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灵活定乾坤(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434 字 2个月前

常言道,“四两拨千斤”,机智的力量有时胜过千军万马。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总之,遇到情况要先搞清楚状况,沉着应对。

秦国出兵偷袭郑国,大军悄悄向东进发。郑国有位贩牛者叫弦高,带人赶了几百头牛西向行进,去京师雒阳贩卖,在黎阳津遇到朋友蹇他。二人相见大喜,吃酒闲谈。无意之中,蹇他说起路遇秦军东进,据说要去攻郑的消息。弦高一听大惊,心想:郑国是我的祖国,我怎能坐视不救?但又想:即使现在就返回郑国报告,怕国内也来不及准备了。怎么办呢?诸侯国间打仗,一般是先派使者威胁,下战书,而今秦国却悄然出兵,这分明是想趁我们无防备,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想到这里,弦高突然眼睛一亮,心想:有了,对,就这么办。

他一边派人迅速回国送信,一边带人向秦军迎去。走不多远,果然碰到了秦军的先头队伍。弦高整整衣服,叫人按当时的礼节,前边带着四张熟牛皮,后边赶着十二头肥牛,走到秦军先头部队前,说:“我是郑国的使臣,有事要见你们主帅。”前哨通报给主帅孟明。孟明闻听大惊:我们是秘密偷袭,怎么会有郑国使者来接呢?踌躇再三,还是先见一下为好,或许郑人不知我军意图,有别事要讲。想到这里,孟明忙传郑使来见。

弦高拜见孟明,寒暄之后,说:“我们国君听说将军率兵将要到我国去,特派我来犒劳大军。”于是命人献上礼物。又说:“不知大军是在我国小住呢?还是仅仅路过?国君让我问明白了,好预先准备粮草。”孟明支吾不出来,最后说:“我军不是去郑国,而是有别的任务。”弦高说:“那么我回去报告我们国君,就不用再准备别的了。”

弦高离去后,孟明与部下计议:“我们原想偷袭郑国,打它个措手不及。但人家早已听到了消息,肯定预先准备好了。我们是轻师远袭,没有后援,不能持久作战。这仗是打不赢了,还是回师吧。”于是就近把小小的滑国灭掉,退兵西去了。

弦高凭借自己的机智,假借君命,犒劳秦师,打草惊蛇,张扬消息,使秦帅误以为郑人已早做准备,失去了偷袭的条件,因而转危为安,不用寸兵,智退秦军,拯救了祖国,使国人避免了一场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