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作为图像的紫禁城(1 / 1)

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虽说是营建紫禁城的时候由人工专门为皇宫堆造出来的一座“靠山”,既不高,也不大,但却是欣赏紫禁城的最佳位置。

现在的人们从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望下去,大概都会惊异于自己的突然发现:紫禁城原来是这么一幅大画卷啊!

凝视着铺展在眼底的鲜艳夺目的紫禁城大图像,相信任何人的心中都会涌动特别的感受。

是啊,当皇宫——紫禁城——作为帝制时代统治核心的功能终结之后,当故宫——紫禁城——转型为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之后,当紫禁城——现在的故宫博物院——仅仅成为公众自由“观看”的对象之时,紫禁城便只留下了“图像”的意义。

谁都知道,紫禁城是皇帝建造的,是为皇帝建造的。

按照帝王的意志和为帝王服务的意志建造的紫禁城,如其他皇宫一样,一定是当时当地最好、最辉煌的建筑。并且,由于紫禁城是中国的皇帝建造的最后的皇宫,由于至少有十几个世纪之久的可继承的传统和可吸取的经验,所以与以往的皇宫相比,紫禁城得以建造得无比恢弘、无比壮美、无比艳丽,同时也无比规范、无比标准。

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集中呈现,是中国帝制文化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也是中国帝制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高度统一,甚至是最完美的统一。由此,把已经成为公众视野中的“图像”的紫禁城,置于图像学视域中被观看被欣赏被解读时,紫禁城便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皇权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标本特性,从而为所有观看者与解读者提供着欣赏角度和解读通道的种种可能。

2012年,紫禁城落成590余年之后,当年走进紫禁城的人数创造了历史纪录:1500万!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对没有哪一座皇宫遗址,哪一处公共文化空间,在一年之内能够做到这么多人进出。

如所有的帝王一样,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业承传万世;但他绝对想象不到,几百年之后,他的宫殿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

当这么多人拥进昔日的皇家禁地随意观看“博物院”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下理性地解读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下感性地领悟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又有多少人在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碰撞与纠结?包括它的保护者、管理者、传播者。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紫禁城作为帝制统治核心功能的终结,是民主革命的结果;皇帝的旧宫殿转型为人民的博物馆,是民国时代的文化革新与文化建设的结果。在紫禁城这样一个空间不曾改动的图像中,随着时间的流动,演绎和累积着皇朝与民国、君主与民主、集权与公权的对峙与交替。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我所指的理性解读,是指以民主的科学的价值观,还原、认识、评价紫禁城的历史,即透过紫禁城的显性图像,身临其境地认识紫禁城与帝制时代的体制制度、礼仪规范,与皇帝的执政行政,与皇家的宫廷生活,及其与历史发展、国家命运、民众生活的关系。

我所指的感性领悟,是指在感受着紫禁城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时,仔细体味紫禁城建筑的美不胜收。

我所指的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关系,是指进一步追问政治文化与建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如我在正文中所论:紫禁城其实是一个“主题先行”的艺术结晶,即中国帝王意志、统治思想、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学的指引下完成的,而是在帝制、宗法、礼教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或者说古老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礼制理念左右了建筑审美取向。

这正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审美的独特性、根底性所在。

宏大的建筑源于深厚的文化。

找到了这个文化之本、文化之根,也就明白了面对紫禁城宏大建筑群之时,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建筑理念与艺术审美二者的完美统一而一再震惊。

对紫禁城的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的最大特征,是以实体为对象、中介,以可视的、可走进去的“图像”为对象、中介。与平面图像(印刷品)、影视图像不同,作为“建筑”的“图像”是可以走进去的多维图像。

走进紫禁城,即走进紫禁城图像之中。在“图像”中行走,在行走中解读,在行走中领悟。

规模无比宏大的迷宫般的紫禁城,形成多维的连绵铺排的紫禁城图像,及其相应的、明确又复杂丰富的信息,足以使活动在图像中的人成为图像中一个移动的“图像分子”,成为被图像化了的一个“图像”,被符号化了的一个“符号”。

包括封建时代主宰紫禁城的皇帝本人。

如皇帝的登基、早朝、经筵,皇帝的坐姿、站态,皇帝的行走路线,统统是被紫禁城空间严格限定了的。对臣子与奴仆的限定就更不必说了。可以说,紫禁城图像是使皇帝成为皇帝、奴才成为奴才、臣民成为臣民的坚固牢笼。

虽然皇宫的功能早已消逝,现在的人们可以大摇大摆地以主人公的姿态,以审视者的身份行走在紫禁城图像中,但仍然需要警惕紫禁城图像的隐性绑架,警惕被强大的紫禁城图像图像化为紫禁城图像中的一个移动的“新图像”。

因为时世虽大变,但曾经弥漫着帝制文化、皇权文化的那个实体没有任何改变;曾经散发着固化帝制、固化皇权的强大而奇异的“气场”力量的空间仍然原样存在。

况且,那种长时期的固定化了的力量太强大,行走在这样的“气场”中,此时此刻的“这一个”的视觉与感觉,很可能在不知不觉间被感化、被置换为彼时彼刻的“那一个”的视觉与感觉,亦即成为被图像图像化了的“图像”,被符号符号化了的“符号”。

于是,“这一个”移动的图像或符号,会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认同帝制文化、皇权文化,或它们的某一方面。

于是,现在的“这一个”便成了原来的紫禁城的附属与俘虏,即皇帝的附属与俘虏。

这样的事实其实屡见不鲜。

这是我反复强调行走在紫禁城“图像”中的人必须自觉坚守现代理念理性的理由。不只是成百万上千万的参观者,也包括紫禁城的保护者、管理者、传播者。后者尤其重要。

一方面存在紫禁城图像对于“我”的绑架与俘虏,即对“我”的负面影响与改造的危险;另一方面,在对紫禁城图像的解读与感悟中,“我”对于紫禁城图像的选择、置换与再造的空间无限宽广。

一切基于紫禁城建成之后,特别是紫禁城成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图像之后产生的多义性。

紫禁城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象征体,更是一个成为图像之后能够激发无限想象的空间。

紫禁城的建造理念,几百年来的实际使用,尤其是近百年的功能转换,使得这一形态未改的建筑实体,在图像意义上一直处于“生长”状态。

由建造理念决定,建造之时就赋予建筑本体有多重意义,明显的、隐含的、象征的,在后来的使用与转换中,更“生发”出真实的、虚拟的、视觉的、心理的、潜在的多重图像,也就是说,紫禁城图像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随时间而继续。

紫禁城建造者的初衷,紫禁城“需要”和“想要”的理解,与后人的理解和可能的解读,永远不可能对等。

所以,理解和解读的过程,即创造的过程。不断“生产”出来的图像可以通过“我”的解读不断地“再生产”。

参观紫禁城,把紫禁城作为图像首先是视觉行为。紫禁城是看的,不是读的,但看也是读。要让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看,深化为认真的解读。

读属于帝王的紫禁城之图,读属于自己眼睛、自己心灵的紫禁城之图。

当参观者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把紫禁城作为完整或分解的图像来读的时候,事实上已进入重构的创造状态。此时参观的对象已不再是建筑客体而成为参观者的主体创造了。这样,参观者就可以进入读懂原本属于建造者的帝王之图和属于自己的眼睛与心灵之图的境界了。

前面说过,紫禁城是皇帝为自己建造的。然而,中国的帝制一去不复返了,建造紫禁城的实际目的与使用功能也一去不复返了,谁也不会有再建一座紫禁城的白日梦了,紫禁城的原创意图就此终结。

前面也说过,紫禁城并不是在建筑美学指导下设计建构,但由于文化的原因,作为“主产品”的意义与作用虽然随风而逝,而作为“附产品”的如紫禁城图像的美学价值、美学意义等反倒可能成为永恒。

在本书中,我所关注和集中讨论的就是紫禁城的“图像”之美。

如我将要在后文中论述的那样,紫禁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皇权宗法礼教、中国古老哲学诗学的形体化、格式化、标准化、图像化,因而作为东方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紫禁城建筑留给人们的是无与伦比的东方建筑之美。

紫禁城之美体现在紫禁城的选址、规划、布局、结构、造型、着色中,体现在紫禁城的高低错落、疏密协调、宽窄相间、空间节奏、光影变幻中,体现在紫禁城整体的统一、完备、端庄和变化差异中的对应、和谐、均衡、灵动中。

一句话:紫禁城整体的浪漫想象与细节的灵感闪烁,镶嵌在高远、博大、深厚、精致的文化背景上。

紫禁城就这样凝结为经典图像。

这样的经典图像经得起历史的筛选,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经得起现在与未来的想象,不论是它的整体,还是它的局部,甚至是那些最细枝末节之处,最不为人们注意的角角落落。

既凝固又变幻的紫禁城图像属于它的创造者,属于近600年来所有见到和想到它的人们,更属于今后见到和想到它的每个人的眼睛和心灵。

不只是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人们,也不只是从事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的人们,所有从事艺术创造、艺术设计的人们,都能够随时随地地从伟大的紫禁城中汲取艺术创造的灵感;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属于自己的眼睛和心灵,都能从紫禁城图像中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表达和东方建筑美学的强烈感染与无限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