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活在当下,玩赏着生命中的阴晴圆缺。以前印度有个弥兰王请教那先比丘:“人死后有来生吗?”那先比丘回答:“当然有来生。”弥兰王不解:“人有来生,为什么我看不到呢?如何证明?”
那先比丘说:“王呀!您吃过橘子吗?虽然橘子的皮被丢弃,果肉被人吃完,但是它的种子一落入泥土,又展开一连串的生命过程,如此循环流转不已,因中有果,果中又有因,如海潮此起彼落,无穷无尽。”
“又如一杯装满水的茶杯,即使杯身粉碎,这流注四方的水,一滴也没有减少。又如燃烧的木材,一根又一根接续着生命之火,哪里停息过?大自然里,随处可见生命的奥妙,雨水和云朵,演绎前世来生的答案,人的思潮纷落,前念是前世,后念是来生。只是人啊!有耳不闻,有眼若盲。”
有一阵子,社会上吹起催眠的旋风,“前世今生”成为各种媒体的热门话题。对前世的好奇,反而打扰我们今生平静的生活。禅门中有句话:“不知道最亲切。”也就是要我们截断妄想众流,积极活在当下,玩赏着生命中的阴晴圆缺。探究前世的面目,不如把握我们眼前的因缘,去经营一个完满的今生。七把黄金买不到|七把黄金买不到
世人眷恋不舍的江山美人,佛陀勘破它如水泡,短暂虚妄。有一个国王要举办一场僧俗、智愚、善恶平等对待的大斋会,供养所有修道人一把黄金。通告一出,全国各地修道者云集皇宫,盛况空前。
当天,佛陀也跟着大家排队准备领取黄金。佛陀领了黄金,又放下来,说:“国王,我不要了。”
国王不明所以,问:“为什么不要?”
“国王,一把黄金可以让我一年不愁饮食,却没有房子可住,要这一把黄金做什么呢?”
国王点头称是,又问:“一间房子需要多少黄金?”
“要三把黄金才够。”
“好!给你三把黄金。”
佛陀拿起三把黄金,随即又放下来,对国王说:“我还是不要。”
“这又是为什么?”
“国王,我用三把黄金建造房子,却没有家具,该如何生活呢?”
“你要多少黄金才够?”国王心想,这个老和尚真是贪心不足,今天我发愿行大布施,不与你计较。
“我要五把黄金。”
佛陀拿起五把黄金又再放下来,说:“国王,我还是决定不要你的黄金了。”
国王恼怒了:“我已经对你特别礼遇了,五把黄金你还嫌不够?”
“国王,五把黄金让我有房子住、有饭吃,却没有佣人侍候我,替我煮饭洒扫,怎么有时间修行办道呢?”
“五把黄金不够,你还要多少?”
“我要七把黄金。”
国王正要开口答应,佛陀却说,“王呀,七把黄金我也不要了,因为我拿了这七把黄金,仍然会老、病死,再多的黄金也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国王若有所悟:“那要怎么办呢?”
“世上比黄金更有价值的,是我们的慈悲心;比黄金更坚固不移的,是我们的真心佛性。”
生死大事,岂是黄金珍宝可以解决。唐代高僧孚上座一句“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点出认识人生价值的重要。
佛陀明了这七把黄金有限的用处,世人眷恋不舍的江山美人,佛陀勘破它如水泡,短暂虚妄,坚决寻求人生价值的答案。
心中无闲事,枕上无闲梦,我们看到黄金的价值之外,也应该看到人人心中有颗胜过黄金的无价宝珠。