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时候打幌子(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546 字 2个月前

“挂羊头,卖狗肉”,似乎只有借着羊头的幌子,狗肉才能得以畅销。有些时候,打着别人的旗号,能够壮大自己的声势,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尽管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只博褒妃笑一场。”

西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公元前770年,犬戎大举入侵,逼近镐京;幽王再举烽火,各路诸侯之兵无片甲只骑驰援,终落了个京都失陷、身首异处的下场。太子宜臼即位为周平王,不采取积极的御敌之策,断然决定东迁洛邑,西周遂亡。这一年是东周的开端,以后三百年史称春秋时期,从此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当时,虽然周王室衰微,但各路诸侯仍利用周天子的影响,借周天子的大旗,以成就自己的霸业,为征讨别国找一个“替天行道”的借口。郑庄公一直想攻打宋国,但宋国爵尊国大,要伐宋必须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便取得诸侯的支持。为此,郑庄公带着谋臣祭足去朝觐周天子。但是,周天子不喜欢郑庄公,不仅不设宴款待,反而语露讥诮,故意挖苦他。临别之日,只送给他十车黍米,说让郑庄公以备荒年粮食不足。

郑庄公受到冷遇,内心十分不快,后悔不该来自讨没趣。祭足则颇有心计,劝说郑庄公在十车黍米上做文章。他笑着说:“诸侯所以尊重主公,是因为郑国世为周室卿士,历来是周天子的左右股肱。天子所赐的东西,无论厚薄,总是天宠。主公要是辞而不受,分明会失去天子的宠信。那样,郑国还受诸侯的尊重吗?再说,郑国君臣朝觐周天子,邻国都已经知道了,有这十车天子赐予的财物,是大有用途的。”于是,郑庄公一行离开洛阳时,将十车黍米用锦袱覆盖,伪装成十车财宝,宣称是天子所赐。又在车上放置彤弓弧矢,诈称:“因为宋国久不朝贡,郑庄公亲自奉周天子之命,率兵前去征讨。郑公亲承王命号召列国,责以从兵,如有不应者,即系抗拒天子之命。”就这样,郑庄公出了周境,一路上假传圣旨,散布宋国久不朝贡的罪责,不明真相的诸侯都信以为真,不免为宋国捏了一把汗。

消息传到宋国,宋殇公深感不妙,自知理亏又自忖不是郑国的对手,便想和郑国讲和。他急忙派使臣请卫国、齐国出面为郑、宋讲和,约定日期在周地瓦屋相会,歃血订盟。但郑庄公置之不理,并且以周天子的名义,命令齐国和鲁国助郑伐宋。齐侯出兵车三百乘,鲁侯出兵车二百乘,前来助郑。郑庄公率领三国联军,打着一面“奉天讨罪”的大旗,耀武扬威,浩浩****开往宋国,很快便攻下了宋国的郜、防二城,然后深入宋国腹地,势如破竹。

郑庄公矫命伐宋,假借周天子的旗号,得到了各路诸侯的协助,取得了预想的成功,终于成为春秋初期最强盛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