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成长中有许多道路。其中技术的自主开发与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合,通常是现代技术成长的主要道路。然而,在信息领域,不寻常的事太经常了。微软的成功就在于它走的是第三条道路:自主开发+软件工厂市场。
这第三条道路最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市场取向作为技术开发、产品形成和测试、售后服务的核心,在技术创造市场和市场决定技术之间,保持一种富有弹性的张力,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反馈结构。
“软件工厂”是微软自主开发的管理模式,其中就反映了明显的市场取向。这一理论是微软的首席程序大师查尔斯·西蒙伊提出的。西蒙伊就是当年在PARC发明了“所见即所得”技术的天才,但他的博士论文却与此无关,而是研究如何提高程序员的生产力,描述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组织程序员开发软件。由于软件开发的问题在于总是无限期的延期,因此,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开发就是主要课题。
西蒙伊认为,在软件无法如期完成时,加入更多的程序员只会增加管理上的负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准确方法。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让程序员发挥作用,由此他提出了设置程序经理的办法。程序经理负责软件设计和管理,有决定权;程序员按照设计方案去完成软件。他认为,程序经理作决定时越快越好,其决定至少要有85%被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将设计、管理、决定权集中在程序经理身上,软件开发将会更快、更准、更好。
基于这一理论,盖茨将程序经理分成不同的级别,形成了管理程序员的金字塔式的体系结构。盖茨是最高程序经理,他负责产品的长远目标开发,他以下是几个技术顶尖的人物,被微软称为“建筑师”。每个建筑师以下是程序经理,最后才是程序员。当然,“软件工厂”不可能像“硬件工厂”那样一成不变,因为软件开发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都在设计规定之中,软件质量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程序员个人的天才发挥。但这一开发管理体制的运行还是相当成功的,微软形成了庞大而有效率的开发队伍。
盖茨无疑是“软件工厂”里的灵魂式人物,他善于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形成良好的反馈结构,他思考的基本定位是“未来之路”。在未来之路上,微软发生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从MS-DOS转向Windows。1980年,盖茨同西蒙伊一样,认为应用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是十分重要的。
于是,微软集中了全部力量开发图形操作系统。经过艰苦的开发,一次又一次的延期,还有一个又一个对手在图形操作系统上的失败,Windows 1.03版终于在1985年11月上市,西蒙伊将Windows系统比作音乐中的交响乐。
微软将全部产品转移到Windows系统平台上,而竞争对手们都按兵不动,这一次微软终于奏响了成功的交响乐。1987年,微软取代莲花(Lotus)成为首屈一指的软件公司。Excel的Windows版大受欢迎,Windows成为最畅销的软件,而“Lotusl-2-3”的Windows版两年后才上市,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0年,Windows 3.0问世,这是软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软件全部迈入了图形时代,西蒙伊的梦想成真,图形用户界面成为软件标准,微软的应用软件从此一统天下,战无不胜。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是销售量最大的Windows应用软件,给微软带来了数以亿计美元的利润。
第二次转型,就是当年在因特网的转向上差一点儿跌个大跟头,丧失先机。好在盖茨马上全面调整战略,一“网”情深。“上帝统治人间,他盖茨就要统治因特网”——这虽然是因特网上的“谣言”,但也反映了盖茨的远见卓识。
首当其冲的就是浏览器,这是商家必争的战略高地。微软的浏览器Intemet Explorer,这个名字曾经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使用,而且这家公司已经停业两年了。但它一看到微软铁了心地要保住IE,就趁火打劫地与微软打起了名称所有权的官司。微软一狠心,掏出500万元,双方握手言和,微软遂把主要精力用到了和司法部的持久战上。在浏览器的生死之战中,愤愤不平的竞争对手们找到了借口,便把微软推上了法庭。
盖茨一方面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地为自己辩护,另一方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推出了Windows 98。Windows 98既是操作系统,同时也是浏览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可分。这既是在技术上回应对手们的挑战,也是在市场上向对手们发出挑战。从技术上看,Windows集成了浏览器,并使其成为必需的内生部件,从而使司法部的指控打了一记空拳,搔不到痒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补上了浏览器这一环,Windows就全了,不仅向用户打开了“视窗”,同时也向因特网敞开了窗户。从长远目标上看,此举标志着微软向因特网的转型已经完成:在微软的操作平台上,用微软的浏览器到微软的网址上去购物,去结账,去读书看报。
比尔·盖茨用他那睿智的头脑,选择走第三条道路。实践证明他成功了,可见,选准道路也是创业成功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