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调和鼎鼐 第二十六回 邹应龙一封弹章严嵩倒 徐华亭三条政纲气象新(4)
根据这条政纲,徐阶屡次上疏,请求与袁炜共同票拟。此前代皇帝起草诏书、敕命,均由内阁首辅主笔,次辅、阁臣不得与闻,这是明代时“一支笔”制度。首辅独立票拟之专,极易揽权,自作威福。而嘉靖朝内阁纷争不断,也由此起。张孚敬攻击首辅杨一清,严嵩诬陷首辅夏言,夏言罢官以后翟銮为首辅,严嵩又计除翟銮皆是。徐阶决心拔除这毒瘤,便决计请求嘉靖旨令,今后票拟由自己和次辅袁炜共同起草,废除陋习,倒有些提倡集体领导的意味。表白了自己不想做严嵩,而想当贤相的本意。
所谓“以政务还诸司”,表明了内阁对六部百司这些政府衙门的尊重。严嵩之手伸得很长,政府衙门之政务都要插手。所谓无利不起早,插手的目的,自然为谋利,造成六部百司形同虚设。徐阶尊重政府部门的职责,一反严嵩的专权,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至于“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体现了徐阶《廷试策》的主张,天下为公,不凭一人之好恶。重视言官的作用,尊重公众的舆论,形成朝廷上下宽松的政治氛围。
三条政纲实施以后的几年,锦衣卫逮捕大臣的缇骑很少出动,大牢里关押的囚犯越来越少,六部百司的官员敢于放手处理公务,而且多能获得褒奖。
天下百姓和朝廷官员自然对徐阶赞誉有加。
严嵩被罢,嘉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此时的嘉靖已是望六的年龄,长期的祈求长生,却眼见帮助他祈求长生的真人一个个相继去世,自然沮丧。更兼自己极其宠信而当了二十年阁臣的严嵩,竟如此有负圣恩。尤其是当他在宫中听得满城爆竹声响,惊问身旁太监,得知是百姓庆祝严嵩的倒台后,方知严嵩已成千夫所指。想起自己的一次次庇护,有失明君的威望,嘉靖更是沮丧到了极点。
嘉靖感到疲乏了,厌倦了,几天之内老了许多,情绪极度低落。
这时,徐阶呈上了增添内阁辅臣的奏本。嘉靖的谕旨竟是让徐阶推荐。
徐阶并不想借此机会提拔自己信任的人,他履行“以威福还主上”的原则,上书请嘉靖自己选拔。嘉靖的回答是:严嵩即朕选拔,没“想到弄得如此不可收拾。”所以拒不选拔,一定要徐阶推荐。徐阶明白嘉靖心灰意冷,就用前代的史事劝慰皇帝。他在《答钦简阁臣谕》的奏本中说:“皇上简用严嵩,因为严嵩的才能足以辅政,皇上没有看错。严嵩的失误在于,恃皇上的恩宠而骄傲,辅政有成绩而懈怠,过于轻信劣子,而劣子的贪婪狠毒又超越常人,才导致上负圣恩。”道明这不是皇上的错,然后又说:“尧是圣人,但他也用了‘四凶’,待到发现‘四凶’的罪恶,就加以流放;太祖皇帝选拔了李善长、胡惟庸,李善长、胡惟庸犯了大罪,予以诛杀。”徐阶的这些劝解使嘉靖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下来。嘉靖心绪平稳以后,顺坡下驴,下谕问徐阶,如何知人。
这可是个学问很深的问题,但徐阶的回答很从容,他撰写《答知人谕》说:“自古人心难测,有的人大奸似忠,有的人大诈如信,知人很难。应对的办法是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穷凶极恶的人,总有人会揭发,善于伪装的人,也有人会觉察。所以皇上要倾听言官的奏闻,而且要详加咨询考察,这样的话,知人就容易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