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察言观色(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1196 字 2个月前

在人际交往中,察言观色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让你更受到欢迎,而且也能提高你的交往能力,做起事情来也能得心应手,四处逢源,从而,达到目的。

第一则故事:

战国时,齐威王重用田婴为相,并封其为靖郭君。事无巨细,都请田婴裁夺,因为田婴出的主意,都能合乎齐威王的心愿。田婴是齐国公族,本来没什么功劳,他能爬上如此高位,全凭了“逢迎巴结”四个字。他深深知道,要使自己的恩宠不衰,就要顺从君意去处理一切大事和小事。但是,有时齐威王并不把他的心思讲出来,这点让田婴十分为难。

有一年,齐威王的夫人死了,王后的选立迫在眉睫。但是,齐威王共有七位妃嫔,田婴不知道威王宠爱哪个。他怕一旦推荐错了,威王心中不高兴,影响了他的权势地位。怎么才能探出威王的心意呢?田婴实在犯了难。这时,正巧有位富商为了巴结田相国,送来了一对耳环。那耳环用天然水晶琢成,晶莹剔透,玲珑可爱。田婴盯着那对耳环,突然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他命人从市井(齐国都城临淄中的一个大商市)买来六对同样的耳环,但那水晶成色和做工都差远了,让人一眼可看出不是什么好货色。田婴又让工匠造了七只同样的贵重木匣,连富商送来的那对,一个匣内装上一对,准备第二天进宫去献给威王。

第二天一大早,田婴便让手下人捧着木匣随自己进宫,对威王说有商人从昆仑贩来水晶耳环七对,献给大王。并特别拿出那对精美的耳环,炫耀了一番。齐威王一见正好七对,心想自己的姬妃可每人一对,省去了她们的争吵,心中十分高兴。但一想这样均分,可亏待了自己宠爱的隗姬了。待田婴特别炫耀之后,威王看出有副耳环特别好,才放下心来。当日退朝,威王将七对耳环分送给七位妃嫔。当然,他特别留心,将那副最好的送给隗姬。

时隔不久,田婴便从七位王妃耳朵上戴的耳环中看出了威王的心思。于是他奏明威王,说臣子们都希望册立隗姬为王后。威王一听正合自己心意,十分高兴,册立王后完毕,便加封给田婴不少土地。

第二则故事:

唐代,赵王李德诚喜欢广结有识之士,他镇守江西时,门下食客给他推荐了一位相士,据说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占卜相面全都精通。李德诚听后,很想与此人结交,就将相士请到府中设宴款待。酒至半酣,两人都喝得有些醉意了。相士奉承李德诚道:“千岁大人,您天庭饱满,印堂发亮,定是福星高照之人,而且还有帝王之相。”李德诚听后微微一笑,道:“有何凭据?”

相士拍着胸膛吹嘘道:“不瞒千岁大人,小生号称‘江湖神算’,所见之人不论男女尊卑,我都能将他身前身后之事断得清清楚楚。”李德诚半信半疑,暗想:“改日定要考考他。”

过了几日,李德诚请相士来到府中坐定,向侍卫一摆手,从屏后走出六名高矮胖瘦相仿、穿戴一样的俊俏女子。赵王冲他说:“你看看这几名女子之中,哪一个是我的妃子。”相士一听可傻眼了。他哪有这等本事?平时只是靠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唬人而已。他深恨自己贪杯而夸下海口,现在无法收场。无奈,只好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慢步走到六名女子跟前,心想:“都称赵王之妻美若天仙,我就找最漂亮的那个。”他仔细打量了每个女子,不禁急出一身冷汗。原来个个都生得花容月貌、婀娜多姿。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国色天香。这可怎么办?心想:“看赵王的样子,我要过不了这一关,小命难保。”相士毕竟在江湖上混得久了,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只见他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连连点头故作惊讶地冲赵王作揖道:“千岁大人,王妃天生是贵人命,她头上有朵五彩祥云。”赵王和另外五个女子听后,都惊奇地向右边第一个女子头上看去。相士冷眼旁观,连忙指着那女子道:“这就是您的王妃。”赵王对相士大加赞赏,说不愧是“江湖神算”,接着又厚赏了他。

第三则故事:

董行成是唐朝青州人氏。他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只不过是地方上一个小小的里正(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干部)。但他善恶分明,并把维护地方治安看作是扬善惩恶、人人应尽的责任。

有一次他去赶集,集上人来人往很热闹。只见集市尽头有一说书艺人正在说唱,董行成喜欢听书,人们见了他,都敬重地让出一条路来,说:“董相公到了。”“捉贼神来了。”弄得董行成很不好意思地走出人群。这时,他看到有一个牵着毛驴的老头,本来站在听说书的人群旁边,想凑进去听热闹。见人们说“捉贼神来了”,便非常戒备地偷着窥视董行成,一只手不自觉地紧护住腰间的钱袋,另一只手高举着鞭子狠命地抽打毛驴,催促毛驴上路。但那头疲惫不堪的毛驴却不肯快步向前赶路。见此情景,董行成走了过来,伸手夺过老头的鞭子说:“大胆小偷,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窃,还不把偷来的赃物留下。”

那老头听到喝声,扔下鞭子就跑。但集市上人多,他跑不多远,就被大伙扭住,送到董行成面前。董行成说:“看你偌大年纪,就不把你送官府衙门了,但你要从实招来。”老头只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昨晚宿在一客栈内,趁同屋的一个客商酒醉未醒,偷了他的钱袋,又骑上他的驴子逃了出来,不想刚走了十几里路就被董行成抓住了。

大家很佩服地问董行成,如何认得这个小偷?董行成说:“察颜观色乃是判断的重要前提。此人一听说‘捉贼神来了’,就神色慌张,其一也。狠命地抽打毛驴,毛驴却不走,肯定这牲口不是他的,其二也。一只手紧护着腰间钱包,说明心虚胆怯,其三也。所以断定其人是小偷无疑。”大家频频点头。这时有一客商走过来,寻找他被偷窃的钱袋和驴子。大家更信服董行成了。

田婴运用“人私己所爱”的常理,有意制造不平衡的礼物,赠送威王,从而探明齐威王心意,加固了自己的恩宠。适当地试探别人的心意,获知对方在想什么,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是智慧的做法。而李德诚的做法则是运用人们“好奇心”的常理,然后察言观色,来达到辨别王妃的目的。第三则故事的主角董行成则是利用“做贼心虚”的道理而抓住盗贼的。三人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所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