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销学——奖励性诱惑的可怕之处(1 / 1)

自控力心理学 韩春泽 733 字 1个月前

我们所处的世界总能刺激我们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当我们的大脑被释放出的多巴胺充满,我们就会产生难以抑制的消费冲动。

很多商家就是利用刺激消费者的多巴胺神经元,以促进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实例证明,人们面对有**力的商品,就控制不住自己。例如,闻到厨房里散发出来的饭菜的香味,人们会不受控;看到服装店墙上的身材修长的模特的照片,人们也会不受控。面对商家设下的众多“陷阱”,我们大脑中产生的多巴胺让我们的意志力失效了。

我们容易受商家各种形式的**,主要是因为这些**都是奖励性承诺,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大量分泌的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彼时的快乐,就算以后会带来苦恼,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起码我们现在无暇顾及。

那么什么是奖励性承诺?它与多巴胺的释放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走进商场或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食品免费试吃区域。商家为什么会这样安排,难道他们只想让你品尝吗?当然不是。其实商家比顾客要精明许多,他们就是希望你进入商场后,大脑中能分泌出更多多巴胺,所以将那些有**力的东西先展示给你。食物和饮料通常对人们是最有**力的,因为它们最容易让人感到饥饿、口渴。人们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寻找奖励性承诺。食物是可口的,又可以免费品尝,这就具备了两个最大的奖励性承诺,如果服务员又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那就是第三个奖励性承诺了。面对这些“奖励”,你还能坚持自控吗?

当你吃了这些东西,你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就被激活了,即使你只咬了一口免费食品,你会发现,你的购物车一会儿就会多出好几样东西。据研究发现,愿意品尝甜食的人,更倾向于购买放纵自己的东西。尽管在出门之前,你为了省钱已经做好开支预算,但是面对**,而大脑释放出的大量的多巴胺,会让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奖励系统寻找更多的商品。

除了食物能让我们的意志力失效,我们周围潜在的很多因素,都会降低我们的自控能力。可能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不受广告**的,但是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我们看到产品广告并不会立即去购买产品,但是我们已经将产品信息留在了潜意识里。比如某天你看到麦当劳广告上有一款新汉堡套餐,当时只是瞥了一眼,但有一天你正巧路过麦当劳,就会回忆起好像有个新鸡腿汉堡,不如进去尝试一下,于是你又消费了。

可能你不敢相信,气味也会让人产生消费欲望。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除了购买必需的电影票,几乎大多数看电影的人还会购买爆米花、饮料、冰激凌,难道他们没有吃饭吗?当然不是,这种额外的消费已经跟肚子饥饿与否没有任何关系了。因为爆米花和冰激凌散发出的奶油甜香味,刺激了人们大脑的奖励性神经,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寻找香味的来源,接着就是购买。有时候电影院卖爆米花和饮料赚取的收入,可能比销售电影票得到的还要多。商家利用“气味营销学”,确实能增加很多利润。

你所闻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东西,不是你自己发现的,而是商家精心设计的。他们为了吸引你的眼球,从各个方面激发你的购买欲望,这就是“神经营销学”。如果我们想为自己找一个安全的购物环境,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我们也不愿意让自己失去购买欲望。那么我们该怎么躲避商家设下的陷阱?那就是把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多巴胺化”,利用奖励性承诺来克服**。

例如我们都喜欢买有机会中大奖的福利彩票,却不喜欢将钱存进银行获得利息。你可以试想,买彩票虽然有机会中大奖,那也属于极少数人。如果将钱存进银行,每月除有固定存款外,还能额外多出一些金额的奖励,想到这些,你存钱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所以利用好这一点,你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消费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