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短流长,一人默默走过(1 / 1)

Leslie是一个很为自己打算的人,他会算着何时引退,赚钱的指标,将来的生活,一切一切心中有数,因为他认为:连自己都不疼自己,不保护自己,谁保护你哩!所以这些年来,Leslie都视工作至上,为的是履行目标,不迷失自己,不做金钱的傀儡,在红星以外,Leslie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填词人梁小美

1985年的张国荣意气奋发,在乐坛、影坛均有出色表现,收获颇丰。特别是在乐坛上,凭借《Monica》人气一路飙升,直接进入一线歌手阵列,同时他本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偶像。

彼时,谭咏麟依旧大红大紫,就连年末的颁奖礼,最受欢迎男歌手的奖项也一直是花落谭家,又在红磡连开二十场演唱会,且以场场爆满的绝对优势证明自己歌坛一哥的地位不可动摇。

到了1986年,香港乐坛真可谓竞争激烈。一方面,许冠杰、罗文等歌坛前辈使出浑身解数,各领**数十载;另一方面,中生代的谭咏麟、钟镇涛、张国荣和相对新生代的张学友、吕方亦有不俗表现。

强者林立,然而仍有三位巨星冉冉升起,在这片弹丸之地引发视听震撼。这三人即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他们全部经过偶像包装,从而引发另一股追捧偶像的潮流,其中由于谭张二人同为男歌手,因此两人的斗争尤为激烈。

香港媒体人张文新曾说,“当时可说是谭咏麟和张国荣两个人的世界,大家斗的好激烈。”而香港电台收到的来自歌迷的点单则更具说服力:不是谭咏麟、谭咏麟、谭咏麟,就是张国荣、张国荣、张国荣。

根据调查,在1986年的电台播放周冠军数,谭咏麟有《朋友》《第一滴泪》《无言感激》和《珍重》四首,张国荣有《谁令你心痴》(与陈洁灵合唱)、《打开信箱》《Stand Up》《黑色午夜》《爱火》《当年情》和《有谁共鸣》七首。而劲歌金曲的季选中,谭咏麟和张国荣分别是四首和七首。十大中文金曲中,谭咏麟两首、张国荣一首;十大劲歌金曲中,二人均为两首,但劲歌金曲的金奖被《有谁共鸣》一举夺得。虽然最具分量的IFPI大奖(即全年唱片销量冠军)和最受欢迎男歌手依然被谭咏麟摘得,但张国荣的《有谁共鸣》和《当年情》两首金曲却把最佳作词、最佳作曲和最佳编曲一一囊括——回顾两年前,1984年的颁奖典礼上,正是谭咏麟以绝对优势包揽几乎全部奖项。

谭咏麟的“老当益壮”,张国荣的“奋勇直追”,已经不可避免地将这场战争打响,并且愈来愈白热化。而谭张争霸不仅要拼人气,更有音乐品质之间的暗自较量。张国荣于这一年推出的两张全新大碟《Stand Up》和《爱火》,音乐品质相比之前,更为精到,几乎算是他在华星的质量较高的两张,同时这也是他在华星的最后两张唱片。《Stand Up》主推80年代香港年轻人钟爱的劲歌舞曲,《爱火》主推张国荣更加擅长的抒情慢歌(当然两张专辑并非全部都是快歌和慢歌,此处的“主推”意指这两张专辑比较鲜明的风格以及被唱片公司选取打榜的曲目)。

《Stand Up》的封面直指音乐风格,张国荣从头到脚分别以黑墨镜、黑衣、黑裤和黑皮鞋亮相,手抱红色的电吉他,姿势劲爆十足,而烙印在封面上的英文签名龙飞凤舞,那种热玩音乐、**不羁的神态跃然纸上。在推广方面,华星更是另设计以黄、绿、紫三色大碟与黑色碟进行同步发行,由此可以推断张国荣此时在公司的巨星地位。

同前几张专辑一样,这张《Stand Up》的劲歌舞曲大多来自于翻唱,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张国荣将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运用和注入歌曲旋律当中。

专辑一经上市,即有出色表现:《打开信箱》在派台中取得周冠军,这是一首伤感的快歌,张国荣在MV中沿用了封面的形象——他抱一把电吉他在话筒前,神情有如不羁的风,肆意快哉。这首歌由林敏聪作词,词句简洁明快,将一个打开信箱却找不到心上人信件的失落男人描述得生动传神。

专辑的同名曲《Stand Up》是张国荣快歌的代表作,“Stand Up”在歌中像是个slogan(口号),劝大家放下拘束一起纵情。从曲风到电吉他为主的配器,甚至是MV和现场表演,这首歌都与迈克尔??杰克逊当时推出不久的代表作《Beat It》十分相近,当张国荣在五光十色的镁光灯下,扬起一只手臂用力挥舞,很容易让人想起《Beat It》经典舞步——杰克逊此时正处于音乐事业的巅峰状态,他在世界范围内引领这类舞曲并掀起了疯狂的热潮。

同年10月,张国荣推出大碟《爱火》(部分资料称为《迷惑我》),但此张专辑的封面却是“张国荣”三字,因此很多人也称此唱片为同名专辑。《爱火》由张国荣亲自操刀,是他第二次尝试歌词创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张国荣”三字第一次与黎小田并列出现在监制的名单中——自出道九年以来,这是他在自己的音乐专辑中第一次拥有如此大的主导权,因此不难想见,这想必正是相较以往,这张唱片品质具有明显提升的原因之一。

由张国荣一手填词的《爱火》,韵律整齐、歌词连贯,听来别有一番韵味。凭借较高的品质,此歌入选当年第四季度的劲歌金曲季选。就在《爱火》宣布得奖的直播现场,恰逢张国荣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他第二次的个人演唱会即“86浓情演唱会”,因此无法亲临颁奖典礼现场。按TVB的规矩,歌手不到场不予以颁奖。

但无线最终考虑到张国荣此时所在的“华星唱片”隶属无线的嫡系唱片公司,并且张国荣此年人气暴涨,如若不颁奖势必引发坊间争议,于是无线为张国荣破了一次很大的例——将颁奖典礼连线到红磡体育馆张国荣演唱会的现场,当主持人邓丽盈出现在红磡体育馆,并且来到张国荣的身边宣布《爱火》得奖时,整个红馆顿时一片沸腾,瞬间上演爱与火热烈交融的场面。在歌迷的热情欢呼下,张国荣当即再次**演唱起《爱火》,着实让大家过足了瘾。

然而就在此时,违和的画面突然出现。当热情欢腾的画面再次切回到无线的录影棚内,主持人蔡枫华却突然放弃之前早已安排好的台本,转而对着镜头说:“其实一位歌手,得奖与不得奖是无所谓的。我自己的《爱不是游戏》没有得奖,不要紧。但是我希望当歌手的,无论别人的歌也好,自己的歌也好,都会一样的欣赏。那么,刚刚看了张国荣的演唱会,我亦诚心恭喜张国荣得到了三首第二季十大劲歌金曲,但是‘一时的光辉,未必是永恒的’。我想……”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五年后,这段别人的讥讽和刺痛,由张国荣在《纵横四海》中以台词的形式亲口说出。

张国荣:女人是要有人爱的,要有人疼的!

周润发:我知道结了婚之后,我会失去民主、失去自由,所以我追求的是一刹那之间的这个光辉。

张国荣:难道你没听人家说过刹那的光辉并不代表着永恒吗?

“难道你没有听人家说过刹那的光辉并不代表永恒吗?”从1986年蔡枫华的脱口而出,到1991年张国荣在电影中的亲口陈述,且是以一种极其认同、肯定的语气向对面的周润发发问,这个画面表面看起来既辛酸又心疼,让人联想到莫非五年来,张国荣始终记得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前辈对自己的调侃?但其实这种带有自嘲意味的台词,恰恰说明张国荣一直是坦然面对蔡枫华的那番讥讽,并以此鞭挞自己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况且,蔡枫华在香港歌坛的地位颇高,后也曾受张国荣亲邀担任其某场演唱会的嘉宾,想来当时并不是故意要为难后辈。

不过,他原本不必过多担心,日后,他风华绝代,更是以实力证明,他的光辉,注定灿烂、永恒。

到了80年代后期,唱片业开始变革,因此专辑中的《爱慕》并未收录在本张黑胶版本,而是放在了CD中。

这首《爱慕》,翻唱自日本实力与偶像特质兼具的歌手西城秀树的《追忆の瞳》,在原有编曲的基础上,由郑国江改成粤语版。

我纵已耗尽了,我满心爱慕

是爱慕,爱慕,叫我心痛苦

爱慕,爱慕,达到疯颠程度

经由张国荣低沉浑厚的嗓音演绎,这首《爱慕》是伤痛的爱慕,是悲情的爱慕,更添一份爱而不得的辛酸与嫉妒。同时,张国荣对歌曲的舞台演绎风格,也在这首歌上得到了极好的展示:1987年第一季劲歌金曲的季选时,他还只是稍微加几个夸张的动作;到了1989年告别演唱会,则索性脱掉马甲,走出自然台风;“跨越97”则展现出自己内敛深沉的一面,当他一边唱着“心迷路”一边微微颔首上扬,台下的歌迷尖叫了数十秒;而最令人震撼的则是2000年“热??情”演唱会上的版本,歌曲旋律响起的第一刻,他即时泻下一头乌黑长发,一个性感的形象应运而生。

本张专辑最为出彩和传唱度最高的两首歌——《当年情》和《有谁共鸣》。《当年情》使张国荣一举夺得次年十大劲歌金曲和次年十大中文金曲,而《有谁共鸣》更是登顶十大劲歌金曲,夺得金奖。

《当年情》是电影《英雄本色》的主题曲,2003年,张国荣去世后,为缅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四大天王曾于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进行合唱,后辈们一同致敬前辈,那情那景,看来、听来,恰透着一股悲凉、不舍的意味!而每当提起《英雄本色》这部电影,以下这段独白也总让人印象深刻:

片中小马哥将受伤的腿重重敲在桌上,“三年,我等了你整整三年”!

然而,实际上,每个人都等了不止三年,四个失意的电影人,为这部悲情电影注入了生动、鲜活的能量。

《英雄本色》大获全胜后,人们定义它“挽救了狄龙过气的颓势,让票房毒药周润发扬眉吐气,让影坛新人张国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让面临危机的吴宇森扶摇直上成为最受欢迎的导演之一。”——是的,这样的评价很客观,《英雄本色》何止挽救、造就了四位艺坛英雄,更令四人成为生活中亦能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

黄霑填词情真意切、恢宏大气,将重遇故人的喜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而曲调的主歌、副歌过渡自然,结构得当,朗朗上口又不会沦为口水歌。编曲以口琴声开场,主歌部分多用钢琴,而间奏再次使用类似口琴的合成器作为点缀,到了副歌甚至穿插电吉他等,每种乐器都物尽其用,使整首歌自然流畅。

《有谁共鸣》翻唱自谷村新司,由小美重新填词,与《当年情》一样,是一首无论在整个华语乐坛抑或张国荣的个人音乐道路上,都极具代表性的诚意之作。

更为重要的是,这首歌唱出了张国荣的心声,而发生在歌曲背后的故事,更值得人回味与深思。

想退后心里知足我拥有

前去亦全力去寻求

风也清晚风中我问句星

夜阑静问有谁共鸣

这是1986年年度十大劲歌金曲的颁奖典礼现场,音乐缓缓响起,哥哥锦衣华服站在舞台中央,镁光灯下,他满目柔情的演绎一举夺得本次颁奖礼金奖的歌曲——《有谁共鸣》。

就在几分钟前,当颁奖嘉宾宣布《有谁共鸣》得奖时,司仪俞琤打趣道:“好了,二比二,打成平手了!”她口中这个没能具体道出姓甚名谁的大人物人人皆知,正是当日在澳洲举行演唱会,同样一举夺得两奖的谭咏麟。

没想到此言一出,立即招来台下嘘声一片——“伦迷”准备“喷口水的环节”早已多时,眼下终于等到张国荣上台献歌!

这一年,张国荣凭借两张优质大碟,人气急剧高涨,直逼此前早已红透香江的谭咏麟,两人竞争越发激烈,似是一场“既生瑜何生亮”的残酷争夺战——从唱片销量、歌迷数量以至得奖数目都是媒体的爆炒对象。

而乐坛颁奖礼更是恰如其分地将这场白热化的竞争如实呈现。但凡举行颁奖典礼,现场气氛总是异常尴尬,空气中弥漫了浓浓的火药味。两派的歌迷为了忠于偶像,相互势不两立,观众席上常年“各据山头”,歌迷们相互疯狂挑衅,厮打叫嚣。

这天晚上,对于站在舞台上的张国荣来说,甫踏上颁奖台即被“伦迷”大喝倒彩的境况使他心绪不宁,即便台下的荣迷同样声嘶力竭,于他誓爱,那蔑视的倒彩声还是坚硬地扎进了他的耳朵。凭借自身努力终于获得光明,他理应感到无上光荣,但此时此刻,内心深处却只剩下一阵强烈的刺痛。

在歌曲间奏时,张国荣神情坦然,望着台下深情道出告白:

“有些人得到成就,是用很短的时间;有些人要得到一些东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过至少,我现在所得到的东西,都是我自己很努力去争取的。”

张国荣凭借自身努力获得诸多殊荣无可厚非,但偶像本身的确无法左右歌迷喜好,何况当年谭咏麟亦有多部经典唱片问世。两家歌迷为支持各自偶像,不惜于公众场合相互喝对方偶像倒彩,甚至采取各种极端行为,由此引发轰动一时的谭张争霸事件。

如今想来,为何当时的香港会出现如此喜好严重的两极分化?

香港电台主持人倪秉郎解释,“我就觉得以前的歌迷,才是真正的歌迷。所谓真正的歌迷就是,只喜欢一位歌手,不会移情别恋”。

或许正是那个年代的歌迷的“忠贞”,才致使谭张争霸事件愈演愈烈。

就连谭咏麟自己都说,“两派的歌迷互相叫骂,说一些难听的话,有时令歌手很难堪”。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张国荣与谭咏麟两人并没有任何争霸概念,即便有,也是同作为乐坛歌手,相互竞争和激励的正面较量。

但不管怎样,这场与谭咏麟的争霸之战对张国荣来说,他来势汹汹、势如破竹。

只是,面对暗潮涌动、凶险重重的娱乐圈,每当张国荣登台唱起这首歌,或许,这亦是来自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发问,“夜阑静,有谁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