷上得到一笔不小的回报,金银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是可惜的是,人一旦被贪欲蒙蔽了双眼,就分不清何为好坏对错,何为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就不要拿。

谨守自己的底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淳王叔的意思是朕这样做有失公允?这可难办了,让朕好好想想,朕看不如这样,既然淳亲王极力反对,朕听闻淳王叔的产业不止这几所宅子,可是有几套好大的宅子,这样看起来,这些难民都让淳王叔自己一个人安置就好了。”

淳亲王本来想着借此机会在那些大臣们面前争取其他的权益,可现在说来说去,居然将他自己也给绕进去,现在可是骑虎难下,说自己愿意,那才是瞎话,可若是说不愿意,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淳亲王这个时候才觉得后悔多说这一句话,要是不说的话,兴许还不会落到这个田地,现在倒好,没有丝毫反对的理由。

倒是淳亲王手底下的那一名小官吏看着自己的主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后面上前一步,端的是恭敬。

一则也想是给淳亲王说句话,二则是也想在皇上面前露个脸,毕竟他也想飞黄腾达,也想过上好日子,他一向认为自己能言善辩的,也许可以让皇上改变主意也说不定。

“微臣蒙世乾叩见皇上。”

正准备宣布退朝的小太监被轩辕傲阻止了,轩辕傲煞有介事的打量起了下面的蒙世乾,心里早已有了一番计较。

这个蒙世乾素来便是淳亲王的心腹,如今这么个紧要光头上自然是要为自己的主子说话的,只可惜他蒙世乾的主子从来都该是他轩辕傲一个,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就休怪他轩辕傲容不下他。

今天正好是在朝堂上给诸位敲响一个警钟,也是让他们知道知道到底谁才是他们的主子。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还是这样的朝堂当中,表面风平浪静的朝堂之下,似乎隐隐暗自涌动着让人心惊的即将到来的动荡不安。

“蒙世乾?好名字。”

听到了轩辕傲的夸赞之后,蒙世乾似乎还是极为高兴的,但是面上刚刚流露出来的喜悦的神色,转而看到了不远处的淳亲王那张脸,只是巧妙掩饰住了这张惊喜交加的面色。

真是老糊涂了,这个时机,就该是为淳亲王多说好话,而不是为自己沾沾自喜。

“微臣有本启奏。微臣深觉淳王爷所说有几分道理,何况淳王爷府邸的映雪郡主要与尚家的公子结成姻亲,微臣斗胆,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尚家一直都是萦绕在轩辕傲心里的一大重要隐患,当初自己下旨赐婚的时候,为的不过就是想让淳亲王来制约尚家,可谁曾料想,他们如今反而倒是有了连成一线,具有做大的趋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