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慌 沉着冷静(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813 字 2个月前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运用他们的学问和智慧,帮助老百姓戏弄那些纨绔子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才子不但得到了人们的尊敬,而且体现了他们非凡的正义感和灵活的头脑。

第一则故事发生在明代。

在某地一个村庄里,有一对小夫妻,男的叫王二,长得魁梧结实,人高马大的,可是性格却十分木讷,人老实得近乎迂了,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大美人,长得俏丽玲珑,可谓人见人爱。这天,王二的妻子去河边洗衣时,被村里的大财主王万砍撞见了,顿时**心大发,便扯住她调戏,女人又气又羞,拼了命地挣脱,这王万砍仍死皮赖脸地纠缠,女人高声大呼救命。王二正好赶到了,他抡起榔头似的拳头,冲王万砍一阵猛挥,心气力重,只几下就把王万砍打趴下了!

王万砍有个儿子在京城做官,父仗子威,他经常在村里为非作歹,村民对他恨之入骨,但畏惧他有权有势的儿子,只能敢怒不敢言。王二打了王万砍,村民们解恨,明知他要吃官司却也是爱莫能助。王万砍当然不肯罢休了。他连忙派人去县衙击鼓喊冤,说王二行凶打人,妄图谋财害命。知县闻知即差人传王二到堂,王二之妻想到丈夫平时木讷得连句话都不会说,到了大堂,还不更是形同木头一般?讲不出道理,只能任王万砍诬告吃官司了。想到这层,夫妻俩便大哭起来。

哭声被路过此地的徐文长听见了,他循声而来问明了原因,思索了一会儿,吩咐他们拿来笔墨。徐文长让王二伸出双手,在每只手掌上写出几个字后,关照他说:“到了大堂,不管县太爷问你什么,你都不要开口,只将左手举起,再问时,就举右手。县太爷要是问是谁写的,你就说是徐文长。”徐文长交待完毕,便又赶路去了。且说这王二到了大堂,早已吓得面色惨白,只听县太爷一拍惊堂木,喊道:“王二,你狗胆包天!竟敢对王老太爷行凶,把你谋财打人之事,快快从实招来!”王二默不作声,举起了左手让县太爷看。

这时,县太爷倾了身子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开口念道:“我妻有貂婵之貌。”县太爷惊诧,又问,王二又把右手放在了他面前,县太爷再念道:“万砍有董卓之**。”县太爷吟罢这两句话,难免生出了一丝正义之情,想这王万砍偌大年纪,竟这般无耻,遭打活该。想要问罪这**棍,又怕他儿子怪罪下来,丢了乌纱帽。为难之际,忽想王二绝对写不出这十四字,一定有高人在幕后操纵他,便厉声喝问王二此句是何人所写!王二依照徐文长之嘱,支吾了半天,才挤出了“徐文长”三个字。县太爷闻听徐文长,心中暗叹:怪不得呢?只有此人才会有如此绝妙之计啊!他一挥手,对王二说:“本官恕你无罪,快回家去吧!”王万砍不肯罢休,县太爷笑笑:“你还是识相一点吧!此案要审出名堂来,丢人的是你啊!”徐文长凭十四字,为王二打赢了这场官司。

另一则是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的一个故事。

一日,南昌知府接到宁王府递来的一份状纸,状词只有八个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原来,宁王宸濠得到皇帝赐给的一只仙鹤,颈上挂有“御赐”金牌。宁王十分喜爱和珍视这只仙鹤,派人细心照料,每天还要仆人陪它上街散步。这天仙鹤来到街上,突然被一家门洞里窜出的狗咬伤了。宁王府管家大为恼火,派人来南昌投递了诉状。南昌知府特别为难。此案牵扯到皇帝和宁王,不敢不受理。受理吧,状词之中没有被告,去处罚养狗的百姓,民心必然不服。这时,他想到了由苏州来南昌的唐伯虎。

苏州唐伯虎是江南最有名气的风流才子,平日**不羁,清高自傲却又足智多谋。来到南昌后,访亲问友,论诗作画。如果请他来处理这个棘手的案子,或许会想出高明的办法来。于是,南昌知府就把他请进府衙。唐伯虎听知府讲了事情的经过,接过状词看了看,略事思索,挥笔批了十六个字: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状子退回宁王府,愤愤然要求知府抓人判罪的管家,一看到唐伯虎的判词,马上默然无语了。

看完故事之余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两大才子的过人智慧,也赞赏他们敢于同权贵作对的铮铮傲骨。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也要向他们两人学习:遇事不慌乱,要沉着应对,多动脑筋想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