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圆其说秀口才(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656 字 1个月前

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固然是口才出众的一种表现,但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仅要据理力争,还要能够自圆其说,这样对方就无可辩驳等于承认你所说的就是“真理”了。尽管事后再回想起来可能漏洞百出,但是现场表现时一定要坚持己见,言之有理就可征服对方。

东晋时,晋元帝非常喜爱小儿子司马绍。司马绍不仅生得眉清目秀,口齿伶俐,而且读书过目能诵,文思如潮。

有一天,元帝想考考司马绍,正值长安城派使者来,元帝就问司马绍:“孩儿,你可知道长安和太阳,哪儿离我们近?哪儿离我们远?”司马绍仰头望了望太阳,说:“当然是长安城离得近,太阳离得远呀。”元帝问:“为什么呢?”司马绍说:“长安经常来人,可从没有听说太阳来过人呀!”

元帝看着聪明伶俐的小太子,非常高兴地说:“皇儿不仅说得对,还能讲出道理来,看来我晋朝又要出一位明主了。”

第二天,元帝在宴请文武大臣的宴会上,夸奖小太子聪明好学,有的大臣趁机说:“陛下何不请太子来,让臣等也见识见识。”司马绍一到,元帝高兴地命给太子赐坐,又以昨天同样的问题问他:“皇儿,父皇问你,太阳与长安,哪儿离我们近呀?”岂料太子与昨日回答完全相反,他向殿外太阳一指说:“太阳离我们近呀!”元帝很不高兴地问:“皇儿怎么和昨天说的大不一样啊?”司马绍不慌不忙地说:“现在我们都看见太阳在天空上,可是长安呢?我们看不见呀。这不是太阳近、长安远吗?”

元帝高兴地笑了。文武百官也纷纷称赞太子聪明,长大定有作为。

晋代名人孙子荆反应机敏,极具辩才,即便是在明显的口误下,他依然对答如流,这要归功于他的机智和自圆其说的本领。只要言之有理,就能打开局面,转为主动。

孙子荆少年时,看到宦海沉浮,官场黑暗,于是收起了猎取功名的宏愿,一心想学古代的隐士,到深山老林去过幽静而孤寂的生活。

一天,他为了选择良好的隐居环境,便走到一处风景极佳的山谷地。只见那儿有一泓碧澄见底的池塘,一道流着淙淙山泉的清溪,几块光洁如新的青石……

孙子荆不禁喜出望外,喜孜孜地想:这就是类似古人许由隐居的极佳环境吧?想着,想着,那个有名的古代传说又浮现在脑海里:尧要把天下禅让给许由治理,不料许由掉头就走,来到山溪边大洗耳朵。人们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答道:“听了尧的话,弄脏了耳朵,所以要洗干净。”

孙子荆选择隐居地址回来后,又专程前往名士王武子那儿,向他津津乐道地描叙隐居山林的绝妙图景——“枕石漱流”,意思是说,住在山林里,困乏时可以枕着光洁的石头睡觉,口渴了又可以就着溪水漱漱嘴,喝几掬清水,那是多么自由自在、舒畅快乐的情景啊!谁知孙子荆说得太急,竟把它说颠倒了,变成了“枕流漱石”。

王武子听罢不由得哈哈大笑,揶揄道:“清水可以当枕头睡觉,石头可以当溪水漱口吗?”孙子荆这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要改也来不及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怎么办?他稍一思忖,马上将错就错,即刻应声道:“我说的‘枕流’就是用水洗耳朵,我说的‘漱石’,就是用石头来磨砺牙齿啊!”

王武子见他敏捷应对,言之成理,不禁脱口赞美道:“妙!妙!想不到你竟有如此巧辩的奇才?”

从此,“枕流漱石”就成为沿用至今的著名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